邢云凡
摘 要:東周時期是中國玉器發(fā)展史上的高峰之一,而獨處在長江中游的楚地則以其高超的制玉和獨特的審美意識大放光彩。從楚墓中出土為數不多的玉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楚玉器里各式各樣的龍紋玉器和龍形玉佩。楚地的玉龍造型奔騰張揚、紋飾繁縟復雜,給大眾一種原始、樸素、自然的形態(tài),它代表著東方特有的韻味。
關鍵詞:楚地玉龍?zhí)厣?現代服裝設計 創(chuàng)新運用
1 楚地玉龍紋樣在服裝圖案紋樣中的創(chuàng)新性
楚地玉龍紋樣在服裝圖案紋樣中的創(chuàng)新性體現在圖案造型的歸納寫實方面。圖案造型的歸納寫實,顧名思義就是指圖案通過歸納,對現事物的真實狀態(tài)只做平面化、概括化處理,不予以主觀夸張變形。
大多數設計師最常用的表現紋樣手法就是運用這種對原始對象的基本形態(tài)、位置、大小保持基本不變的方法,它是最有效、最快捷、最直觀傳達設計師藝術思想的一種手法。楚地玉龍紋樣表達就是采用了歸納寫實的藝術風格,它是塑造具有玉龍文化藝術魅力服裝圖案造型的關鍵因素之一,同時它可以為服裝設計所借鑒。
Anna Sui(安娜·蘇)在 2014 秋冬成衣系列中上演了一部古老的東方傳奇,正是這種歸納寫實藝術風格的體現。Anna Sui 的作品向來具有極強的迷惑力,無論服裝、配件還是彩妝,都能讓人感覺到一種搶眼的、近乎妖艷的色彩震撼,她對民族文化的設計理念有自己獨到的見解。Anna Sui 首次嘗試運用中國元素,對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做了系統(tǒng)學習后才入手進行創(chuàng)作,希望將個人對中國文化的理解融入此次設計。此系列完全摒棄中國傳統(tǒng)服飾的形制,沒有對襟、立領、旗袍等款式,選用青銅、瓷器、流蘇、寶相、版畫、名伶、龍鳳等元素勾勒出她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她將鑲有龍紋的服飾壓軸出場來體現個人對中國龍的一種態(tài)度,黑底金色龍紋配以整齊有序的珠片排列來體現鱗片,將傳統(tǒng)中國龍紋進行簡化,簡化后龍的外形倒與高古龍有些相似之處。Anna Sui 此次系列設計中對龍紋的簡化可謂是對推廣楚地玉龍藝術起到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2 楚地玉龍色澤在服裝色彩中的創(chuàng)新性
楚地玉龍色澤在服裝色彩中的創(chuàng)新性體現在同形色系的表達。色彩是最先被感知,如果色彩不能打動觀眾和消費者,再好的款式也于事無補。色彩是服裝構成及設計構思的重要內容,充滿了無窮的魅力,同時也是一個發(fā)揮想象力的創(chuàng)意空間。
楚地出土龍形玉佩的色澤基本上有青色、青白色、青黃色、黃色、黃褐色、碧綠色等,以青色、青白色等占多數,有不同程度的褐色或白色的沁斑,均呈半透明,溫潤光澤。戰(zhàn)國晚期楚地淮陽縣平糧臺 16 號墓出土的渦紋龍形玉佩則以清澈、明凈的青白色為主。
對楚地玉龍色彩的表達首先要考慮面料本身的印染問題。色彩是根據面料作為載體來表現的,不同的面料處理后所呈現的色彩感完全不同。同時要充分考慮色彩與面料的契合程度,以及色彩之間的相互搭配與協(xié)調。因此,要謹慎地處理好楚地玉龍玉質中青色、白色、黃褐色等純度偏低的色系與服裝款式、花紋、圖案等設計要素之間的關系。楚地玉龍中玉質沁色的肌理效果可以成為服裝色彩中的點睛之筆。
3 楚地玉龍鏤雕在服裝面料中的創(chuàng)新性
楚國玉龍藝術在服裝面料上的運用基本需要采用面料的二次設計。因為固有的面料很難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設計師的需求,這就需要服裝設計師對面料進行再造。在上述中提及的楚和聽香系列中服裝色彩的漸變印染就屬于面料的二次創(chuàng)新設計。
楚地龍形玉器的透雕技藝在服裝面料中表現為鏤空工藝。鏤空工藝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感,它是對原面料進行剪、刻等多種傳統(tǒng)工藝或現代方式的加工。面料的鏤空設計不僅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增強紋樣特征的表現力,還可以增加服裝內部空間的通透感,豐富服裝層次的變化,使最后的成品充滿表現性和誘惑力,給予設計帶來新的美感。
4 楚地玉龍形制在服裝造型中的創(chuàng)新性
在服裝設計中,服裝造型的外輪廓被稱之為“廓形”.服裝廓形設計需要考慮人體工程學,無論是成衣設計還是概念設計,都要考慮造型與人體之間的關系。服裝與人體之間的聯系不僅是包裹在身體上用來覆蓋肌膚之物,還必須按照人體的體態(tài)特征及動態(tài)變化進行造“型”.通過對二次造“型”將軀體的劣勢轉化為優(yōu)勢,達到所謂完美身材的理想比例。對服裝廓形的處理有結構和解構兩種方式,結構主義強調相對的穩(wěn)定性、有序性和確定性,即為整體廓形;而解構主義則傾向結構的重組來詮釋現代主義,即為組合廓形。
楚國玉龍藝術的形制多樣化組合在服裝上也可以采用現代科技技術,3D 打印技術就是當前可采用的一種可行的技術。3D 打印的原理就是以線成面,層層環(huán)繞,最后達到一定的理想效果。楚人擅長用線條作為基本造型手段,來提升工藝品的層次與內涵。當代設計師也可以通過線來傳達創(chuàng)作者的意圖。通過外廓線的表達可以呈現設計所需要的風格,服裝內部的裝飾線、分割線、省道線可以改變服裝的款式從而通過視錯來調整人體比例。
線張弛有度的變化可以使服裝達到協(xié)調。富有動勢和韻律的線條可以使服裝充滿活力。
楚地玉龍在條件容許的情況下同樣可以采用高科技 3D 打印來進行設計表達,不僅在廓形上創(chuàng)新,而且在細微紋樣方面也可以運用 3D打印技術來制作,使楚地玉龍文化隨著高科技的發(fā)展走向世界。
5 結語
楚地玉龍紋樣造型運用到現代服裝設計中,是將中國的龍文化與玉文化合并在服裝中的體現。根據服裝設計的四大要素,逐一分析楚地玉龍對服裝設計的創(chuàng)新應用,從原理上印證楚地玉龍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可實施性。中國傳統(tǒng)元素向來不是單一的存在,而是秉承著更深層次的理念被創(chuàng)新應用。楚地玉龍元素是傳承性的藝術元素,服裝設計師應在建立再生與再創(chuàng)造觀念的基礎上,注重文化藝術內涵的滲透,創(chuàng)造出符合時代潮流的中國時尚服裝文化。
參考文獻:
[1]孫世圃。服飾圖案設計[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0:39.
[2]騰訊專稿。東方之旅 Anna Sui 2014 秋冬發(fā)布[DB/OL].(2014-02-13)[2014-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