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慧
摘 要:隨著深化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我國的基礎教育領域也獲得了極為長足的發(fā)展空間,“以人為本、德育為先、全面發(fā)展”的素質(zhì)教育理念得到了極為有效的實踐和推廣。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識字能力是小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重要基礎,是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的重要保障。本文從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fā),對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重要意義進行了相應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提升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識字能力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夠給相關的工作人員以參考啟示,推動我國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高效識字;快樂識字
小學識字教學是極為重要的基礎教育內(nèi)容。只有幫助學生建立起相應的識字能力,才能有效的展開后續(xù)的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小學三年級是小學語文學習的重要過渡階段。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通過前兩年的語文學習,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語文基礎和詞匯能力,因此在展開三年級的識字教學時,應該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識字能力的養(yǎng)成方面,以通俗易懂、快樂高效的識字教學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zhì)量水平。
一、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重要意義
新課標要求,小學語文教學要切實的保障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語文教學活動的主人公。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要進一步加強對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多方面、多樣化、多形式的語文教學實踐中主動的獲取知識,積極的形成能力。隨著學生語文學習經(jīng)驗的積累,在小學語文三年級的語文識字教學中,可以有意識、有計劃、有目的進行生字識記教學的簡化,給學提供更多的機會去獨立識字,教給學生更多行之有效、樂趣橫生的生字識記方法,激發(fā)學生識字學習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主動性,為學生高年級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雖然漢字的字形形式有難易、簡繁之分,但是其字形的識記還是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和普遍性。健全完善、快樂高效的識字教學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讓學生在面對生字時不畏懼、不退縮,增強小學生語文識字學習的自信心,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快樂積極的學習氛圍中展開生字識記,讓生字識記變得輕松自如,讓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穩(wěn)步有效的提升。
二、引導小學低年級學生快樂而高效識字的有效策略
1、熟字加偏旁法
熟字加偏旁法是極為重要的生字識記方法,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建立生字與熟字之間的潛在關聯(lián),激發(fā)學生用已知推算未知的能力。一些平時我們常見的簡單字形,通過不同偏旁的組合,就可以演變成一個全新的漢字,同時不同的偏旁會賦予漢字不同的含義,通過熟字加偏旁法,可以讓學生的識字范圍得到極大的提升,讓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漢字的學習和記憶,加強學生的漢字積累。例如在進行《我們的民族小學》的生字教學時,我們就可以進行熟字加偏旁法的有效使用,本課中有一個需要學習的生字——“坪”,雖然“坪”字,對學生來說是一個生字,但是學生對于“平”字卻很熟悉,知道其讀法,了解其含義。因此在進行“坪”字的教學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玩一個給“平”字“添衣服”的游戲。假設“平”字是一個剛洗完澡的光屁股小孩,我們可以給它穿山什么樣的“衣服”呢?給它“添”一個“土”字旁的衣服,它可以變成了“坪”; 給它“添”一個“草”字旁的衣服,它可以變成了“蘋”; 給它“添”一個“言”字旁的衣服,它可以變成了“評”……“坪”是草坪的坪,“蘋”是蘋果的蘋,“評”是評語的評,它們都是“平”字家族的重要組成,穿了衣服的“平”字,不但產(chǎn)生了新的漢字,而且形成了新的含義。通過這樣的游戲化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牢牢記住“坪”字的寫法和含義,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系統(tǒng)的生字記憶方法,起到一石二鳥的教學效果。
2、熟字換偏旁法
熟字換偏旁法也是一種利用熟字展開生字學習的有效方法,對一些學生熟悉的漢字進行偏旁變化后,會產(chǎn)生變魔術一樣的神奇效果,許多易混淆的形近字可以得到有效的區(qū)分,讓學生的識字學習變得更加的細致入微。通過形近字的對比,可以幫助學生更好更快的學習生字,而且學生只要掌握這一方法,就可以有效的進行生字的自我學習,讓學生的生字庫得到極為有效的擴展。例如在進行《金色的草地》的生字學習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利用圖片和生字相結合的形式,幫助學生加深對生字的理解,讓學生在快樂輕松的學生氛圍中展開生字學習。該課有一個生字“瓣”,它的字形結構較為復雜,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其形近字也較難區(qū)分,因此在對“瓣”字展開識字教學時,可以在多媒體設備上展示花瓣的照片,然后再將其中的瓜字換掉,變成“辯”字,并展示辯論的場景,再接著進行“辨”的轉(zhuǎn)化,展示辨別方向的圖片,最后再進行“辮”的轉(zhuǎn)化,并展示小姑娘的發(fā)辮圖片。通過圖片和生字的有效結合,幫助學生更好分清這四個形近字“瓣、辯、辨、辮”之間的差別,讓學生加深對這四個易混字的認識和了解,提高學生的語文識字能力。
3、形聲字識字法
漢語中的形聲字一般都具備形旁表意、聲旁表音的顯著特征,具有相同偏旁部首的漢字,往往在釋義上也會有一定的歸屬性,例如木字旁的漢字,往往和數(shù)目有關,如桃、松、柳、楊等;包含三點水水部的漢字,往往和水相關,如江、河、海、湖等;包含月字旁的漢字,往往和身體相關,如肥、胖、腳、腰等;包含病字旁的漢字,往往和疾病有關,如疼、瘋、癌、瘸等……在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這些漢字規(guī)律進行分析、總結。在學習了相關的偏旁部首后,學生在面對新的生字時,就可以利用漢字的形聲規(guī)律,來進行生字字形和字音的有效學習,降低語文識字學習的難度。例如在學習“瓢”時,就可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其是一個“左聲右形”的形聲字,快速的掌握其發(fā)音和字義,它指的是一種由葫蘆干殼做成的勺。
結語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在小學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快樂而高效的教學方式更受到學生追捧和喜歡,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的學習接受程度更高,語文能力提升的更快。
參考文獻
[1]朱宗升.小學語文低年段主題閱讀識字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20):126.
[2]梁亞鳳.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9(10):44.
[3]劉玲香.低年級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J].學周刊,2018(29):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