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法學習注重“形式—意義—使用”三維目標;“外顯意識增強式”任務模式講授語法,以任務設置為依托,結合聽說讀寫各項能力訓練,通過呈現(xiàn)大量語言材料,有利于刺激學生思維、語言知識積累和語言能力培養(yǎng)。
◆關鍵詞:“外顯意識增強式”;英語語法;現(xiàn)在進行時
一、引言
Larsen-Freeman(2003)提出三維語法模式,即語法教學應包括“形式—意義—使用”三方面。隨著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愈演愈烈,最受推崇的PPP教學模式和交際法教學模式的不足顯而易見。PPP教學重形式和語言知識,犧牲了學習者語言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交際法重意義,強調語言運用能力,忽視語言形式?;诖?,外顯意識增強式任務模式兼顧形式、意義和使用為一體,平衡學習者語言知識的積累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外顯意識增強式”任務模式的提出
“外顯意識增強式”任務模式的提出。外顯意識增強式任務模式的提出源于探討意識提升(簡稱C-R)的概念。根據Sharwood Smith(1988)的定義,意識提升是指“有意圖地將學習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目標語的語法特征上”。Rod Ellis (1994)探討意識提升主要特征,發(fā)展了意識提升手段,并在提出了外顯意識增強式任務模式(簡稱ECT),指出教師在教授某一語法現(xiàn)象的時候,呈現(xiàn)大量的語言現(xiàn)象,用意識提升的方法促進語法教學。國內首次提出“外顯意識增強式”任務模式的是戴煒棟。戴煒棟,任慶梅(2006)提到:增加外顯語法信息的渠道,提高學習者對語言形式的注意度,是促進語言理解和輸出的有效途徑,即外顯意識增強式任務模式。
ECT模式更符合人類的認知心理特點,表現(xiàn)了對學習過程,認知表征的建立和學習者“內部大綱”的關注,為語法教學研究提供了新視角。下面,筆者以現(xiàn)在進行時(第一課時)為例,探討“外顯意識增強式”模式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具體教學過程。
三、“外顯意識增強式”任務模式在現(xiàn)在進行時中的課例
Step 1:Greetings and brainstorming 熱身(頭腦風暴)
1.Play the song “I’m sailing”.
2.Free talk about the activities on weekends.
[設計意圖]
導入選取學生感興趣的英文歌,活躍學生思維,為學生“有意注意”語言材料提供可能性;談論周末活動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同時,為本節(jié)課現(xiàn)在進行時的運用提供動詞短語素材,引出下面環(huán)節(jié)的情景設計。
Step 2:Listening and reading
1.Watch a video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eg: Q1.What is Sammy doing?
2.Reading:Jenny and Laura.
Jenny and Laura are talking on the phone.
3.Listening:Watch a small video and find what the teachers are doing.
[設計意圖]
以聽說和閱讀為載體,呈現(xiàn)大量含有現(xiàn)在進行時的目標語語言材料,以問題引導和任務設置為依托,有意圖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輸入的目標語的語言形式上,通過真實的情景設計讓學生領悟目標語的語言意義和使用。
Step 3:Tasks
1.Observe the sentences and summarize the structure.
2.Play a guessing game——What are they doing?
3.Group Work:現(xiàn)在分詞變化。
[設計意圖]
通過羅列上環(huán)節(jié)呈現(xiàn)的大量語言形式材料,引導學生觀察含有現(xiàn)在進行時的句子,總結現(xiàn)在進行時基本結構,并進行簡單的操練鞏固。猜測游戲旨在刺激學生反復使用句型,既提高學生英語興趣、降低學生課堂焦慮感、又降低任務難度、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Step 4:Oral Composition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zoo?What are they doing?
[設計意圖]
與第二環(huán)節(jié)中的“zoo”首尾呼應,再次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鏈接初中口頭作文題型,要求在理解現(xiàn)在進行時語言形式和語言意義的基礎上,以“說”提高語法的運用能力;豐富了語法輸出形式。
Step 5:Summary and Homework
1.Summarize the language points.
2.Homework: write a passage.
[設計意圖]
利用思維導圖,總結并歸納本節(jié)課有關現(xiàn)在進行時需要掌握的重點知識。書面表達,作為課堂輸出的延伸環(huán)節(jié)。
四、教學啟示
語法教學向來都是常新常議的話題。在學科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大背景下,將語言知識、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素養(yǎng)四個維度與英語語法教學結合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可行性。語法教學應以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提升為出發(fā)點,選取承載有利于培養(yǎng)文化素養(yǎng)的內容作為目標語法材料,培養(yǎng)學生的語法學習能力和語言能力。教師應以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指向標,提高自身素養(yǎng),巧妙融合個性化學習方式和多元化教學模式,探索新的語法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Larsen-Freeman,D.Teaching Language:From Grammar to Grammar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2]戴煒棟,任慶梅.語法教學的新視角:外顯意識增強式任務模式[J].外語界,2006(1):7-15.
作者簡介
羅雅碧(1982.07—),性別:女,小學英語教師/小學英語一級教師,學歷:本科;單位:廣東省中山市橫欄鎮(zhèn)四沙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