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樂文
一天,我在組織孩子們的餐前活動,當時孩子們都很開心地跟著我在活動室一起表演兒歌,唯獨祺祺他在休息里跑來跑去,見狀我就讓梁老師組織班上的孩子準備進餐,然后就走過去祺祺身邊。我蹲下來牽著他的小手,說道:“祺祺,我們準備吃飯了,你看小朋友們都已經準備用餐了?!膘黛髀犃酥?,只發(fā)出“哼”的一聲,甩開了我的手,轉頭過去另外一邊,嘟起了嘴巴。我當時感覺可能我是新插班的老師,可能是跟我不熟悉的原因吧,見此我跟梁老師簡單交流一下后,我跟她作交換,由我組織其他孩子,讓梁老師跟他溝通。梁老師嘗試安撫他的情緒,嘗試跟他講要和孩子在一起的原因,在一番溝通后,慢慢祺祺很不情愿地走進了課室,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來,在他坐下來的一刻,繼續(xù)哼的一聲,嘟起嘴巴,誰都沒有理睬。
我出于好奇,我就簡單跟梁老師溝通了一下,了解關于祺祺的情況,原來祺祺是屬于發(fā)育遲緩的孩子,正常孩子的腦袋是呈圓形狀,而祺祺的腦袋是呈長方形,前額與后腦較突呈長方形,所以他的運動能力、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比同齡的孩子平均水平要低,走路、跑步容易摔跤,平衡能力較弱,說話不清晰,最多一句話單詞,不超過5個字,還經常有流口水的情況,雖然祺祺有先天缺陷,但是他是一個很開朗活潑的小男孩,每天跟媽媽回幼兒園的時候,都是牽著媽媽的手,高高興興地回幼兒園,見到老師時會很有禮貌地和老師們行鞠躬禮。根據他媽媽介紹,每天祺祺都很早起床,說要上幼兒園,有一次半夜爬起來叫媽媽說要上幼兒園啦,那時媽媽說天還黑著呢?由此可見祺祺是很喜歡幼兒園的生活的。那我們該如何與祺祺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獲取他的信任呢?圍繞著這個問題,我再深入地了解祺祺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環(huán)境,原來祺祺是單身家庭,從小是外公外婆帶的,媽媽一直要忙于工作,還要照顧上小學的姐姐,每天能陪祺祺的時間不多,而且祺祺的爸爸多年一直不在他身邊……
當我聽完之后,覺得祺祺是蠻可憐的,因為身體的原因,缺乏爸爸的關心與照顧,所以祺祺的規(guī)則意識相對弱,缺乏安全感,需要別人關心他,關注他,有時會做一些調皮搗蛋的事情引起別人對他的關注,他在某些想法得不到滿足后,他會比較難以控制、調整自身的情緒,如果我能以小三班爸爸的身份去關心他,與他交流互動,讓他在集體中感受到舒服、溫暖,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應該能獲取他的信任。
一天,我組織孩子們在玩游戲,在我的帶動下,孩子們都笑開了臉,看到其他孩子都玩得很開心,我看看祺祺站在遠遠的一邊,觀察著我們的活動,既有點期待又有點擔心、焦慮,見狀我就拿起大大的橡皮球,滾向祺祺面前,我叫道:“祺祺,接著!”忽然祺祺很興奮地把球向我踢回來,這是我第一次見到祺祺笑得這么開心,頓時我好像感覺天使來到了我的眼前,是多么的溫暖,多么的燦爛。在游戲活動后,我主動地上前,牽著祺祺地小手,開心地問道:“祺祺,好玩嗎?”祺祺笑著說:“好……玩?!边@是我第一次聽祺祺跟我說話,這種喜悅讓我更有動力繼續(xù)前行,在孩子們離開了功能室回班的路上,我心里還在暗歡終于得到了祺祺的認同,將來一切都好辦了!
當孩子們回到課室后都在做餐前活動,祺祺還是在到處游走著,我把孩子交給梁老師組織,然后嘗試讓祺祺跟隨集體準備進餐,“祺祺,我們準備吃飯了,如果你吃完了,下次我再跟你一起玩好嗎?”也許我對于自己過于自信了,祺祺完全沒有理會我說的話,在不停地翻其他孩子玩具羅里的玩具,我呆呆地看著祺祺,頓時感覺不知所錯,“我一定能做到的!”我再次鼓足了勇氣跟祺祺說著:“祺祺,我們小三班的寶寶們準備跟阿Men爸爸吃飯了,您想不想做我的寶寶?。俊甭犃酥箪黛魍W×?,沒再玩玩具了,我再補充一句“你吃晚完飯,下午阿Men爸爸陪你一起玩好嗎?”祺祺好像聽懂了什么似,他整個人頓時安靜了下來看著我,見狀,我牽著他的小手帶他慢慢回到課室準備用餐,雖然他走路的時候還是有點抵觸的情緒,但是我看的出來,我的話他聽明白了,也聽進去了。
時間飛逝,在我們三位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祺祺在這兩年的幼兒園的生活里,我以男子漢為榜樣,以“阿Men爸爸”為榜樣,鼓勵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一日生活日中嘗試讓他去幫助小伙伴,幫助老師完成力所能及的小任務,讓他感受到在集體中是溫暖的、安全的,讓他在班集體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也許有人會覺得他是特殊兒童,當面對他的不合理行為時,讓他放任自流,但是祺祺在我心中他是一位正常的孩子、可愛的孩子,在我眼里他跟其他孩子沒有本質的區(qū)別,因為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幫助他更好地融入班級、融入集體、融入社會,每當祺祺出現一些不合理行為時,我在其他孩子面前鼓勵他,我說“其他男子漢能做到的,祺祺也一定能做到”,現在的祺祺每天都是跟集體一起活動,一起生活,一起游戲,一起學本領,雖然面對不如意時,還會有一點點的小情緒,但是在老師的關心幫助下,也能很快地平靜下來。
回顧以往,看到祺祺的進步,看到琪琪能融入班級這是我工作中最大的快樂,但是孩子的進步不在于一個人的努力,靠的更多是家庭、學校、社區(qū)的支持與幫助,正因為有了大家的堅持與付出,才有祺祺今天的進步!加油,祺祺我相信你將來一定能成為男子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