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雅靜
【摘要】《2011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農村小學生在這方面的解題能力相對而言比較薄弱,為了提高小學生數學解決問題能力,提出數學應用題數字化的教學建模思想,開展“不忘問題,牢記關系,轉型數字,解決問題”的教學手段,主要貫徹“尋關鍵、寫關系,轉數學、解問題”的總思路,落實用所學數學知識轉型數字化教學,從而解決數學問題,實現學生的學習有效性、高效性的奮斗目標。
【關鍵詞】所學數學知識;數字化教學;解決數學問題
《2011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以發(fā)展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目的,培養(yǎng)學生合理、規(guī)范、有效解決應用題的能力、技能和習慣,發(fā)展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
一、在教學中,建立“不忘問題,牢記關系,轉型數字,解決問題”教學模式
在日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題目出現的形式多數是文字加數字,屬于短文類,特別是對數學學習能力在中下水平的學生而言,“閱讀”起來理解有點小困難,沒能理清問題與條件之間的關系,造成一時難以解決問題。為了使學生在學習數學、解決問題過程中,對數學有想法、有見解,建立“短文閱讀型”轉“數字化”的教學模式。
例:1.張爺爺家的果園種有蘋果樹420棵,桃樹是蘋果樹的3/4,問桃樹有多少棵?數字化:桃樹=420×3/4
2.張爺爺家的果園種有蘋果樹420棵,蘋果是桃樹的3/4,問桃樹有多少棵?
數字化:420=()×3/4
3.張爺爺家的果園種有蘋果樹420棵,桃樹比蘋果樹少3/4,問桃樹有多少棵?數字化:()比420少3/4
4.張爺爺家的果園種有蘋果樹420棵,蘋果樹比桃樹多3/4,問桃樹有多少棵?數字化:420比()多3/4
【變式訓練】張爺爺家的果園種有蘋果樹420棵,蘋果樹是桃樹的4/7(或桃樹占蘋果樹的1/4),問桃樹有多少棵?
綜合不同題型的教學,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學會多角度解決問題,形成數字化的數學思想,靈活變通的解決數學問題,總結歸納所學的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類似的實際問題,真正地掌握數字化的數學思想,不斷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二、在教學中,樹立“數字化”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想
在日常教學中,逐步深入推進數字化建模,強化創(chuàng)新思想,落實學生自主學習任務,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要有力有序推進“不忘問題,牢記關系,抓住關鍵,創(chuàng)造橋梁,解決問題”,樹立“數字化”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想。
三、在教學中,以“有針對性,有效性,有策略”開展教學研究
在日常教學中,采用“解決問題——創(chuàng)造問題——解決問題——總結方法”的教學模式,結合數字化的解題思路,運用“變式訓練”的教學手段,應對化解數學中的實際問題,逐步向數字化轉型,形成數字化數學問題的學習習慣,要時刻緊扣“不忘問題”和“牢記關系”兩個關鍵,進行“抓住關鍵”“創(chuàng)造橋梁”,從而解決數學問題。
例:養(yǎng)兔場養(yǎng)黑兔和白兔共64只,其中黑兔占25%,問有白兔多少只?
解決問題:抓住“黑兔占25%”。求出白兔的只數占(1-25%),則64×(1-25%)=48(只)。
【變式訓練】1.養(yǎng)兔場養(yǎng)黑兔和白兔共64只,其中黑兔與黑白兔的比是3:8,后來又買進一些黑兔,現在黑兔占黑白兔的比是2:3,現在有兔多少只?
2.養(yǎng)兔場黑兔與白兔的比是1:4,后來買進16只黑兔,現在黑兔與白兔的比是2:3,問原來有多少只兔?
3.養(yǎng)兔場養(yǎng)黑兔和白兔共64只,黑白兔的只數比是3:5,后來買進16只黑兔后,養(yǎng)兔場里黑白兔的只數比是多少?
4.養(yǎng)兔場養(yǎng)黑兔和白兔共有64只,黑兔與黑白兔的比是3:8,后來又買進一些黑兔,現在黑兔占黑白兔的50%,現在有兔多少只?
5.養(yǎng)兔場養(yǎng)黑兔與黑白兔的比是1:4,后來賣走了16只黑兔,現在黑兔占20%,原來有兔多少只?
四、在教學中,以“不忘問題,牢記關系”為線索
在日常教學中,用“抓住關鍵、創(chuàng)造橋梁”教學手段解決數學問題,用數字化思想武裝頭腦,落實從“閱讀型”到“文字型”再到“數字化”的轉型目標。
例:1.廣州高鐵列車票價分成兩種,二等座的票價是每人410元,二等座的票價相當于一等座的41/65,每張一等座的票價是多少錢?數字化:410=()×41/65。關鍵是相當于,把相當于看成等號。
2.一本故事書看了40頁,占全書的2/3,這本故事書有多少頁?數字化:40=()×。關鍵是占,把占看成等號。
五、在教學中,以“知”到“創(chuàng)”過渡
在日常教學中,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快速有效解決實際問題的最終目標,推動學生深入學習“創(chuàng)造應用題”的數學思想,引導學生牢記運用數字化的學習手段,解決數學問題的宗旨,堅持數字化的思想,發(fā)展“創(chuàng)造”的能力,互學互幫,形成多元化的學習交流格局。
例:體育競賽項目中,參加跳繩的占1/5,跑100米的占1/3,跳遠的占1/6,踢毽子的占1/7,剩下的都是參加其他項目的。問:(1)參加跳繩的比參加跳遠的少參加競賽的總人數的幾分之幾?(2)根據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并解答?
六、在教學中,以“數字化”解決問題
在日常教學中,搭建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大比拼”的交流平臺,樹立正確的“良性競爭”意識,建立“創(chuàng)造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互學互幫、合作共贏”的學習建模,發(fā)展學生的數字化數學思想,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現學生學習有效性、高效性的奮斗目標。
用《2011年數學課程標準》武裝頭腦,以“數字化”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有效性,貫徹“尋關鍵、寫關系,轉數學、解問題”的總思路,落實用所學數學知識轉型數字化教學從而解決數學問題,實現學生的學習有效性、高效性的奮斗目標。
【參考文獻】
[1]2011年義務教育數學新課程標準.
[2]習近平主席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部署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2019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