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上清
摘 要:課堂文化由教師以及學生決定,課堂文化是內隱的和深層次的,凝聚在人們的價值觀念以及行為方式中。在課堂教學中,課堂文化是內核,是教學活動的價值取向及思維方式,也是維系師生交往的精神氛圍。教師能否正確地理解學生、知識以及教學等是構建課堂文化的關鍵。本文主要從初中英語課堂的角度探討課堂文化的構建。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課堂氛圍;文化建設
引言:
根據(jù)新課改教學理念,我們將新的課堂文化建設歸結為課堂的物理文化、課堂語言文化以及課堂的情感文化。但不管構建何種課堂文化,都必須依靠教師和學生,因為這兩者都是課堂的參與者,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同時,課堂文化也是包括顯性文化和隱性文化,有表面肉眼可見的,也有深層次肉眼無法看見的,比如,我們的班級核心凝聚力。因此,建設課堂文化需要我們教師正確地理解學生的需要,掌握課堂的節(jié)奏,把握課堂的氛圍,維系好課堂師生關系。
一、構建初中英語課堂文化的物理環(huán)境
物理環(huán)境就是通常我們肉眼可以看見的環(huán)境,比如,我們課堂上的多媒體設備、桌椅、講臺、黑板、書本等等這些硬件設施設備都屬于物理環(huán)境。當然更廣泛的課堂物理環(huán)境也包括整個校園的建設、綠化、環(huán)境等等。往往這些我們肉眼可見,且經常見到的文化環(huán)境卻得不到師生的重視。但好的物理環(huán)境卻可以實現(xiàn)師生在課堂上的良性溝通和交流,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和平對話。所以,提起物理環(huán)境,我們不應該再忽視其存在的價值了。盡管初中英語是基礎教學,相對于高中階段而言,但我們也必須重視英語課堂的物理環(huán)境建設,力爭從基礎抓起,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對此,筆者以為我們可以參照歐美國家的課堂環(huán)境來建設我們自己的英語課堂。比如,采用環(huán)形的課桌,把教師的講臺和學生的課桌都至于這個環(huán)形之中,教師面向全體學生,真正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注,實現(xiàn)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建設。同時,這種物理形式也是有利于實師生的課堂交流的,有利于學生討論、角色扮演,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在教室的墻壁上張貼英語國家地圖、著名人物的照片、西方國家著名的旅游景點及其英語簡介、英語海報、英美服飾和飲食等照片。教室的板報還可以張貼英語標語、名人語錄、英語習語等。課前結合教學內容播放錄音或英語歌曲,條件允許的話,可組織學生觀看英語動畫片等。
二、構建初中英語課堂文化的語言環(huán)境
英語教學是一門跨文化教學,文化差異體現(xiàn)在日常的語言交流中。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傳輸文化知識,還應當營造和諧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身臨其境,體會英語語言文化,理解和尊重中西文化差異,幫助學生學好英語,全面了解和掌握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以包容和開放的胸懷對待英語國家習俗。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說日常英語,幫助學生在日常交流的情景中理解中西文化差異。
例如,在閱讀教學中感受文化:Everyone likes gifts... Some presents are never too small. A little child may give his mother a leaf from a tree. It is enough to make her very happy.其大意也就是,禮物不一定要貴重,能表達心意就可以,但無論送什么禮物,都要精心包裝,以表示送禮者的重視程度。另外,在接受別人的禮物時,都是要當面打開,并需適當?shù)丶右再澷p。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中國人是不習慣當面拆開禮物的,這些中西文化差異,又一次加深了同學們對異國文化的了解。
又或者是模擬生活,體驗語言背后的文化。比如,通過西方國家的特定節(jié)日,來體驗西方國家背后的文化氣氛。我們可以在年級、班級開展西方文化節(jié)模擬表演,學生設身處地地去體驗節(jié)日狂歡的同時,也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其背景文化,將文化融入語言學習,從而更加真切地理解語言與其文化。
四、構建初中英語課堂文化的課程環(huán)境
課程設置主要通過教材和教法的選用來實現(xiàn)。在教材的選用上,除了統(tǒng)一使用的教材外,教師最好還要再選擇一些適合初中學生水平,并且與英語文化密切相關的且有生活氣息的原版教材。此外,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教材的選用不能局限于紙質材料,還應當包含網絡資源、廣播、電影、歌曲等相關的輔助材料以及照片、圖片、服飾等,幫助學生從視覺和聽覺上理解和接受英語文化。
營造良好的英語課堂文化,要摒棄以教師為中心的語法詞匯教學法。多采用現(xiàn)代教學法,如,聽說法、交際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有效教學法等。通過這些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我們創(chuàng)造和諧的教學文化環(huán)境。
五、構建初中英語課堂文化的課外活動環(huán)境
文化的學習不應只限于課內,課堂外的文化教學也是一個很好的延續(xù)和補充,它能為學習者提供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因此,我們除了構建初中英語課堂內的文化環(huán)境之外,還應該重視課外文化環(huán)境的建設。具體做法筆者以為可以從如下著手:
一是指導學生閱讀有代表性的外國文學作品。文學作品是傳統(tǒng)文化的積累,也是文化的精華部分。如,《百萬英鎊》《雙城記》《項鏈》等。
二是編寫系統(tǒng)介紹文化知識的閱讀材料。盡可能搜集一些目的語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科技、藝術、習俗、歷史、地理等各方面的材料,力求通過大量的閱讀讓學習者在不知不覺中增加自己的文化含量。如,在平時的課外閱讀中,讓學生正確理解big brother(地面塔臺的跟蹤雷達),brain drain(人才流失),rain check(雨票,即球賽因雨中斷,留給下次繼續(xù)使用的原票票根)等這些跨文化背景知識。
六、結語
總之,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在交際、語言和文化三者密切聯(lián)系的今天,作為教師,我們應充分認識到文化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學生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有益于更好地理解英語和使用英語。學了一定要會用,才能學有所值。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以及重視英語教學文化的建設,才能在教學中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季云.新課程背景下英語課堂文化的和諧建構[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8(1):40-42.
[2]孫德芳.有效教學的課堂文化論[J].教育科學論壇,2006(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