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曉暉
摘 要:理想的課堂,應該是一個智慧生成的地方,是一個引導學生發(fā)展的場所,是一個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場所,是一個教師教育智慧充分展現的場所,是一個享受成長幸福的場所。
關鍵詞:教育智慧;預設;動態(tài)生成
引言:
課堂的主體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具有主觀能動性,所以最完備的設計是在不同的課堂、不同的學生互動中會產生不同的反應。特別是音樂課,不同的學生,由于他們各自的經歷不相同,對于音樂的感受、體驗及產生的聯想也不會相同。
一、教育智慧的內涵
我在上欣賞《澧水船夫號子》一課時有這樣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聽完樂曲后,學生談感受。大多數學生都描繪出了相同的聯想意境:船由遠至近,船夫的歌聲由朦朧到清晰地傳來;遇到風雨或急流、險灘,歌聲由悠揚變得短暫、急促;最后戰(zhàn)勝困難,心情放松,歌聲又回到輕松悠揚,船兒越行越遠,歌聲逐漸消失??墒牵幸粋€同學說:“我不同意他們的看法。我認為這是在表現賽龍舟的場景:比賽前,風和日麗,心情愉快,所以歌聲悠揚;比賽時,心情緊張,競爭激烈,所以歌聲急促;比賽后,心情放松、愉快,所以歌聲又悠揚起來?!彼倪@番聯想很符合音樂發(fā)展的規(guī)律,雖然和我的預設有出入,但是我還是肯定了他的想法,表揚了他。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總是處于意想不到的情境中,學生的一言一行,甚至一個意外,一個惡作劇……都要用心關注,并能馬上作出積極反應,因時而變,因情而作,因勢利導,及時地、準確地將課堂引向具有教育意義的方向上來,促使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這就需要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高度的教學機智,靈活自如的駕馭課堂的能力。這些就是教育智慧。
中央教科所副所長田慧生說:“作為教育的一種內在品質,教育智慧是應當滲透、內化于包括師生教育活動及教育目的、教育價值、教育過程、教育環(huán)境、教育管理在內的教育的一切方面中?!庇捎诮處熓墙逃康摹⒁饬x、價值、任務的直接體現者、承載者和實踐者,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主導者,因此,在具體的教育情境中,教育智慧主要通過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加以體現。如此看來,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教育智慧主要表現為教師對教育教學工作規(guī)律性的把握、創(chuàng)造性駕馭、深刻洞悉、敏銳反應以及靈活機智應對的綜合能力。
二、精心的教學預設是教師獨具匠心智慧的體現
課堂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教育活動,預設是課堂教學的基本特性,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本要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必須在課前對自己的教學任務有一個清晰、理性的思考與安排,因此預設是教學的基本要求,精彩的生成離不開之前的精心預設。
福建師范大學課程中心的余文森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預設表現在課前,指的是教師對課堂教學的規(guī)劃、設計、假設、安排;預設表現在課堂上,指的是師生教學活動按照教師課前的設計和安排展開,課堂教學活動按計劃有序地進行;預設表現在結果上,指的是學生獲得了預設性的發(fā)展,或者說教師完成了預先設計的教學方案?!?/p>
1.教材是落實課程標準理念的重要載體,也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但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的教學活動,并不是對教材的簡單復制,而是教師對教材的二度開發(fā),是一種再開發(fā)、再創(chuàng)造的活動過程,教師只有“創(chuàng)造性地教”,學生才能“創(chuàng)造性地學”。如:湘教版音樂教材七年級上冊《美妙的人聲》這一單元,就為教師提供了一個教材多種教法的充分發(fā)展、創(chuàng)造的空間。我們可以從人聲的分類、演唱形式等不同的切入點入手,充分展開,根據不同教師的特長、不同學生的興趣,開展合唱、組合唱、獨唱等各個專題的教學。因此,教師只有通過認真研讀教材、感悟教材、領會教材,才能挖掘出教材資源的深層價值,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教材的功能,使自己的教學預設更具針對性和科學性。這種再開發(fā)、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就充分彰顯了教師的獨具匠心的教育智慧。
2.新課程背景下預設是有彈性、有留白的預設,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到課堂上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從而使整個預設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它是一種包含著豐富生成性的預設,是一種寬容偶然性和突發(fā)性、促成多樣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預設,這是一種不僅有高水平的思維和智力加工,而且有積極的情緒體驗和情感高峰的預設。它關注的是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能不能解決今天的問題,哪部分內容學生會有興趣,哪個問題需要學生合作探究等等,是讓我們思考在多種方案性資源面前,如何引導學生分析、比較、綜合、重組,如何進行縱橫向的比較,如何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因此這種預設要遵循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體現學生的學習特點,反映學生從舊知到新知、從已知到未知、從生活到科學、從經驗到理論的有意義學習過程,是對學習過程的一個周密的、理性的認識,能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也處處體現教師的教育智慧。
我校上學期由于行政區(qū)劃,有一所農村中學合并過來,我所教的班級中有原來學校由我一手帶上來的班級,也有合并過來、基礎較差的班級,這些孩子,在小學時就沒有由專職的音樂教師上過正規(guī)的音樂課,初中時更把音樂課當成好玩的課,因此,基礎非常差。剛開始時,我對這種學情沒有充分的認識,也沒有考慮到課堂上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只備了一個教案,導致上課時,學生對我講的一些專業(yè)術語根本聽不懂,他們不知道要做什么;歌唱時,由于他們從沒聽過鋼琴伴奏,我彈的過門學生根本不會接,甚至出現我彈我的,他唱他的,我彈的伴奏和他們的歌唱根本不再一個調上,也不是一個節(jié)奏的現象。面對這種情況,我只能重新備課,因為我原來的預設沒有關注學生的實際,這是我預設的失敗。后來,我通過對學情進行仔細分析,了解了學生的實際情況,重新對課程預設做出調整,整合、重組了各種資源,讓學生熟悉我的琴聲,熟悉我在音樂課上的各種表現,學生再也沒有出現過上述現象,有學生還說:“真沒想到,唱歌課和音樂課不是一樣的呢!”
三、對預設的教學作出富有創(chuàng)意的調整是教師教育智慧的充分體現
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再精心的預設也無法預知整個課堂的全部細節(jié)。一旦出現“不速之客”,我們要有心理準備,靈活應對,而不能一味拘泥于課前的教案,有時反而可以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恰當地抓住生成的時機和資源,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也許它將會成為我們課堂的一個預料之外的精彩之舉!
我在教湘教版初中音樂八年級《友誼地久天長》這一課時,學生學會唱這首歌后,有一個教學拓展環(huán)節(jié)是:電影《魂斷藍橋》中將這首4/4拍子的歌曲改變?yōu)?/4拍子,形成了一首新的舞曲《一路平安》,學生欣賞完以后,又跟隨鋼琴演唱了一遍這首節(jié)拍改變后的“新歌”。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都很高,如果我在這時能夠及時抓住這一極為珍貴的課堂生成資源加以總結、提升,不僅會使得這一環(huán)節(jié)成為這一節(jié)課的一個精彩亮點,學生也能夠更清楚地了解節(jié)拍這個音樂元素對音樂的影響,今后如果再碰到這樣的音樂現象,學生的印象會更深刻。非常遺憾的是我沒有抓住這個機會,而是按照課前的備課預案匆忙地進行到了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讓這節(jié)課留有遺憾。
通過反思,我認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善于傾聽,還要不斷捕捉、判斷、重組課堂教學中從學生那里涌現出來的各種各樣的信息,隨時把握課堂教學中閃動的亮點,把握促進課堂教學動態(tài)生成的切入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成為知識的呈現者、對話的提問者、學習的指導者、學業(yè)的評價者、紀律的管理者,更要成為信息的重組者、動態(tài)生成的推進者。通過不斷處理信息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智慧,同時,以自己的教學智慧有效地推進課堂的互動生成,從而與精彩相約于課堂。
教學的生命力與真正價值在于預設下的生成教學,是預設與生成的有機融合?!瓣P注生成”,它所蘊涵的教育思想就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第一要義的教育宗旨,它所倡導的就是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它是對新課標理念的全新展示。
教師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面對當今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科技的飛躍,以及學生成長對“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挑戰(zhàn),教師如果不強化“自育”意識,力學苦練,做到“聞道在先”“術業(yè)有專攻”,則“教學相長”恐非易事,成為有“教育智慧”的“智慧型教師”是時代的要求。
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學”與“藝術”高度融合的產物,是教師在探求教育教學規(guī)律基礎上的長期實踐、感悟、反思的結果,也是教師教育理念、知識學養(yǎng)、情感與價值觀、教育機智、教學風格等多方面素質高度個性化的綜合體現。
結束語:教育智慧的形成,絕非一日之功,有一個厚積薄發(fā)的過程。正如火山的爆發(fā)之所以那樣強勁、壯麗,是因為它的能量來自廣袤的大地。豐厚文化底蘊的形成,離不開原有的積累基礎,更離不開后來的學習汲取。尤其是處在當今知識量急驟增加,信息渠道拓展,知識更新加快的時代,勤于學習,廣采博取則顯得更為重要。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質,深入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恰當有效地選擇教學方法和方式,科學施教,使教育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高度完整地統一起來。在耕耘中拓展視野,在教學中提煉師藝、升華師技。
參考文獻:
[1]王文格.淺談如何使初中物理課堂更精彩[J].學周刊,2013(24):135-135.
[2]陸曉金.“智慧教學”讓生物課堂更精彩——以“微課”教學為例[J].華夏教師,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