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蟬饒 桑杰
摘 要:生命世界充滿著奇妙與殘酷,我們的行為完全可以從動物世界來尋找答案,解釋從古至今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動物之間的殘酷與危險,斗爭與邪惡。我們的一言一行幾乎時時刻刻都在為以下四個關(guān)鍵的人和動物共有的本性而服務(wù)。而四個特征也都相互影響,彼此相護,你增我長,所以生物的本性就是一個無底洞,永遠都填不滿。
關(guān)鍵詞:人的動物性特征;人性本惡
作為進化成為人類的猿,本身就是一種兇殘的野獸,所以我們少不了會有動物特有的獸性,這一面其實就是丑與惡、兇與殘。當人遇到有損自身利益或危險的時候這一面很容易就會表露出來。所以性善只是對人類后天形成的社會關(guān)系文明的贊美,性惡才是人之初所具有的本性。
或許有問:為什么在別人危難的時候會有人冒著生命危險出手相救呢?而且世界上暖人暖心的事跡也多余惡人惡行!這是人類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長久以來形成的辨別是非善惡的觀念。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意識到有善與惡,善是人類發(fā)展過程中的主流,穩(wěn)定社會關(guān)系的必要條件,所以人類群居生活不能缺少善來約束,因此善成為了道德被人們普遍接受,長期宣揚善,抑制惡而形成了一種自發(fā)性和大眾擁護的行為。
荀子主張的性惡論,他認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惡,利欲。他說:凡人有所一同,饑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下面將人的主要動物特性簡分為四個方面:
第一、等級制度
人們都知道很多動物都有明顯等級制度,如猿類,狼群,蟻群,蜂群,大象等,它們都有嚴密的等級區(qū)分。如我們熟悉的猩猩,他們會為爭奪最高統(tǒng)治權(quán)而相互廝殺,還會拉幫結(jié)伙,只要打敗挑戰(zhàn)者,其他的同伴也會屈服而聽從它的指揮。
人們在生活中不管是多小的圈子,三五一群,十人一伙,都會出現(xiàn)類似猩猩爭奪地位的情況,只是表現(xiàn)得很委婉,每個人都會有意無意的突出自己,表現(xiàn)自己的能力使別人折服,甚至從語言和行動上貶低傷害別人,使人畏懼,達到自己在這個小圈子中的“統(tǒng)治”地位,所以每個小圈子中都會出現(xiàn)這么一個話語權(quán)比較重的人。
縱觀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統(tǒng)治,伴隨著兇殘與暴力,成王敗寇,往往是一家獨大,一人獨大,最高統(tǒng)治者像“猴王”一樣擁有最高權(quán)利和地位,所有資源歸一人所有,只手遮天。其本質(zhì)只是單純的勝者為王的動物性的階級統(tǒng)治制度罷了。
第二、崇尚自由(求生欲)
每種動物都不愿意自己被束縛,像羊群遇到野狼會拼命奔跑,一旦被狼抓住,生命都難以保全更何談自由,所以求生也就是追求自由。人們常常感嘆鳥兒自由,狗自由,豬自由,魚兒自由,老牛自由……當他們不受人類和天敵侵擾時它們幾乎是自由的。
人也一樣,當人類沒有發(fā)展到群居生活時代時,人也是自由的,每個人獨來獨往,采集、狩獵,穿梭在深草密林之中,露宿在深山幽穴之內(nèi),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悠哉悠哉,無拘無束。
如今人們也崇尚自由,這本就是我們的天性,但是隨著人類的發(fā)展,整體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形成,不得不迫使人們?yōu)榱司S持社會秩序和遵守規(guī)則而降低自由的標準,放棄那些打破社會規(guī)則,違法亂紀的自由,所以想要追求完美自由,就必須脫離世俗社會,獨立而居,無限接近。走向康德說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是不受任何外界力量的約束。
第三、占有欲
對于動物來說,占有欲其實幾乎是指它們對食物的渴求欲望,動物們會為爭奪食物而相互殘殺,咬個你死我活,最后兩敗俱傷。
當然,人們對食物也有類似的占有欲,如今的人們豐衣足食不必真像動物一樣為食物而爭個你死我活,但是人們對食物的占有欲仍有體現(xiàn),當一群人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夾菜時,人們會自覺或不自覺的瞟一眼別人夾的什么菜?是哪一種菜?是不是我喜歡吃的?這個菜還剩多少?這些問題都會在腦海中無意識的過一遍。
如今我們想要占有的比食物對動物的誘惑更大,那就是金錢,這是人類看得比食物還更重要的東西,擁有金錢也就等于擁有食物,但是擁有食物并不等于擁有金錢。對于已經(jīng)如此智慧的人而言,早已不僅僅只是停留在吃飽喝足,最大區(qū)別于動物的就是我們有意識追求任何喜歡的東西并占有它,以此來滿足自己的需要,這是金錢和食物無法衡量的。
第四、排除異己
人類和動物的相似性已不用多說,但我們稱自己為高等生物,其實是自我安慰的一種優(yōu)越感,這種優(yōu)越感是建立在人類是這個自然界等級制度最高的生物,我們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但除了人類自己,沒有任何一種生物知道人類是高等生物,他們的世界中也就只有自己存在這個空間,其他生物都是異類,必須警戒與防范。
我們和其他生物一樣群居,勞動分工,也獨立活動,同時還共同抵御外敵,不時也會自相殘殺。這些是所有生物共有的特性,包括人類,只是人類在漫長的進化中懂得了如何使用工具,儲存信息,傳承利于自身生存的一切方法論。使我們躋身于生物界最高等級,統(tǒng)治著地球上的一切。
排除異己是生物的共性,每個物種可能都會以自己為中心,第一滿足自身條件,第二是才自己所在的族群,然后才會在乎其他事物,所以我們首先是本群體排除異群體,再進一步就是個體排除一切異體,包括自己的同類。因而我們在把我們自己與其他物種區(qū)別開來——自稱人類的同時,每個人也在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隨時設(shè)防周圍的人。
生活中有很多人想僅僅通過語言來說服對方認可自己,然后改變他人的觀點,這真的是愚蠢至極,這就像是硬逼著一只公雞生個鴨蛋出來一樣。所有人最大的特性就是以自己的視角來審視自然和社會,這是從自己內(nèi)心出發(fā)的,別人是難以改變的。自然界中每個生命都是獨立的,不管從身體上還是從人類精神上來說,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在排除外界干擾,拒絕與自己相異的事物接觸,對外界的事物充滿著排斥心里,就像自閉癥患者一樣。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允許這樣的人存在了,我們?nèi)缃駸o時無刻不與陌生的人和事打交道,因為某種利益的趨使而將人本性的排異心理壓制下來,每天奔波于利益的追逐游戲中,將自己天生防御的本性拋之腦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