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紅梅
摘要:離退休職工隊伍建設和管理,黨員在離退休職工隊伍中占有一定比例,對黨員進行學習管理,要充分考慮離退休黨員的文化結構、年齡、興趣特長、家庭、身體狀態(tài)等特點和心理所需,結合離退休黨員居住地(社區(qū))的實際情況,對離退休黨員進行積極引導,使其能夠繼續(xù)為改革、發(fā)展、關心下一代與維護穩(wěn)定發(fā)揮作用。本文主要針對離退休黨員的教育管理方式進行探析如下。
關鍵詞:離退休黨員;管理性學習
引言:
社會老齡化的到來,是擺在全社會面前的一項最重要的課題。關心好、照顧好離退休黨員,充分發(fā)揮離退休黨員,老有所為的作用,是當前和未來發(fā)展的關鍵。
正文:
黨員在離退休職工隊伍中占有一定比例,對黨員進行學習管理,要充分考慮離退休黨員的文化結構、年齡、興趣特長、家庭、身體狀態(tài)等特點和心理所需,結合離退休黨員居住地(社區(qū))的實際情況,對離退休黨員進行積極引導,使其能夠繼續(xù)為改革、發(fā)展、關心下一代與維護穩(wěn)定發(fā)揮作用。
一、離退休后黨員心理思想變化的特點
一個人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這變化后的環(huán)境,讓其心理經歷了許多磨礪,自我感覺就像斷了線的風箏,閑下來被人遺忘,成了無用的人,一下子失去“用武之地”。
回想曾經的過去,在工作崗位上拼命進取,為黨的事業(yè)發(fā)揮自己的光和熱,現在遠離了原單位,換了一個新的環(huán)境,在思想上黨員心理產生了“船到碼頭、車到站”的認識,退下來了失去了熱情,只想清靜地安度晚年。雖然這些思想的存在是客觀的,但對離退休黨員“余熱”發(fā)揮,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如此的思想觀念認識,反映黨員(黨員干部)退休以后的一個共同特點:“失落感、孤獨感、貶值感”。
二、離退休黨員思想滑波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社會上的因素影響,個性適應能力,在職與退休的條件轉換,主動工作與被動修養(yǎng),家庭生活物質上需求等等現實問題,概況為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是黨性觀念有所下降。認為為黨的工作奉獻了一輩子,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就是休息,實現了人生由“忙”變“閑”、由“崗”變“退”、由“干”變“民”的角色轉換。黨內的活動不想參加了,黨員先進性作用發(fā)揮也不太注重了。有的認為以前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工資不高,而現在有的年青人比自己的收入還高,心里不平衡,遇事斤斤計較,連交黨費也計較了,更談不上組織安排的工作了,黨性觀念有所削弱。
二是沒有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學習力不強。一部分黨員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沒有在崗時的工作上、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種種壓力,學習沒有目標,因而放棄了學習;一部分黨員退休后不知道該學習什么?覺得學了用途也不太大,再加上記憶力不太強,學習效果不太明顯,這些客觀存在的事實,使他們學習上遇到困難就知難而退。面對這個知識日益更新的時代,不學習就意味著被社會拋棄,更談不上黨員先進性作用的發(fā)揮。
三是政治學習難以進行。隨著老同志年齡增大,耳聾眼花、身體不好、記憶力下降等一定的客觀條件存在,從而放松自己思想上的學習,再加上黨支部無固定的學習場所,學習資料不多,也給政治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每次參學率僅在60%左右,如果再加強考核,黨員同志會說:“現然退休了不能跟在職一樣”。
四是考慮自己的事情多了。奉獻精神不那么強了。一部分黨員認為自己退休了,以前沒有時間考慮自己的事,現在有時間了要多顧顧家,大部分時間放在兒女、孫女的身上,家務事高于一切,就是黨組織開展的活動也是次要的,更不愿意管社會和小區(qū)的閑事了。
五是社會分配差距的日益加大使一些黨員感覺心里不平衡。一部分黨員認為自己退休了,為社會貢獻一輩子,退休才發(fā)那點工資,有的年青人大學畢業(yè)就比自己奮斗一輩子的工資高,總感覺不平衡;有的黨員看到有的領導的年薪比自己一年的計薪還要高。這種社會分配的差距使他們嘮叨滿腹,總感到社會不公平,在自己狹窄的思維里走不出來,不能一分為二的看問題,我們現在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發(fā)展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
以上問題的出現,是造成黨員思想滑坡的主要原因。如不及時改進我們的工作思想、工作方法,將會使一些黨員思想落伍,退休也會退志,一些不良思想就會乘虛而入,老革命的晚節(jié)難保,也會給社會帶來一些不可避免的不穩(wěn)定因素。
三、加強離退休黨員經常性教育的方法途徑
離退休黨員是黨和國家的富貴財富,從政治上、生活上關心他們是我們各級黨組織義不容辭的責任,發(fā)揮好他們的“四個優(yōu)勢”、做好“五個貼近”,確保經常性教育的效果。
一是要貼近形勢,加強形勢任務教育,確保黨員思想常新。離退休黨員受黨教育多年,他們非常關心國家大事,每年向離退休職工通報工作,反映很好,因此我們離退休管理部門要把轉變思想、發(fā)揮余熱作為離退休黨員必上的一課。他們受黨培養(yǎng)、教育多年,退休后要認真落實好黨員的政治待遇,加強法律、法規(guī)、形勢任務教育,讓他們及時了解國家和油田的形勢,從而使他們理解、支持改革。
二是要貼近實際,注重老同志的特點,創(chuàng)新黨員政治學習的方法。根據老同志的實際,我們不能再照本宣科的進行“三會一課”,這樣學習效果不太好,為了解決離退休黨員開會難、通知難、學習內容統(tǒng)一難,無固定學習場所等問題,可實行離退休黨員活動日制度,即:每個支部固定每月的幾號是某支部的活動日,活動地點在黨員活動室,每到這一天,不用通知,支部上午可以采用靈活多樣的學習,下午可以組織開展活動。也可以采用“庭院式學習”“家庭黨課學習”等等,這樣即解決了支部的困難,也適合老同志的特點。
三是貼近社會,為有特長的老黨員搭建奉獻的平臺。有的離退休黨員剛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身體好、技能高、他們的特長無處發(fā)揮,需要我們?yōu)樗麄儎?chuàng)造條件,搭建一個奉獻的平臺,發(fā)揮好老黨員的經驗優(yōu)勢,發(fā)揮好傳幫帶作用。
四是貼近思想,注重黨員的自我教育,確保教育活動效果。離退休黨員不管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有較高的水平,有的稱為行家,對黨的感情深厚,根據老同志愛回憶的特點,加強他們的自我教育,效果也不錯。如:為老黨員過政治生日,重寫入黨申請書等方式,重溫入黨誓詞等,從而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
五是貼近生活,注重選樹典型,引導大多數老黨員作用的發(fā)揮。老同志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尊心也隨之增加,在生活中,活動中每個老同志都有自己的長處,因此,注重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大力宣傳,不但能增加他們自身的積極性,從而也能引導大多數的老同志發(fā)揮作用。
這是我的一點看法,有許多不足之處。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會使我們的老黨員退休不退志,人老志堅,思想常新,永葆離退休黨員的先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