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意
【摘? 要】新課改的持續(xù)深入對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為了響應新課改的號召,構建高效語文課堂,教師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教學理念。就目前高中語文教學情況來看,教學方法、內容、理念或多或少還存在問題,抑制了教學實效性的提升。在本文中,作者就新課改下如何針對高中語文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闡述自己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路徑
一、革新教育理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對語文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首先要對教育理念進行創(chuàng)新。若是教育理念不變,對教學方法、內容作再多的改變也是“換湯不換藥”。新課改強調構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換言之,教師要從思想上認識到,服務學生是教育的使命,一切的教學改革都要圍繞學生而進行,而不是圍繞分數(shù)、成績、課堂或者自己本身。將學生放在中心的位置上,以讓學生獲得更快更好的發(fā)展,這是教育過程中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樹立的通常是師本教育理念,一切以自身為中心,傳授給學生的內容以及課堂上采取的方式多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很少真正考慮到學生真正的需求、興趣等。這也是教學實效性不高的原因之一。新課改下,教師必須改變這樣的錯誤觀念,將學生放在第一位,并且要注重平等、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在課堂上給予學生理解、尊重,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才能為課改取得實效性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
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師應當在遵循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下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在我看來,語文教師可以從三個方面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分別是趣味性、層次性和多樣性。首先,就趣味性而言。高中生正值青春期,性格活潑, 而語文教學過程比較枯燥、乏味。為了迎合學生學習和性格特點,教師應當基于趣味性對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例如,教師可以采取游戲教學法。如講解《林黛玉進賈府》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林黛玉進賈府的路線圖進行梳理,讓學生體驗“走迷宮”。又如,在講解《鴻門宴》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根據(jù)課文內容繪制鴻門宴各個人物的座次圖。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增強教學趣味性,讓語文課堂充滿生機、活力。其次,就層次性而言。高中生經過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學習,已經拉開一定的差距,語文素養(yǎng)參差不齊。新課改強調教育面向全體學生。所以,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隱性分層,在課堂上提問的時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被兼顧到,真正落實新課改要求。例如,在講解《記念劉和珍君》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針對語文素養(yǎng)不同的學生可以提出不同的問題,如針對學困生,教師可以提出“品讀文章,說一說哪些句子表現(xiàn)了作者的悲憤之情?”對于學優(yōu)生,教師可以提出“為什么魯迅在題目中用‘記念’而非‘紀念’這個詞?”確保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均得到滿足。再則,就多樣性而言,語文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如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法等各種教學方式,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眾所周知,每一種教學方法發(fā)揮的效能不一樣。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合作能力,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法。又如,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采取任務驅動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是符合當前新課改要求的教學方法之一。若是學生不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獲取知識就完全依靠教師的灌輸。這種情況下,學生所獲取的知識就非常有限。而學生具備自主學習能力,這一局面就會得到改善。學生除了依靠教師獲得知識,還可以通過其他的途徑去獲取知識。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或者遇到新的知識點,可以通過網絡去查找方法,繼而解決問題、獲得知識。由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所以學習深度也會不斷被拓寬。例如,在講解《故都的秋》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課前自主搜集有關于作者郁達夫的信息,并且深入了解這篇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給學生設置探究任務:1.說一說自己對秋棗、秋雨、秋花、秋蟬的理解。2.根據(jù)自己課前掌握的資料以及自己對這篇文章的理解說一說作者眼中的秋“悲涼、靜、清”的原因。這樣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xiàn)學生學習效果的優(yōu)化,而且能夠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三、優(yōu)化教學內容
新課改強調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所以,在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再僅僅以講解課本知識為目的進行教學。除了給學生傳授語文知識,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教師還要注重德育、美育的滲透,尤其是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這些均不可忽視。例如,在講解《鴻門宴》這篇課文的時候,除了給學生講解生字詞,教師還可以以文本為載體給學生講解古代的禮儀文化、座次文化、官職稱謂等。將這些內容納入教學體系之中,不僅可以增加語文學科的文化內涵,還能提升學生的人文精神和綜合素質。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這些文章進行朗誦,或者通過多媒體給學生講解,還可以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通過這些途徑讓學生自主把握學習自主權,以此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文章中蘊含的傳統(tǒng)文化,從而實現(xiàn)對學生人文精神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四、結語
教育理念、方法和內容是構成一個完整課堂的幾個主要因素。新課改下, 對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應當從這幾個方面著手,首先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創(chuàng)新是顛覆性的改變,而不是僅限于一些淺層次的、表面的改變。所以,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理念,在這個基礎上對教學內容、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創(chuàng)新,推動語文教育事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許家塔.基于新課改的高中語文教學有效策略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2).
(責任編輯?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