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吉
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深入改革,核心素養(yǎng)越來越受到師生重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同時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教師要以生為本,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生物;課堂教學
新課程改革后,高中生物學科在吸納核心素養(yǎng)內容的基礎上作出了許多教學改革,將核心素養(yǎng)中要求的學生能力視為叫素質教育下的根本教學目標,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在生物學習中發(fā)現生物現象、分析與解決生物問題的能力,并在細節(jié)之處加入對學生人際交往能力與自我約束能力的培養(yǎng)。本文針對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實踐進行探討。
一、關注生命起源,培養(yǎng)珍愛生命的理念
人類本身就是自然界中生命的一種,同生物學研究的其它任何生命一樣,人類的成長與衰老也是自然現象,正因如此,高中生在學習生物后,應對世間萬物的生命產生敬畏之心,在學習生物知識時建立尊重生命的意識,并主動學習生物學研究中的倫理規(guī)范,是知識學習中的科學性與人性結合。因此,在生物課堂上,高中教師應在生命相關的講解中,讓學生認識人類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并通過生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傳授,讓學生理性地看待生命變化。
例如,人教版的高中生物必修1中優(yōu)先介紹了“細胞的基本結構”,并在后續(xù)章節(jié)中介紹了“細胞成長”的規(guī)律與“細胞分化”等內容,讓學生認識到了組成人體的基本結構是什么樣的。在基礎知識講解結束后,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從細胞的角度看,構成人體的細胞與構成其它哺乳動物的細胞有什么不同,當學生發(fā)現二者存在的大量共同點后,其對自然界中其它生命的看法也會相應發(fā)生改變,在了解了人體也是脆弱的這一事實后,能夠善待其它生命與自己的生命,產生尊重生命的意識。
二、親身操作實驗,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生物是高中教育中為數不多的擁有專門實驗課程的學科,根據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高中生應具備基礎的生物實驗探究能力。在培養(yǎng)學生這一項基本能力時,生物教師一方面要高效利用每一課時的實驗課,另一方面要在常規(guī)課堂上創(chuàng)造實驗機會,讓學生同過簡單的實驗操作提升實驗能力。教師應注意的是,不同情形下的實驗訓練,教學方式稍有不同。
例如,在實驗課上,生物教師應訓練學生完整操作某一項實驗的能力,因而在教師演示結束后,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主完成實驗,教師只需在一旁觀察,待必要時給予學生幫助。在“高倍顯微鏡觀察細胞”的實驗中,學生需要自制臨時裝片并用顯微鏡觀察,教師應提前告訴學生每一步的標準操作方法,并讓學生總結好注意事項,在實驗操作時每一步都按照標準來做。而在用顯微鏡觀察時,許多學生會找不到視野,這時教師可以對學生施以援手,讓學生對這一難點反復練習。
又例如,在常規(guī)課堂上,教師無法留出大段時間供學生練習實驗能力,可只挑選某一實驗的某個步驟,或是用提前做好的實驗結果到課堂上為學生展示。在介紹“構成細胞的基本物質”時,教材中提到了一些物質的鑒定方法,教師可在教學中為學生分發(fā)各類試劑與實驗材料,讓學生操作一個簡單的小實驗,來驗證教材中所述內容的真?zhèn)巍?/p>
三、采用多元教學,訓練學生的多元能力
生物核心素養(yǎng)是一系列基礎能力的總和,這其中的各項能力并不是單獨存在的,各自之間還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通常一項能力的提升會帶動其它能力產生相應提升。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用綜合、多元的教學方法組織課堂內容,通過不時地轉換方法與模式,讓高中生時刻以新鮮的思路鉆研生物知識,均勻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各項基本能力。在生物課堂上,教師帶著綜合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與觀察能力的目的,可將這些內容方式組合在一起,為學生提供一堂生動異常、內涵豐富的知識學習課堂。
例如,在講解“遺傳信息的攜帶者——DNA”時,不免要結合“遺傳信息的傳遞著——RNA”進行講解,因而生物教師可采用動態(tài)演示的方法,通過還原DNA與RNA的工作流程,理性細胞生命活動的銜接方式,讓學生帶著思考記憶相應知識。首先,教師可播放一段“RNA穿過細胞核膜”的動畫視頻,讓學生觀察RNA的跨膜運動方式,并用生物語言進行總結,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與語言組織能力。隨后,教師可讓學生觀看“DNA解螺旋”的動畫,讓學生根據教材提及的內容,推測下一步RNA要如何與DNA單鏈結合,復制方向又是怎樣的,以此來鍛煉學生的推理能力。通過這種分解細胞復制過程的教學方法,每一節(jié)課堂中學生都可獲得多元能力的訓練。
四、提高教師素質,鋪墊學生素養(yǎng)的基礎
隨著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豐富,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也產生了新的解讀,過硬的專業(yè)知識與良好的師德成為當前教師教學素養(yǎng)的核心內容。一方面,教師只有具備高超的專業(yè)知識技能,并隨時了解當今世界前沿的生物學研究內容,才能在為學生講清楚教材內容之余,為學生科普相關的研究進展,讓學扎實地學習生物學知識,并保持開放視野。另一方面,教師只有具備良好的師德,才能甘愿為教學自我奉獻,想學生所想,滿懷教學熱情。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物核心素養(yǎng)涵蓋了高中生消化與吸收生物學知識的方方面面。首先,從關注生命起源開始,培養(yǎng)高中生深愛生命的精神;其次,從為學生提供實操機會入手,可讓高中生增強實踐能力;隨后,以多元化課堂為基礎,高中生的能力也在多維同步發(fā)展;最后,教師在實施核心素養(yǎng)教學時,也更加注重自身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丁翠英.基于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生物課堂提問教學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8(01).
[2]王學明.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實踐[J].高考,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