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清
摘 要: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經(jīng)是當今社會教育的重中之重,因為積極向上的心理是學生完成課堂學習的基礎。教師在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應該總結出自己的方法與經(jīng)驗,引導學生具有更加健康的心理。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來闡述班主任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方法與策略,分別是心理與健康、觀察與實踐、方法與途徑?;诖?,本文對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心理健康;班主任;工作
引言
現(xiàn)階段,我國小學生面臨的風險和危險越來越多,作為祖國的花朵、社會未來的建設者,加強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切實保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小學班主任需要挖掘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點,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小學班主任的工作無縫連接,潤物細無聲地為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滲透的意義
1.1重視學生心理健康
班主任必須注重班級學生的心理健康的問題,時刻觀察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及時地發(fā)現(xiàn)問題與解決問題。因為小學生的心理是不成熟的,有時候出現(xiàn)問題得不到解決就會引發(fā)各種心理問題。因此,班主任要時刻發(fā)現(xiàn)學生的各種情況,及時總結匯報。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需要班主任的時刻觀察與引導,也需要班主任與學生家長及時溝通、互相交流,反饋學生在學校的各種心理狀況。班主任可以與家長建立一個友好溝通合作的橋梁,兩者互相配合,關注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的健康狀況,讓學生可以真正地處于一個和諧自由的環(huán)境下成長。例如,班主任可以通過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班級氛圍讓同學們融洽相處,這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讓學生建立起自我意識、責任意識等等。班主任自己也要做好表率,給學生樹立榜樣,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2豐富小學班主任工作內容
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今天,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生成,使原有的德育結構模式不適應新的發(fā)展形式。在此背景下,教育領域不僅要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培養(yǎng),還應該重視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作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班主任工作,有助于豐富班主任工作內容,促進小學班主任工作質量的提升。
1.3培養(yǎng)小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正是成長和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如果教師在這個時期能夠給予學生良好的心理教育,那么學生的心理素質就能夠得到有效提升,教師可以通過對教材進行深入挖掘,進而找到有效的切入點,對學生進行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學生的心理素質能夠在不同的階段和不同的程度上得以有效鍛煉,這樣也能夠強化學生的抗壓能力,培養(yǎng)學生堅毅的人格,為其在后期的學習和成長中創(chuàng)造更多積極的因素。
2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策略
2.1要建立感情,在潛移默化中言傳身教
隨著班級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加上每天的教學活動,比如上課提問發(fā)言,收發(fā)作業(yè)本,處理日常事務等,我與學生的接觸越來越多,學生開始喜歡我這個班主任,我與學生之間逐漸有了感情。學生身體不舒服、受了委屈、有了解決不了的困難,都愿意來找我?!袄蠋煟翌^疼!”“老師,×××打我了?!薄袄蠋?,我不想跟×××一塊兒坐了”……我也樂此不疲地為學生每天解決這樣那樣大大小小的問題?!昂玫模蠋熯^一會兒批評他?!薄霸趺戳耍磕銈z不是好朋友嗎?原諒他好嗎?”……在不知不覺中,原有的陌生感消失了,親的像一家人一樣的感情建立起來了。班主任在學生中有了號召力,講話、提要求,同學愿意接受了,也就樂意按要求去做了。學生從心里產(chǎn)生了對班主任的信任與尊敬,班主任的威信就樹立起來了。
2.2學科滲透法
班主任可以根據(jù)學科滲透的方法來讓學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是什么,從而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可以通過不同的教育教學方式,來改善小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在改變其情感態(tài)度的同時,也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我認知與社會認知,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自身的心理素質。因此,教師一定要注重每一個教學步驟,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重要教學計劃的一部分。例如,班主任要結合班會活動、戶外活動、課程教學等方式參與進來,與學生互動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
2.3開設心理教育室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在成長階段都會受到一定的傷害,一些開朗的學生,會將自己的傷痛通過語言交流展示出來,但并非所有的學生都是這樣。如果這些傷痛不及時說出,不及時處理,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危害性會越大。班主任身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引領者,應為學生提供平臺,讓學生將自身遇到的事情進行傾訴。因此,班主任應為學生開設心理教育室,鼓勵學生說出心中的不快。班主任以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化解學生心中的陰霾,進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例如,班主任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平臺開設心理教育室,學生只要登錄平臺,就能夠與班主任進行交流,訴說心事,同時在交流中準許學生以匿名形式進行交流,進而增強心理教育室開設的價值。
2.4在言行舉止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很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而小學生與班主任的接觸較多,班主任的言行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個人品行及學習態(tài)度。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自己人格的力量,強化自身的心理素質和人格魅力,進而使得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進一步模仿教師的行為,強化心理素質。與此同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當中,對其進行及時的表揚,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獲得自信,這樣其才更愿意付出加倍的努力去維護自己的品行。除此之外,教師要關注每一名學生,這樣學生才能夠獲得一個基本的身心健康環(huán)境。
結束語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是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的,我們應該對其給予足夠重視。為此,班主任可以通過教學活動的優(yōu)化,師生之間關系的建立以及班風建設等多種途徑和方法去提高教學質量,創(chuàng)造健康環(huán)境,進而為學生后期的成長創(chuàng)造更多積極的因素。
參考文獻
[1]金萍.談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有效滲透[J].東西南北,2019(02):105.
[2]盧俠.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融入探索[J].新課程(小學),2018(10):228.
[3]荀麗.探究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2018(30):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