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利文
【摘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為閱讀教學。新課程理念的貫徹和落實,促使廣大教師充分認識到個性化閱讀的重要性。相較于傳統(tǒng)閱讀教學模式,個性化閱讀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其將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充分體現(xiàn)出來,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互動得到增強,提升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
【關鍵詞】個性化閱讀;小學語文;教學
新課程理念充分重視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要求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個性化閱讀,通過情感、思維活動的開展,深入理解和體驗文章內(nèi)容與情感,以便啟迪學生的思維,熏陶學生的情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就需要結合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實際情況,科學實施個性化閱讀,讓小學語文教學“活”起來。
一、個性化閱讀的特征
第一,自主性閱讀特征。在個性化閱讀實施中,要求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自行理解、體驗和感悟。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關系構建起來,方可以了解作者寄托的情感,進而在閱讀過程中發(fā)現(xiàn)與建構文本意義。由此可以得知,閱讀活動需要學生自己來完成,教師只能夠發(fā)揮引導作用,營造適宜學生閱讀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實施。
第二,體驗性閱讀特征。不同學生具有差異化的經(jīng)驗和學習水平,那么在品味、體驗文本時,產(chǎn)生的心理感受、想象理解也存在著不同。由此可以得知,每一個學生的閱讀和體驗,都是獨特的,促使文本和自我得到不斷的豐富。在閱讀過程中,充分融合學生與文本,造就了學生的獨特體驗。
第三,創(chuàng)造性閱讀特征。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充分融入了個人的生活體驗,獲得多方面的體驗和感悟,有效喚醒了形象思維,進而將想象、聯(lián)想能力激活,促使對作品的理解、體驗程度得到加深,同時還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現(xiàn)和建構各種意義與啟示,最大程度地擴大閱讀價值。
二、 小學語文教學中個性化閱讀的實施策略
基于多年教學實踐和經(jīng)驗總結,小學語文教學中個性化閱讀的實施策略主要有以下幾點。
1.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閱讀教學活動的實施,并不是讓學生對他人思想或文本內(nèi)容進行記憶和背誦,而是讓學生結合文本內(nèi)容,開展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閱讀活動是學生與文本之間的交流過程,教師需要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將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營造起來,促使閱讀課堂“活”起來。同時,要將學生的語文閱讀熱情充分激發(fā),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取愉悅的體驗,進而促使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目標得到順利實現(xiàn)。例如,在學習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曹沖稱象》一文時,教師首先提出問題:在本篇課文中,一共出現(xiàn)了幾種稱象的辦法?為什么曹沖的辦法最好?你能夠想出其他稱象的辦法嗎?學生們帶著這些問題,詳細深入地閱讀本篇課文后,紛紛給出答案。通過這些問題的合理設計,學生可以將自己的個性化思考、個性化經(jīng)驗融入到課文解讀過程中,因此產(chǎn)生不同的感受和體驗。
2.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
不同學生具有差異化的個性特點,有著不同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和學習興趣等。針對這種情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可以對學習空間差異化的營造,將學生的學習特點與差異充分納入考慮范圍,引導學生實施個性化學習,獲取獨特的閱讀體驗。例如,在學習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場景歌》一文時,教師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本篇文章后,選擇出自己最喜歡的場景,鼓勵同學向其他同學介紹這個場景的特點、美麗之處等,最后評比哪一個同學講的最好。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學生的愛好差異得到充分尊重,顯著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了個性化閱讀質量??傊瑐€性化閱讀實施過程中,要給予學生的選擇充分尊重,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特點和興趣,深入研讀符合自己興趣的內(nèi)容或段落,促使個性化教學目標得到真正實現(xiàn)。同時,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下,學生也可以感受到教師的尊重,進而優(yōu)化師生關系,產(chǎn)生閱讀熱情,提高閱讀效率和質量。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
新課程理念下,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實施,也需要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凸現(xiàn)出來,鼓勵學生自主、獨立開展閱讀活動,學生自己讀懂文章內(nèi)容,提出問題,獨立分析和解答,進而自主獲取相應的知識和體驗。教師只有學會放手,引導學生獨立自主的閱讀,方才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自主閱讀教學實踐中,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將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運用過來,包括朗讀比賽、游戲等,將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調(diào)動起來,進而自覺地投入到閱讀活動當中。例如,在學習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大象的耳朵》一文時,教師首先可以開展朗讀比賽,引導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本篇課文,評選出普通話最標準、朗讀感情最飽滿的同學,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參與積極性。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分角色扮演,分別扮演大象、小羊、小兔子等角色,通過互相對話,深入領悟課文內(nèi)容。同時,結合自己扮演的角色,同學們也會獲得個性化的閱讀體驗。
4.喚醒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
個性化閱讀實施過程中,核心要求即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喚醒。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生活仔細感受和品味,促使個人生活閱歷、生活經(jīng)驗得到豐富,進而在閱讀當中融入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通過碰撞、交流實際生活經(jīng)驗和文本中的生活經(jīng)驗,促使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悟,產(chǎn)生超越文本的啟示。個性化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適當?shù)陌凳竞吞嵝?,引導學生對與文本類似的現(xiàn)實生活場景進行尋覓,與課文內(nèi)容所融合,進而增強課文的閱讀體驗。同時,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也可以得到培養(yǎng)。比如,在學習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大象的耳朵》一文時,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對課文內(nèi)容基本上掌握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喚醒自己的生活體驗。“你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與他人不一樣的地方?你如何看待這種不同呢?”學生結合文章內(nèi)容,類比分析自己與他人的差異,認識到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得到調(diào)動,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獲得個性化的閱讀感悟和體驗。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充分重視,積極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充分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實施個性化閱讀,融入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增強閱讀體驗,不斷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整體質量,增強閱讀教學的活力和生命力。
參考文獻:
[1]張立輝.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個性化漫議[J].情感讀本,2017,3(10):123-125.
[2]李晶.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活起來[J].考試周刊,2017,3(1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