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興林
摘 要:情境教學法是語文教學中一種常見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正是處于愛玩、好動的年紀,所以情境教學法的出現(xiàn)就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教材,輔導學生進行學習,從而達到教師的預期效果。但是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認為情境教學法節(jié)奏慢、效率低,所以不會選擇情境教學法,其實主要原因是因為教師并沒有用對方法,所以才導致學生并沒有從根本上接受情境教學法,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教師要運用合適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語文的魅力,以此來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多媒體;對話交流;角色扮演
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的情境教學是常見的一種教學策略,但目前小學教學情境仍存在一些問題,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與教學目標、教學過程“背道而馳”,設計的內容也激發(fā)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作為主要的教學工具,為學生營造一個信息化的教學環(huán)境;根據(jù)教材內容,教師可以采用一問一答的方式,讓學生直觀地感受教材中的意境;教師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帶領學生體會教材中的感情,接下來筆者將從多媒體、對話交流、角色扮演三個方面進行詳細地闡述。
一、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教材情境
有很多學生都認為語文是一個難學的學科,在以往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要教學工具是黑板,這也就造成了教材中所描繪的一些詩情畫意很難表現(xiàn)出來,從而導致語文課堂的氣氛十分壓抑,教學效率也很難提高。而多媒體的出現(xiàn)可以有效地改變這一現(xiàn)狀,這種教學方法可以直觀地把教材內容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將多媒體與情境教學相結合,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給語文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例如,以學習《靜夜思》這一首詩為例,這首詩通俗易懂,家喻戶曉,有的學生在很小的時候就可能已經倒背如流。但是多數(shù)學生在卻不知道這首詩的真正含義,體會不到其中的意境,所以,我會事先準備一段動畫的古詩朗讀,利用學生們對動畫片的喜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正式上課時播放一組月亮的幻燈片,這時我會這樣對學生們講解:“月亮一直是文人雅客寫詩作詞的主要事物,常常借用月亮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比如:喜悅之情、愛國之情、兄弟之情等等,那么作為這首古詩的作者,也是我國浪漫主義詩人的李白,他寫這首詩是想表達什么情感呢,下面通過一個小動畫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痹谟^看的同時,可以把書面上的古詩變得立體起來,從而增加教學的趣味性。
二、進行對話交流,創(chuàng)設教材情境
關于情境教學,其實有很多種教學方法,其中最簡單的一種就是對話交流,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語言幫助學生融入到教學情境中。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這樣在教師準確地引導下,讓學生在來來回回的問答中,迅速地融入教材,從而構架出一種交流情境。語文教材不能只靠教師單方面的講解,還要求教師與學生、學生與教材之間不斷的交流,使兩者之間產生共鳴,通過這種交流情境讓學生的思緒緊跟教師的節(jié)奏,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這樣才會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以學習《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這一課為例,這一課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掌握一些辨別方向的方法,讓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發(fā)現(xiàn)科學知識。在正式上課時,我會利用20分鐘的時間進行本課的講解,將本文的中心思想以及延伸意義為學生們詳細地講解,隨后采用問答的方式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這樣做的目的是加深學生對本文的印象,如:“現(xiàn)在我們都是探險家,有人告訴你們在遙遠的南方有一個寶藏,所以你們想一路向南去尋找寶藏,但是在探險的過程中因為路途崎嶇,你們丟失了指南針,現(xiàn)在是晚上,沒有指南針的你們怎么辨認方向呢?”學生答:“看北斗星!”教師問:“為什么呢?”學生答:“因為北極星是盞指路燈,它永遠高掛在北方?!苯處焼枺骸昂懿磺?,當天晚上是陰天,天空黑漆漆的沒有星星,這個時候你們怎么辦呢?”學生答:“看大樹!”教師問:“為什么呢?”學生答:“枝葉稠的一面是南方,枝葉稀的一面是北方?!彪S后我將繼續(xù)以這樣的形式與學生們之間進行交流。通過這種對話交流的方式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們對于教材的印象,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通過角色扮演,創(chuàng)設教材情境
在語文課堂上,教師的授課方式一般采用的是灌輸式教學,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與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和進行心靈教育的目標背道而馳,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教師可以通過教材的內容創(chuàng)設相關情境,呈現(xiàn)或再現(xiàn)教材相關內容,使學生親身經歷。通過情境教學中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學生記憶更加深刻,容易產生強烈的情感,讓學生在扮演的過程中獲得教材上的知識并學會情感的表達。
例如,以學習《陶罐和鐵罐》這一課為例,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寓言故事,激發(fā)學生對寓言故事的興趣,在理解的基礎上思考正確的為人處世觀念,學習在與他人交往的同時發(fā)現(xiàn)他人的優(yōu)點,在正式上課時,我將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因為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與閱讀能力不是很強,所以我會先帶領學生閱讀課文并且講解課文的含義,給學生幾分鐘的時間熟讀課文,然后為了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我將進行角色扮演環(huán)節(jié)。通過這種教學方法的設計,可以讓學生們更加直觀的了解課文所表達的意義或是情感,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進來,通過情境教學的方式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還能促進學生們之間的交流,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在情境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幫助和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教師也要做到事先用心準備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應用適合學生特點的情境進行相應的教學,以烘托課堂氛圍為目的,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通過情境教學的設計,能大大的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還可能使原本枯燥、無味的課堂氛圍變得生動、有趣起來。因為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輕松、愉悅的心情,從而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還有利于減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壓力。
參考文獻:
[1]吳海霞.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7):95.
[2]王立娟.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提升小學語文生態(tài)課堂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9(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