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亮
摘 要:近年來,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機整合,已是現代教學發(fā)展的一個必然趨勢,對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及學生的學習效率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诖?,本文將從“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動態(tài)演示,加深理解”“延伸知識,拓展思維”三個方面進行分析,談一談信息技術與中小學數學圖形和幾何的深度融合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中小學;數學;圖形幾何;融合
眾所周知,“圖形與幾何”是中小學數學教學內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學生較難掌握和理解的重難點知識,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圖形與幾何”知識具有極強的抽象性,在加上學生因其年齡因素,其理解能力有限,很多抽象的幾何圖形在學生的腦海中都很難建構起來。然而,隨著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深入發(fā)展與完善,多媒體現代化教學設備以其自身特有的優(yōu)勢深受廣大師生所青睞,將多媒體現代化教學設備應用中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教學實踐之中,既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和接受此類知識,也能夠有效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有助于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為重要的是能夠很好地實現幾何圖形知識的有效轉化,促進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的優(yōu)化。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興趣,毋庸置疑,是激勵學習的最大動力,是最好的老師,是一種甜蜜的牽引。但不得不提的是,圖形與幾何知識相比較與其它數學知識及原理,其知識較為抽象,對于身心尚未成熟的學生而言,其學習難度較大,若仍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的話,很難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而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圖形與幾何教學之中既能夠很好地解決上述現狀。因此,在中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優(yōu)勢,通過創(chuàng)設媒體情境將教學內容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并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進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興趣的主導下產生探究欲望,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知識,提高其學習效率。例如:在教學“幾何圖形”這一課時,首先,我會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組圖片,即:“長城、天壇、最孤獨的圖書館、蘇州博物館等。” 以此來給予學生視覺上一定的沖擊力,充分調動其求學欲望;然后,我會引導學生從圖片中找出自己熟悉的圖形,如,有的學生找到了三角形、四邊形、長方形等,也有的學生找到了圓柱、圓錐、正方形、梯形等,接著我會提問學生:“這些圖形屬于幾何圖形嗎?什么是幾何圖形?” 之后,在學生思考中,我會利用多媒體打開課前精心制作的PPT課件為學生講解幾何圖形的定義,以此來有效加深學生對幾何圖形的認識與理解。最后,在講解到平面圖形和立面圖形知識點時,我同樣會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如,先利用多媒體出示兩組圖片,讓學生抽象出幾何圖形,再把所得的幾何圖形分成兩類,接著我會結合圖形的特點引導歸納什么是立體圖形,什么是平面圖形。如此一來,既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也能夠引導學生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二、動態(tài)演示,加深理解
在中小學教育階段,學生的思維正處于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同時也是發(fā)展和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的關鍵時期。然而數學課本上的“圖形和幾何”教學內容大部分都是以靜態(tài)為主,若教師仍以傳統(tǒng)的黑白、粉筆作為教學載體的話,會嚴重阻礙學生數學思維及空間意識的形成與發(fā)展,不利于學生深入理解所學知識。因此,在中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必須要轉變自身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方法,恰當地運用多媒體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具備的優(yōu)勢特點,把靜態(tài)的數學知識動態(tài)化,從而有效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及目標。例如:在教學“垂線與平行線”這一課時,為了能夠使學生深入認識線段,認識射線和直線,我會以多媒體作為輔助教學工具,首先,我會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出示一條線段,并提問學生:“屏幕中的圖形叫什么呢?線段應該怎樣畫?要注意什么?”接著我在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動態(tài)演示線段的具體畫法,以期能夠讓學生更為清晰地認識到線段的特點;然后,在帶領學生認識射線時,我會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手電筒光源向天空中的無限延伸的情境,接著再結合學生的認識為學生講解射線的定義及特點。最后,我還會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動態(tài)演示射線的畫法,并指導學生在作業(yè)本上練習畫一條射線,進而有效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三、延伸知識,拓展思維
課堂練習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深化,是拓展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途徑。將信息技術巧妙地融合到學生的課堂練習當中,既能夠優(yōu)化練習過程,使練習過程充分趣味性,也能夠有效促使學生的思維得以進一步發(fā)展。因此,在中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精心設計課堂練習內容,如,在教學“角”這一課時,我除了利用PPT課件為學生講解主要內容外,我還會精心設計課堂練習內容,即,利用多媒體設定一系列的學生喜聞常見的闖關游戲來進一步深化學生的數學思維、強化學生的練習效果,提高學生的練習效率。如此一來,能夠大大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與中小學數學圖形和幾何的深度融合是十分有必要的,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因此,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數學教師,除了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能力外,也要著重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能力及素養(yǎng),使“圖形和幾何”教學變得更為高效且實效,進而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趙彤帆,崔海生,Zhonglin.ko,鄭波.信息技術與中小學數學教學的深度融合研究[J].中小學電教,2018(04):42-49.
[2]曹暉. 中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教材內容銜接分析[D].海南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