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瀅
新課改的實施,使很多課程都做出了相應的改變,不管是語文,數(shù)學,還是英語,每個科目都做出相應的調整,并且在每一個教學階段都做出了相應改變,不管是小學,還是初中還是高中,都相應地做出了調整,希望通過課改形式完善教學方式,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提高課堂效率。下面我針對新課程下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的相關問題進行論述。
一、新課改下小學數(shù)學存在的問題
(一)完全否定傳統(tǒng)
隨著課改的興起,很多科目的教學模式都做出了相應的改變,很多學校認真落實課改方案,教學模式做出了很大調整,比如,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可能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意識到自己滿堂灌導致學生們沒有學習興趣,注意力不集中,課上開小差兒,緊跟教師的思路走,只要稍微一走神,學生就不能解決這道應用題,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的小學生一談到應用題就很害怕很抵觸的原因。教師為了改變這種情況,采用更多的新的教學辦法,對于一些傳統(tǒng)的教學辦法,很多教師采取摒棄的態(tài)度,而不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完全否定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采用新的教學模式,保證學生真正地完全地成為課堂中的主體,成為課堂的主角,把課堂真正的還給同學,改變教師自身“自導自演”的課程模式。教師在課前制定好相關的應用題的教學案,在課前,同學們自己進行課前預習,課程中,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小學生進行講解,說一說自己的做題思路。
這種教法也存在著許多問題,由于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理解能力、自學能力和講解能力不足導致他們很難講清楚一些問題。對于一些邏輯思維比較復雜的題目,學生很難講解出來,即使講解出來,也只是表面的講解,根本不能深入到深層次的講解,不能將問題講解清楚。
此外,小學生在這個時期很容易受影響,比如錯誤的解題辦法、理解思路,聽得同學很快就會記住學生講解的思路,一些錯誤的思路很容易影響其他學生,新的教學策略反而出現(xiàn)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存在的問題就是完全否定舊的教學模式是不可取的。
(二)嚴重脫離教材
以前總說舊的教學方式存在很多弊端,教學模式死板,太過于依賴課本,于是在新課改的推行下,教學方式進行了很大的改變,教師多采用一些新穎的教學范本,有的教師甚至完全脫離課本,一個學期下來,學生的課本根本沒有什么改變,都是干凈整潔的,問學生書上都講了什么知識點,分為幾個模塊,每個模塊有哪些重點需要掌握的知識,書中有哪些課后習題,課后習題的解決辦法,學生們可能都不知道,他們關注的就是教師布置的知識重點。教師落實實施新課改的教學方法是正確的,但是,在落實的過程中,應該是合情合理、循序漸進的??紤]到學生的現(xiàn)實情況,學生還都是小學生,學生學習的依據(jù)還是要回歸課本,數(shù)學課本的設計都是有邏輯的,并且,數(shù)學課本上的相關試題都具有典型性,是應用題變化的基礎,應用題都是萬變不離其宗,換湯不換藥的,把書上那些典型的基礎性的數(shù)學應用題弄明白,比那些各種形式的、脫離數(shù)學課本的改革更靠譜。
(三)學生害怕應用題
應用題雖然有著固定的答案,但是它在解答的過程中還考查著學生很多方面的能力,比如細心程度、理解題目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等,小學生正處于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階段,還有許多需要健全完善提高的地方,為此,小學生一看到應用題他們就會產(chǎn)生很大的犯難情緒,他們在應用題面前,自己就把自己否定了一半,先拋開題的難易程度不說,就光是小學生的自我否定就足以使小學生們做不出應用題,更何況那些題目很長、給的已知未知很多、需要繞很多的彎路、思考很多知識點的應用題,面對如此之大的知識量,小學生可能只能想到一半,可能只想到一點,或者,他們即使想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也不想動手寫下來。繁瑣的解題步驟和推導過程,導致學生們對重用題有很大的抵觸情緒,學生們害怕做應用題,他們在內心就進行自我否定,認為只要是應用題就很難,自己就很難解答出來,所以,當前學生面臨的重要問題還有就是學生害怕應用題。
二、新課改下小學數(shù)學教學策略
(一)書本與課外拓展相結合
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很多的教師為了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形式,嚴重脫離了書本,導致學生對課本的基本知識十分陌生。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在進行課外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結合書本,以數(shù)學課本中的安排為講解的依據(jù)和線索,清楚地講解書上標明的知識點,并且,對于書上的重點理論知識,要進行透徹的講解,在講應用題時,所列舉的例子應該都和書本有聯(lián)系,在講解清楚書本這個基礎的知識后,為了拓展學生們的知識面,增加學生訓練題的熟練度,使學生完全掌握相關知識點,這時教師就可以脫離書本教材。找一些更加新穎的數(shù)學題目,幫助同學們練手。
教材和課外習題的結合,是為了讓學生們能更好地更清晰地了解書中涉及的知識點,為了使學生更加熟練地掌握知識,而不是一味地天馬行空,遠離數(shù)學課本,舍本逐末。書本上的學習是基礎,學生必須掌握,而且書本上的課后習題十分典型,要學習的知識點都可以在書本上的應用題中體現(xiàn)出來,不僅如此,在書本上的基礎應用題中,會涉及很多學生應該注意的問題,比如講述的理論應用的條件,推導的過程,在運用理論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這都是應該注意的問題,所以說教師不能完全脫離課本知識,講解的基礎知識依然要依據(jù)書本,當然,課外拓展也是必須的,書本上的知識也只是起到基礎的學習作用,只憑借書本上的知識也是不可取的,未免過于單調,同一個類型的應用題,書中可能只有一個,學生不可能憑借這一道應用題就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這時,教師就要結合相關課外試題,及時幫學生們熟練同一類型的應用題,做到熟能生巧,練習的題目多了,就會掌握的更加熟練,做起題來更加得心應手。
(二)將傳統(tǒng)教學和新模式教學相結合
前文說到,有一些教師為了更好地落實課改方針政策,完全否定舊的教學模式,對待傳統(tǒng)教學模式持完全否定態(tài)度,并且在課堂上全方面地推行新的教學模式,這樣面臨的重點問題是,學生們還處于小學階段,數(shù)學科目的學習本來就很困難,需要教師更多的指導。讓學生們脫離教師的指導,讓學生自主學習讓他們頭疼害怕的應用題未免有些困難,而且,教師的這種放手教育,對于自我管理規(guī)劃能力尚弱的小學生來說是十分困難的,他們幾乎沒有什么自主學習的意識,也沒有什么自我約束的能力,自控力很弱。
在小學階段,正是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時候,這個時侯教師選擇讓學生們自己管理,自我約束我想應該不會有幾個小學生能做到,他們壓根兒沒有自我學習的意識,他們對教師有很強的依賴性,新的教學模式不是一下子就能實行的,需要教師一點一點的進行,在實行的過程中,學生一點一點地培養(yǎng)自我學習的習慣,學生一點一點地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在這過程中,教師要耐心陪伴,有選擇性地讓學生自己講解一些相對容易的,在他們能力水平之內的問題,并且,要及時指正學生們存在的問題,如果學生講解的方法過于繁瑣,教師應該及時引導學生采用簡單的思考模式和解題辦法,如果學生在講解一個應用題的過程中,對于某一個應用題有很多種辦法,但學生只想到了一種解決辦法,這時教師就應該及時向同學們講解其他的問題解決辦法,拓展學生們思考問題的思路,鍛煉學生們的思維,以后再遇到這類題目時,可以靈活運用,靈活掌握。
基于以上原因,我認為在小學應用題的教學中要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新型教學模式相結合,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們能力的培養(yǎng)、成績的提高。在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探索更多的教學方法,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使小學生對應用題不再感覺到無比困難,不再聞應用題色變,在應用題的學習過程中應該是放松的,充滿興趣的,教師應該注意傳統(tǒng)和新型教學模式的結合,注意關注學生面臨的問題,不要脫離課本,讓學生們長期處于沒有參照的情況下學習。
(三)應用題教學中合理應用思維導圖教學
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數(shù)學應用題的整理,進行相關內容的預習與課后復習。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中注重學習與實際的緊密聯(lián)系,提高學生對數(shù)學整體的認識。通過融入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將分散的、凌亂的數(shù)學知識點整合在一起,構成一個邏輯清晰地知識網(wǎng)絡,同時還能具有清晰的學習思路,引領學生進行學習,從易到難,一步步進行遞進。數(shù)學知識呈現(xiàn)出一定的規(guī)律性,一個單元里面往往包含了很多小知識點,而這些小知識點又分散在單元不同的位置,學生在進行單元學習的時候,往往只會注重單元的中心內容,對于這些小知識點很難做到全部掌握,再加上小學中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本身就很雜亂,導致大腦中的數(shù)學知識十分混亂。因此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整理,利用思維導圖使學生在自己的大腦中建立一個相關知識的系統(tǒng)網(wǎng)絡,如此一來,在進行課下復習的時候,可以清晰地進行數(shù)學筆記的整理,對一些小的知識點也不容易忽略,進行歸納整理,從而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在進行單元學習和復習時,也能順利地進行查缺補漏,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進行加減法這一課時的學習時,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在生活中查找資料,在我們的生活中什么情況下會用到加法,在什么情況下會用到減法,并嘗試著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編出一道應用題,并對資料進行整理。在上課時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講課,圍繞加減法的主題展開,使學生對加法、減法的先關內容有所認知,了解其判斷的方法,進一步學習本節(jié)課的難點。在課后進行整理的時候,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將所有的知識點清晰地羅列出來,構建出本節(jié)課的知識體系。
(四)合理利用網(wǎng)絡平臺進行教學
學??梢栽谛@網(wǎng)上開發(fā)多媒體教學平臺,把一個完整課程體系建立出來,教師就可以把教學備案發(fā)到網(wǎng)絡平臺上。如今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只是表面理解一些知識,并不能從更深層次的角度理解問題。伴隨著迅速發(fā)展的社會和經(jīng)濟、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數(shù)學的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學校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式,使教學更具有實踐性和創(chuàng)新性。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制作圖文并茂、有趣簡單的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課件,相關的視頻和音樂也可以穿插在課件中,比如,可以播放一些關于數(shù)學應用題分析的視頻,這樣學生就可以通過視頻對數(shù)學思維的訓練有一個更直觀的了解和認識。
(五)游戲化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數(shù)學教師可以在課前通過小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很多教師都認為在下午和夏天學生上課很容易犯困,導致學習質量的下降,因此,教師可以先與學生一起玩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將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和任務傳遞給學生,等學生有了充沛的精力再開始課程。比賽的形式不光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讓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培養(yǎng)友情。因此在數(shù)學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jù)相應的內容讓學生分小組進行比賽,如“我來考考你”,讓學生分小組答題,看看哪個小組能在有限的時間內答對更多的應用題,在比賽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都加入比賽中來。
例如在學習應用題相關知識之前,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尋找藏在生活中的加減法,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游戲中活躍起來,還可以在游戲中掌握教材中的相關知識。在講完相關知識以后,教師可以留出三到五分鐘的時間與學生進行游戲,比如可以針對加減法應用題的解題方法、重點難點進行排火車檢查,學生一人說出一點在課上學到的關于應用題的知識,這樣讓學生對知識進行鞏固。
(責任編輯?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