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惠芳
【摘要】高中階段不僅是學生知識學習、累積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身心素質(zhì)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中,班主任作為班級學習教育的引導者、管理者,其除了要密切關注高中生的學習情況之外,還要關注學生身心素質(zhì)的發(fā)展情況,并開展相應的德育工作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促進學生全身心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實效性
高中班主任是班級的主要管理者,它在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上、道德品質(zhì)以及素質(zhì)提升上起到重要的引導和督促作用,要想高中學生在提高學習成績的同時提升自身綜合素質(zhì),加強思想建設就需要班主任適當?shù)亻_展德育工作。本文將以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為題進行簡要探討,論述其開展的重要性、德育工作實效性低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方法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一、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對高中學生的在校生活、學習來說非常重要,有效的德育工作能促進學生進行全面發(fā)展,讓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綜合素質(zhì)在德育工作下得到提升,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隨著社會的飛速發(fā)展,其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需求也越來越全面。學校是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場所,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能讓學生在積累一定知識量的同時完善自我,提高個人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通過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培養(yǎng)的學生更滿足社會發(fā)展需求和要求。
第二,幫助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此外,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還能幫助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在高中生學習過程中,除了由教師進行知識的傳授之外,學生還要學會自主學習來提升知識儲備量,但因為高中學習的知識難度過大且較為枯燥,大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不起學習興趣,學習過于被動,大大降低了學習效率和效果。通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能讓學生正確認識到學習,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從而提高其學習效率,讓學生的學習效果達到預期的目標。
二、導致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低的原因
第一,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與實際情況不符合。從目前的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情況來看,有許多導致其開展實效性低的原因,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與實際情況不符合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每個學生都是一個不同的個體,其在學習上、生活上存在的問題都各不相同,班主任只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進行針對性的德育教育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然而目前的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都是從寬泛的書本教育出發(fā),以書本上的內(nèi)容進行灌輸式德育工作,工作內(nèi)容同實際情況脫離,不利于學生對德育工作內(nèi)容的理解吸收,工作效果過低。
第二,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過于單一化。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德育工作方法的應用,所以其德育工作方法對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影響也非常大。從目前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來看,工作方法過于單一化,降低了德育工作的實效性,無法將德育工作作用完全發(fā)揮出來。高中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基本上以說教形式和書本教育為主,沒有將德育工作同科學發(fā)展和素質(zhì)教育學進行聯(lián)系,無法對德育工作有深入認知,從而讓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果受到影響,降低其實效性。
第三,高中班主任教育觀念過于落后。在高中教育過程中,班主任的教育觀念如果過于落后就無法對教育本質(zhì)進行正確的定位,只會認為教育工作就是對學生進行管理,從而忽視對學生的德育工作。而單一的班級管理形式無法幫助班主任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打破教師同學生之間的交流阻礙,班主任不能掌握學生內(nèi)心的心理想法、心理動向,無法同學生之間建立起有效的溝通橋梁和引導學生思想的建設和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且教育觀念的落后將班主任和學生的位置定位在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上,不利于和諧良好班級氛圍的建立,德育工作開展也就失去了意義,讓德育工作的主旨產(chǎn)生偏差。
三、高中班主任如何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
第一,德育工作同實際情況結合,以自身做榜樣。高中班主任要想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有效開展德育工作,促進學生思想品德和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就需要對德育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一一解決,并將德育工作開展的理論基礎同實際應用結合起來。高中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者、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所以在德育教育中,班主任要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以自己為榜樣來開展德育工作。班主任是高中生在校生活接觸最多的教師,其言行舉止在潛移默化中會對學生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班主任要嚴以律己,提高自我修養(yǎng)和綜合素質(zhì),并在德育工作開展前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各個學生身上不同的問題展開德育工作,提升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在班主任以身作則的過程中,如果班主任沒有達到自己給自己設定的要求,就要對自己進行同學生一樣的懲罰,加強學生對這些要求的認識。比方說班主任在教導學生講誠實、守信用的時候,如果自己沒有做到這一點,就要同學生進行解釋,并寫檢討貼在班級后面的墻壁上,以身作則,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就會意識到講誠實、守信用的重要性,遵守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教導,逐漸提升自我素養(yǎng)。
第二,德育工作中增強方法趣味性和多樣性。在德育工作開展中,如果班主任只一味地進行說教工作和書面教育,只會增加學生的抵觸情緒,學生無法理解德育教育內(nèi)容,對此,班主任要采用隱性教育的模式將德育工作有效開展。即在班級內(nèi)以案例講解的方式開展班級形式的德育工作,讓學生先有個大概的了解,而后再根據(jù)每個學生不同的情況進行針對性地講解和單獨的談話,加強學生對德育工作內(nèi)容的理解,并促使學生按照其去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無形中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比方說在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就“勇敢”提出問題,收集有關“勇敢”的事例同學生進行分享,并讓學生進行交流探討“什么是勇敢”,并讓學生分享自身同勇敢有關的事跡,加強其對勇敢的理解,一步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道德素質(zhì)。
第三,加強學生實踐和交流。通過交流掌握學生心理動向,讓學生積極配合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同時,在班主任以身作則和以相應的方法開展德育工作后,還要為學生提供德育工作內(nèi)容實踐的機會,讓學生能真正理解德育教育的內(nèi)容,并將其應用起來,從而達到提升其綜合素質(zhì)的目的,對于應用效果和理解效果不理想的學生還要進行單獨談話,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切實地提升自我綜合素質(zhì)。
新時代下,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其擁有堅實的知識基礎,還需要其擁有良好的道德素質(zhì)和綜合素養(yǎng)。高中階段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階段,班主任應當將德育工作落實下去,全方面地提升學生素養(yǎng),讓學生全面發(fā)展,滿足社會人才需求。
參考文獻:
[1]許海蘭.剖析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實效性問題[J].教育管理(學周刊),2019(03):171-172.
[2]溫雄輝.淺析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實效性問題[J].課程教育研究,2018(33):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