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才是生活家的理想生活?是車水馬龍、生活便捷的現(xiàn)代都市,還是晴耕雨讀.自然淳樸的田間鄉(xiāng)野?在城市列車轟隆向前之時,卻有越來越多的人想逃離都市,返璞歸真,而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獨特的理想生活樣本。
“觀品”易筱:生命是看清自己才走得從容的旅程
易筱最初是在北京一家廣告公司上班,專職做設(shè)計。老公德勒是做電影分鏡和畫畫的。隨著加班頻率的增加,在廚房做蛋糕漸漸成了易筱的解壓方式,她不僅做奶奶曾給自己做過的食物,還學(xué)網(wǎng)上的教程做西式甜點,然后自行創(chuàng)意。
易筱經(jīng)常做甜點做到深夜,雖然沒有形成自己的風(fēng)格,但勝在味道好吃。老公和朋友、同事被投食多了,提議說:“你干脆去開個店好了。”開店的種子就此埋下。后來扛不住工作壓力的易筱辭職去了泰國清邁旅行。在一個小鎮(zhèn)上,她走進一家小店。點餐完畢后,店主親自料理。食材是店主自己種的,現(xiàn)場采摘、清洗、烹飪,不急不忙,很用心地制作。新鮮的食物、熱乎乎的飲品、溫和寧靜的面容,易筱心里想:“這不就是生活應(yīng)有的樣子嗎”?那一刻她感覺內(nèi)心的某種東西變得清晰明亮。不問前程,不念憂愁,只是用心再用心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成了她在小茶食店里的日常。她說:“我相信現(xiàn)在做的事情是慢慢的、冥冥中注定的,但更是自己喜歡的、值得做的事。我也很堅信一句話,人一輩子很短,堅持一件事就很了不起了。哪怕你很喜歡搬磚頭,你也會搬出里面的哲學(xué)。”
有人說生命優(yōu)選的獎賞來自時間。事實證明,人一旦選擇坦然地走在熱愛之事的路上,專注其中,生命的獎賞從認定的那一刻就已經(jīng)開始。
繪本作家郭婧:懂得自己的過程,是我的理想生活
郭婧看上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她的處女作《獨生小孩》卻入選了《紐約時報》年度十佳繪本作品,囊括美國八項年度童書大獎。
她也曾在公司上班,按規(guī)劃畫畫,吃飯,買衣服,聚會,卡拉OK。生活越來越豐富,心卻越來越迷茫,左騰右挪,多少物質(zhì),多少社交也無濟于事,陷入一種平靜的絕望里。物質(zhì)和所謂穩(wěn)定的生活予人以枷鎖,讓人以為自己是戴著王冠的國王,其實不過是帶著枷鎖的囚徒。而立之年,她選擇掙脫枷鎖,從慣性的生活里出走,去做一個素衣貧民,一朵花,一株草,一個孤獨完整的個體。從此,“窗外一白即起,入夜數(shù)燭才眠”。一年半的創(chuàng)作過程,沒有收入,極少上網(wǎng),未置新衣,未添新物,只有兩套出門和朋友見面穿的衣服,其余時間皆著睡衣,安于家中畫畫。草稿推翻重來,往復(fù)足有五六次,厚厚幾大本?!丢毶『ⅰ吠瓿赡翘?,郭婧明白,對所有被孤獨啃咬的同類,它會發(fā)出治愈的能量。 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郭婧所實現(xiàn)的夢想,不止一部享譽世界的繪本,更是懂得自己的過程。
“皂作”如一:閑云野鶴,身勤心安
兩年前,因為一次“任性”,想要用最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25歲的如一放棄所有,躲進距離成都100多公里的山間,制作手工皂,她給自己起了一個新名字“如一”——“如水澄凈,一心湛然”,是她對未來人生的設(shè)定和期許。在山里,守著那一小片桂花林和蠟梅林,日日在山間房子屋頂上,手工制皂,累了抬眼看看天上的飛鳥和遠處蔥蘢的密林,心下安穩(wěn)。兩年來日夜不休和山林植物共處,最愛聽每次灌溉植物時土地里發(fā)出的“滋滋”聲,深深覺得植物的能量不可或缺,我們理應(yīng)彼此善待。
如一和她的植物,守著山居歲月,閑云野鶴地安靜生活,她說:“這是我的格局所限,也是我的甘之如飴?!?/p>
彩虹農(nóng)場小麗:所做之事非來自外界壓力,而源于內(nèi)心驅(qū)動,簡單快樂
世上真有人過著海子詩里所寫的日子: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關(guān)心糧食和蔬菜。
那個傍晚,小麗騎著摩托車經(jīng)過一大片金黃的田野,田間有兩間白白的小房子。她停下張望,成片的鷓鴣鳥從空中飛過,太陽光灑滿田野,映襯著不遠處青藍連綿的蒼山。那一刻,小麗感到心被狠狠撞了一下,腦子里冒出的所有形容詞,在這片美景前全都不夠勁兒,心里有個聲音對她說:“就是這里了!”繚繞在心底的農(nóng)場夢,曾經(jīng)連想—下都會忍不住罵自己在做白日夢,就這樣突然成了可能。在蒼山的見證下,曬得黝黑累得精瘦的小麗,靠自己的雙手讓彩虹農(nóng)場的一切,從無到有。她意識到這才是活著的樣子,靠勞作耕種獲得食物,由土地的創(chuàng)造換取經(jīng)濟來源。
親密的朋友陪伴在身旁,所做之事并非因外界壓力,而是內(nèi)在的驅(qū)動,簡單快樂,感知自己與這顆星球的萬物相連。
茶人伍寶:活得干凈,活得是自己,讓人間煙火處成為方外之地
伍寶眉清目秀,常穿著布鞋與漢服,一副輕飄飄的柔弱樣。茶山采茶,收茶,十幾年樂在其中。路上遇風(fēng)雨,便以風(fēng)雨為樂,天空放晴,便披著陽光行路。
多年在茶事中修行,心內(nèi)早巳不隨行路風(fēng)雨泛起波瀾?!懊總€人都有其存在于天地之間自我修行的法門,有人是寫字,有人是插花,有人可能只是掃地。我們每天從清晰陳列,到掛畫習(xí)茶,無一不在修行之中。在平常事物中保持中正平和之心,從容謙和地做好當下的每一件事,是堅持一生的修行之心?!辈恍枰ル[蔽的地方,也不需要刻意避世,你是什么樣的,就活成什么樣,寂靜有寂靜的歡喜,灑脫有灑脫的肆意。
你一直活得干凈,活得很是自己,那么人間煙火之處,便是方外之地。
草木染往夕:安靜地放空或與自己對話
往夕,草木染手藝人。大學(xué)讀西方文學(xué),畢業(yè)后進入一家美國出版集團,當工作開始變得程式化,待夕開始思考,這大概不是她真正想要的生活。
那天,她走進朋友的藝染工作室,位于北京內(nèi)城小胡同里的這間工作室不太大,空氣流通也不太好,朋友正埋頭熨燙染好的圍巾,蒸汽熨斗—下激起了米酒泡過的靛藍的氣味?!坝袥]有一件事,在你遇見之后就突然下定決心,這就是我要的,要一直去做的。草木染對于我就是這樣一件特別的事。閱讀和手作,似乎都是可以不說話一個人靜靜完成的事。染一匹布,做一道菜,讀一本書,在沉默的時間里完全放空,或者與自己對話,是一種莫大的幸福?!?/p>
“舊物倉”楊函憬:花10多年做瘋狂無用的事,有一天成了許多人的情感慰籍
2003年全今,楊函憬一直都在廈門收“破爛”。他收的破爛并不加價轉(zhuǎn)賣,只是存著,以至于10多年里做策劃、創(chuàng)意設(shè)計等工作獲得的收入,全數(shù)被他用來干這件不務(wù)正業(yè)的事。
為了存放十幾年收集的“破爛”,楊函憬在廈門找了一個1000平方米的老倉庫。在“舊物倉”里,有關(guān)廈門這座城近100年的生活,都在這里得以重現(xiàn)。20世紀60年代的雞公碗,70年代的通用糧票、80年代的鐵皮盒子、錄音卡帶、舊沙發(fā)、老式大碗柜、老花磚、老銅鎖,每件物品都有些歷史了,或多或少有些殘缺,本來已經(jīng)從我們的生活中隱退,消逝在記憶里。
近百年的舊時光,就這么輕易地擠到你面前,讓人平白生出“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的感嘆。楊函憬?jīng)]有想到,花了10多年做的瘋狂無用的事,曾讓他走到破產(chǎn)邊緣飯都吃不起的境地,卻奇跡般地走到如今,成為許多人的情感慰藉。
攝影師青簡:拍下遼闊大地上的山川湖泊,春秋冬夏
青簡是一個具有多重身份的上海女子。日常生活中,她是上海一家三甲醫(yī)院的消化科醫(yī)生,在醫(yī)院這個充斥著生老病死、人間煙火的地方為病人把脈問診。
工作日之外,她是旅行者、攝影師,走遍了中困的許多省份,也拍下了遼闊大地上的山川湖泊、春夏秋冬。她拍下了無數(shù)江南之景,小橋流水、清秀山水、古典園林,還拍攝了中困古老的二十四節(jié)氣。一切源于對中國風(fēng)景與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我深愛中國的美。”
畫家蓮羊:順心而畫,順心而養(yǎng),手里出來什么,便是什么
蓮羊是中央美院科班出身,出道10年,最初用電腦繪畫,在業(yè)界贏得關(guān)灃以及“中國最年輕造龍師”的稱號。下決心放棄電腦繪畫后,蓮羊想找到那個可以呈現(xiàn)自己意識發(fā)展的畫種,苦尋不得,直到一日在網(wǎng)上看到了巖彩。那時她還不知道它是什么,卻一見傾心。太美了,色彩斑斕,金銀相錯,它的美是東方的,也是現(xiàn)代的,它融合了各類畫種,它是遠古而來的藝術(shù)。她驚嘆,這是最東方的色彩,敦煌的色彩。于是在而立之年甩開北京的一切,去日本學(xué)習(xí)巖彩。從此每天拙拙地拿著筆,走著一條沒有岔路也沒有回頭路的道。
順心而畫,順心而養(yǎng),手里出來什么,便是什么,從不強求。她的畫是自己,也是眾生心里的,有緣的人總會被牽引,會心動,能感同。
“好白商店”孟奇:最好的生活,就是極致地追求當下
孟奇是一個追求極致生活的人,當初和“好白商店”一起改造的,還有孟奇10年期限的家。在一所老房子里,有一個翻新的小院別具一格。從指紋識別的大門開始,到進入院內(nèi)的草坪、樹木,房子外壁都是落地玻璃窗,稍稍往里探去,屋里一派極簡,夏末秋初的時節(jié),一家三口,看云聽雨。
孟奇說:“這個家是租的,它只有10年的期限,但即便如此,當初大到拆墻換為玻璃窗,小到所有的門、鋁合金窗戶包括走廊、柜子,等等,裝修費用花了大概40多萬元?!焙芏嗳瞬焕斫?,為什么租一個房子,還花那么多錢去裝修?40萬元的裝修費和10年的租金甚至可以在北京郊區(qū)買一套房了。他卻說,他只是很單純地去想,并以當下的能力去過當下最好的生活。
對于孟奇,只想過好當下10年。不用陷入買房、貸款、還款的周旋之中。上班步行5分鐘,不用擠地鐵、公交,下班后還可以在院子里開派對,最好的朋友在對面,最愛的人在身邊。這一切,比擁有一所房子重要得多。他始終認為,“以我們當下的能力,去尋找最好的生活方式,去做到極致?!被蛘哌@才是生活的真諦——最好的生活,無關(guān)金錢與地位?!昂冒咨痰辍比绱?,孟奇的家也如此,而他想要的極致生活,就是一家三口當下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