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善英
語文課,我像往常一樣夾著課本走到教室門口,看到學生低著頭在課桌底下踢紙團,嘴里還不時地叫嚷:“好球!”“射門!”學生竟然忘了上課,我很生氣,真想大吼一聲,又想拿起教鞭在講臺上猛敲幾下,但理智抑制了沖動,未在學生面前失態(tài)。我提高聲音說:“暫停!”沉浸在“踢球”場景中的學生才猛然醒過神來,教室里也靜了下來。我走到講臺前,輕聲問:“同學們,你們在干什么?”“報告老師,我們在進行一場足球賽!”調(diào)皮大王吳鵬飛做個鬼臉,嬉皮笑臉地回答?!白闱蛸?!”真令我好氣又好笑,玩昏了頭,居然美其名曰“足球賽”。不知什么緣故,那時我很鎮(zhèn)靜,思維急轉(zhuǎn)彎,轉(zhuǎn)到兒童的角度想,畢竟是兒童,他們那么天真,踢得是興致勃勃,且參與面如此廣,幾個班干部也在其中,造就了童趣橫生的場景。
我想起了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發(fā)出的石破未驚的感慨:“兒童可以做成人的教師!”那是因為兒童比成年人更多地保留人類本性中的真、善、美,童心、童趣、童真則是真善美的源泉。既然孩子們玩得興致勃勃,按照之前的法方法上課不會收到理想的效果,還是趁這時機,讓他們敞開心扉,袒露童真,另找一種學習途徑吧。
于是我請學生站起來說說“足球賽”,要求說出真情實感。靜了一會兒,終于有人說話了,有的說:“因為好玩唄。”有的說:“大家踢,所以自己也踢,純粹是湊熱鬧?!庇械恼f:“因為人家把紙團踢到自己的地盤上,如果不踢走會被教師誤認為亂拋紙屑而受批評。”有的說:“自己一時興起,踢紙團練習射門的技巧。”有的說:“把紙團踢到別人那里,帶動旁邊同學參與,讓大家都玩起來,這樣更是有趣?!薄?/p>
突然,一個學生站起來說:“老師,這個紙團要是踢到我的腳底下,我會把它撿起來扔進垃圾筒里,早點平息這場鬧劇?!辈坏昧耍袷屈c燃了導火索,話音剛落,立即遭來一片攻擊:“馬屁精!”“察言觀色的小人!”“偽君子!”……
聽了同學們的回答,我沒有作任何評價,只是含笑不語,頻頻點頭。“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作文的機遇來了。
于是,我轉(zhuǎn)身在黑板上寫下了“課桌底下的足球賽”“別開生面的足球賽”,然后宣布臨時改變教學計劃,快速作文開始。
教室里很快安靜下來,這次作文出乎意外地寫得快、寫得好,特別是那份童趣被揮灑得酣暢淋漓,一改過去“橫眉冷對方格紙,俯首咬斷鉛筆頭”的窘狀。其中有一個精彩片段:“糟了,這下麻煩可大了。曹蕾可是出了名的小辣椒,天不怕,地不怕,看見有人把廢紙?zhí)叩剿@里,想也沒想就抬腳一踢,紙團被踢到了陸志豪那里。陸志豪毫不示弱地踢出去,幾個唯恐天下不亂的調(diào)皮鬼連忙加入,就這樣,你一腳,我一腳地踢開了……”
真情流露,洋洋灑灑,一氣呵成。我理出幾篇作文向《吳江日報·教育專版》投稿,不久錢靜嫻同學的《課桌底下的足球賽》見報了。
在課堂上,有時候似乎是“山重水復疑無路”,巧妙引導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堂隨機作文課詮釋了什么是教學的智慧。課堂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和生活的場所,兒童的心靈世界潛藏著豐富的教學資源。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走近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去感受那純潔無瑕的童心,那天真爛漫的童趣,那純樸率真的童真,也就擁有了一雙慧眼,善于發(fā)現(xiàn)課堂上稍縱即逝的教學資源,生出教學的靈感,創(chuàng)造美好的學習機遇,使學生樂于參與學習,得到深刻的學習體驗,這是我從這堂隨機作文課得到的理性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