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波
新的課程改革在我國正在不斷深化落實,初中語文課也要按相應的要求重新定位與規(guī)劃,改變教學理念、方式。素質教育是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和必然走向,語文課只有在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方面多下工夫,才能完成這一目標。
一、初中語文課的教學現狀
我們的各項教學任務長期以來都是以應試教育為目標的,成績好壞是衡量學生學業(yè)優(yōu)劣的唯一指標。這種評價機制存在著不足與缺漏,尤其是隨著時代的快速發(fā)展,這種以升學、評優(yōu)為出發(fā)點的教育思維,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和學生的個人發(fā)展,還會給教學帶來效率不高、人性化缺失、教出的學生綜合素質較低等現實問題。這從長遠來說對教育和學生而言都是不利的,我們應該創(chuàng)新并實踐出一套全新的教育觀念,跟上時代步伐,讓學生不僅成績優(yōu)異,綜合素質也同樣出色。讓學生個人能力提高,就是為了他們將來能適應復雜多變的社會,能夠以更均衡的水平來開展工作,更輕松地享受生活。因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有必要從創(chuàng)新教學的角度出發(fā),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良好培養(yǎng),從而成為品學兼優(yōu)、雙商優(yōu)異的現代化人才。
二、初中語文教學加強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
(一) 突出教師的表率作用
新課改以來讓學生成為教學主體的呼聲很高,在我看來,學生在教學當中成為主體的確是創(chuàng)新教學開展的先決條件,這不代表教師的責任減輕或者地位降低,而是轉換成另一種角色。由課堂的主導者變成引導者,區(qū)區(qū)一字之差卻有著本質不同,引導學生學習從一定程度上有交流溝通的作用,更能讓學生接受,因此開展任何形式的教學都更受學生歡迎與配合。所以教師首先要接受這種改變,習慣這種改變,只有自身的想法順應了新課改的要求和時代變化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教師不能因循守舊,以成績作為教學成果的壓艙石,要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人特質方面多做研究,引導學生以興趣為依托自發(fā)自覺地學習。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強了,就能順勢開展創(chuàng)新教學辦法的推廣和實踐了,學習成果也會從成績提升向全面能力發(fā)展。
(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關鍵
創(chuàng)新恐怕是世界上最具無限可能的一個概念,只要對教學工作有益,任何創(chuàng)新都有借鑒的價值,現在我將結合自身教學經驗簡單推薦一些方法,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1.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
教學氛圍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的學習成長都有著關鍵作用,國外的先進教育機構都在通過情境教育的方式來改善學習氛圍,提升教學效果,我們自然也要有取舍地借鑒。語文課是最適合開設情境模式的一門學科,學生從教材里感受不到的情境可以通過環(huán)境的渲染和語言描繪來完成。比如,用生動的語言來描繪教材中的人物性格、環(huán)境特征,還可以借助多媒體甚至是戶外采風來讓學生親身感受,可以適當地布置教室,貼近課程安排等等。當然這些需要教師的不懈努力才能發(fā)揮作用。教師的引導在與學生的良好交流溝通中實現,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問答、引導思考、發(fā)動想象等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鼓勵他們在頭腦中發(fā)揮想象,融入到描摹或者親見的學習氛圍中。
2.開設興趣小組,發(fā)掘學生特質
創(chuàng)新教學的核心組成部分就是突出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并發(fā)掘他們的個性特質、興趣專長。教師可以給學生劃分興趣小組,學生擅長什么、興趣點在哪里,都可以讓他們自由選擇組成若干小組,不用強調他們的興趣愛好與語文是否相關,重要的是及時發(fā)現學生的想法與興趣。興趣小組可以強化團隊意識、合作意識,一些學生也能逐漸建立起學習自信,更好地完善自身能力,融入到課堂之中。
3.運用先進的教學資源輔助學習
現今社會早已步入現代化,各種新型技術與資源都可信手拈來,教學也不例外。教師們要大膽運用先進技術,在教學過程中引入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手段,除了傳統(tǒng)的多媒體教學以外,高新學習軟件、自媒體課堂、VR技術都可以運用到教學當中。這不僅讓教學過程更加生動有趣,還能減輕學生的理解障礙和教師的講解負擔,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三) 創(chuàng)新活動離不開良好的師生關系
創(chuàng)新教學雖然能夠在多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如果沒有良好的師生關系作為依托,也是無法順利開展的。師生關系從傳統(tǒng)層面上,屬于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所以學生難免會存在抵觸情緒,師生交流也沒有建立在完全的平等、和諧條件下,這就導致學生有質疑不敢說,有問題不敢問等情況存在。在新課改的指引下,教師要想創(chuàng)新教學就必須從言行兩方面做到和學生平等、和諧交流,教師循循善誘,不斷鼓勵贊賞都是很好的溝通方式,進行搶答、問答環(huán)節(jié),以此來加強學生的思維鍛煉。
結語:時代的進步讓創(chuàng)新思維深刻影響著每一個人,教師也要跟隨潮流努力拓展視野,將創(chuàng)新精神貫徹到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只有讓學生具備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素質,才是完全的素質教育實踐,成績不能成為學生自身發(fā)展的唯一評價標準。教師面臨的教學任務艱巨,讓學生達成品學兼優(yōu)、素質過硬的目標還有漫長的路要走,讓我們立足現實,因材施教,從創(chuàng)新思維中獲取先進教學經驗,讓初中語文教學更加全面、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