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敦復
春節(jié)假期各種聚會比平常多了不少。印象中,我們的長輩在街上遇見朋友、親戚時,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有空上家里玩兒啊”。所以,那個時候,一到放假,家里總是熱鬧的。來往的朋友,串門的親戚,一茬接一茬……
但如今,這句話似乎很少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了。我們更愿意說:“哪天一起出去玩?”約飯、KTV唱曲、甚至長途旅行,就是不再提“來家里玩兒”。
小時候,家里住的是筒子樓。一條長長的走廊串連著許多單間。廁所、廚房都是跟鄰居共用,而鄰居,就是爸媽的朋友、同事。那時候,串門做客,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情。放學沒帶鑰匙,在鄰居家寫會作業(yè);媽媽加班回家晚,自己去鄰居那蹭個飯……
記得爸爸的同事李叔叔,是全樓第一個買電視的。于是,每天晚上,他那都會聚上一屋子人,先是小孩子們看動畫片,然后是女人們追電視劇。去的時候,有人拎瓶酒,有人帶上瓜子零食,再有阿姨們從自己家里端幾盤菜,大伙兒的晚飯也就解決了。
如今,我們對做客這件事,看得越來越重,要付出的精力和時間成本也越來越多,自然也就沒有之前那么頻繁地邀請別人。做客,于人于己,有時確實是一件挺麻煩的事情。
做一個合格的客人,難!
網上有人專門列出,去別人家做客的十大注意事項:包括主人說坐下才能坐;最好只待在客廳;不要隨意指責家裝和擺設……
家,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相對隱私的場所。哪怕再熟悉的朋友,在別人家里,也總會有一些不自在的感覺。尤其是被長輩帶到他們的朋友家里。
還記得跟爸爸到朋友家做客,被女主人熱情地要求喝下她剛剛熬好的紅糖姜水。而姜是我最討厭的東西,爸爸默默給我使眼色讓我一定喝下,這是禮貌。
做一個合格的主人,累!
前段時間,曾經邀請一對夫婦朋友來我家做客。定的時間是中午,可我從早上就開始了忙碌。先是一番大掃除,客廳、臥室、廚房……哪里都沒放過。等到晚上,把朋友送走,又免不了一番洗洗涮涮,等到自己躺在床上,感覺比工作了一天還累。
過去,老一輩的人大多在一個單位工作了一輩子,住的是單位分房,他們的朋友,也是同事,講的是知根知底。到了我們這代,交朋友看的是興趣,講的是志同道合。其實,如果你不嫌麻煩,朋友也愿意千里赴約,幾個人在家里相聚一餐,確實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同樣,找一個餐廳,幾個人把酒言歡,飯后去KTV唱曲或者找個小酒吧談心,也不失為一種樂趣。
畢竟,我們最珍視的,是相聚。
在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的今天,相聚變成了一件奢侈品。無數個改天再約的飯,無數個回頭再看的電影……就是沒人知道,改天是哪天,回頭是什么時候。所以,沒事就多和朋友聚聚吧,管他在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