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富軒
付廣娟是一名中學語文教師,熱愛教育事業(yè),傳承良好家風,從小事做起,在真誠中演繹。付光娟家庭是一個祖孫三代相互鼓勵、相互支持、互敬互愛的和諧幸福之家。
公公婆婆都是有著將近50年黨齡的老黨員,婆婆當年是生產(chǎn)隊的婦女隊長,她有著中華婦女傳統(tǒng)的勤勞與善良、大氣與寬容。公公曾是工會主席,自己沒讀多少書,但通情達理,任勞任怨。
付廣娟在1999年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20年的時間,她一直以黨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沒休婚假,孩子不到百天就接著帶畢業(yè)班??赡苁鞘芩挠绊?,兒子在班級中是第一批入隊的,也是第一批入團的,在兒子心目中,這些優(yōu)秀的組織就是他努力的方向和目標,他積極、上進、陽光。2017年9月,付廣娟兒子考入了清華大學。付廣娟的愛人也繼承著公公婆婆的傳統(tǒng),在工作中勤勤懇懇,善于思考,用心做教育,所帶的班級總是成績最優(yōu)秀的。
在教育方面付廣娟家庭每個人都有自己明確的分工。爸爸負責接送孩子,媽媽負責家里的日常家務(wù);爸爸負責兒子的理科學習,媽媽負責兒子的文科學習。
公公婆婆雖然年歲已高,但也會經(jīng)常學習,家里常年訂閱報紙,他們了解社會,了解教育。公公在近70歲的時候?qū)W會了電腦,有關(guān)電腦的問題一直不停地問兒子。通過不斷努力學習,現(xiàn)在公公已經(jīng)可以上網(wǎng)、發(fā)短信、用微信、發(fā)視頻。公公婆婆在社會中跟上了時代的步伐,也理解付廣娟夫妻二人的教育理念,支持他們的教育方式,所以,在孩子的教育上,從來沒有太多家庭分歧。最有意思的是,每次學校家長會之后,付廣娟家庭都會召開一個全員的家長會,大家一起探討這段時間在自己的領(lǐng)域里好的方面和存在的問題,通過互相幫助去解決問題,教育的合力作用是無法估量的。
公公婆婆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們都理解與支持兒子兒媳的工作。付廣娟當了20年的班主任,帶過的一千多個孩子幾乎都做過家訪,每個假期都很少在家。可每每家訪回來,婆婆一定是端上來熱乎乎的飯菜,噓寒問暖。
老人常說,兩好合一好。婆媳關(guān)系就是這樣,相互的包容與體諒應(yīng)該是幸福的源泉,這也是好家風的最好體現(xiàn)。
互相不攀比,有活大家都搶著干,理解的同時,你會感受到濃濃的親情。公公婆婆是純粹的農(nóng)村出身。付廣娟就和他們普及衛(wèi)生知識,告訴他們怎么做是對的,為什么要這么做。雖然習慣是很難改變的,但付廣娟會不厭其煩地去和他們講著其中的道理,時間一長,他們終究也記住了其中的利弊,在生活習慣上就適應(yīng)了城市里的節(jié)奏。
其實,一個家的相處全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在小事中,包容大氣會讓家里多了那么一份濃濃的幸福的味道。
“吃虧是福,吃虧就是占便宜?!奔依餂]有人有爭搶的習慣,但都會積極努力向上,都會努力去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付廣娟和愛人教過的學生,大多都吃過婆婆做的飯,婆婆對待他們的學生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按理說,婆婆是沒掙過工資的人,她過日子很仔細,但只要是給學生買的,她一定都要挑最好的,這就是中國老人骨子里的承擔與優(yōu)秀。
每逢端午,婆婆會早早地包好粽子,煮好雞蛋,數(shù)好個數(shù),每個學生一個,付廣娟夫婦會一大早給孩子們送去,孩子們吃得很幸福。每逢平安夜,孩子們也會吃到付廣娟全家用心送出的平安果。每到一個特殊的日子,孩子們內(nèi)心都會有份期盼,每到這個時候,兒子就會把同樣的祝福送給他們的老師,這就是愛的傳承,是一份優(yōu)秀品質(zhì)的傳承。
付廣娟全家都熱愛教育,也想分享他們的家庭教育理念。付廣娟和愛人、孩子一起出版了關(guān)于家庭教育方面的專著《孩子,你幸福嗎?》,在全省各地進行了200多場公益講座,在長春的多個電臺做有關(guān)教育的現(xiàn)場直播節(jié)目幾十次,付廣娟在微信公眾平臺和三十幾個微信群中時常分享微課,受益的家長達十幾萬人。付廣娟兒子常說:“有一天,當我有了錢,我也要回饋社會,也要做公益?!蹦且豢?,付廣娟知道,他們的教育成功了,這是全家人的公益,這是一種愛的傳承。
付廣娟的父母都是老師,都是傳統(tǒng)教育中的知識分子,家里的很多規(guī)矩是一直存在的,這些規(guī)矩很好,是應(yīng)該傳承的。吃飯的時候,在大家沒有到齊的情況下,家里是沒有人先動筷子去吃飯的,直到大家都坐好了,大家會一起吃飯,這就是傳統(tǒng)、就是中華禮儀。
在家里,付廣娟對公公婆婆親近的同時,有著更多的尊重,讓他們在生活中開心,在心理上有著自主的位置,讓他們意識到,這里就是他們的家,是家的主人。公公婆婆喜歡往墻上掛東西,還釘釘子,他們的屋子里貼得到處都是,掛的到處都是,只因為他們喜歡,他們覺得家就是這樣的。
付廣娟一家在花錢的問題上,從來不存在分歧。有一次,公公說,想不到,咱們家的錢都是我花出去的,每年會花好多的錢??!付廣娟告訴公公:那說明你干了好多活,花出了錢,東西就一定是你拿到家的,那得多累多辛苦??!人要懂得感恩,人要懂得換位思考,多想想別人的不易,更多的是,人要相互信任,這一點很重要。
公公婆婆總會把家里的每一個廢品都攢到一起,然后拿出去賣。兒子在他們的身上學會了節(jié)儉,兒子在花錢的時候,總會考慮到東西的性價比,從不亂花錢。
在家里,儀式感是很強的,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有存在的價值,在這個家里缺一不可。每個人都會得到尊重。在每個重要的日子里,家庭成員都會收到問候和禮物,大家都很珍惜,都知道感恩,都很幸福。
付廣娟全家人都喜歡讀書,在家里通常都是5口人在看書,很安靜。盡管老人沒有很高的文化,但家中書架里的書他們大多都讀過,也許記不住多少,但他們是與時俱進的老人,他們沒有被時代所淘汰,他們用文化融入了這個大家庭。
家就是由眾多的小事組成的,付廣娟的家庭沒有大事,但又覺得每一件都是大事,因為每一件事都涉及這個家庭的幸福。(作者單位:吉林省婦女聯(lián)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