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素文
人才決定未來,教育成就夢想,教育工作者就是筑夢人。我們用無限的真情守護有限歲月里的神圣職業(yè),我們的生命因享受教育而更加美麗。
1989年,我背起行囊離開熟悉的校園,在路上顛簸了將近1個小時,來到了離鄉(xiāng)政府10公里的學校。偏遠的小山村,學校就在廟里,5間窯洞,30多名學生。走進辦公室環(huán)顧四周,我發(fā)現(xiàn)半墻中間還有老鼠洞,頓覺害怕。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巨大的落差讓我無所適從。廚房大師傅做了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款待我,我?guī)状芜煅实爻圆幌氯ィ南脒@地方怎么待得下去?可是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完。就這樣,我開始了實習生活。我所教的是五年級語文,12名清一色的女生。我第一次走上講臺,既緊張又激動,學生們用渴望的眼神望著我。我和“12朵金花”一同學習,一同成長,課上我們是師生,課下我們是親密的伙伴。盡管學校條件艱苦,我仍然手把手教孩子們做學習板報,學生的成績也穩(wěn)步提升。記得有次周末回家,12名女生依依不舍,我干脆把她們全部帶上,走了8公里的山路到汽車站,換乘了3次才到家。孩子們走出大山,看到外面的世界,眼睛里充滿了好奇。我?guī)е齻兺鎯毫艘惶?,第二天才帶她們平安地回到學校。
實習期滿。1990年,我奔赴正式的工作崗位———張家?guī)r小學。在這里度過的五年青春時光里,我一直執(zhí)教一四年級的復式班。班里一共10人,其中一年級7人,四年級3人。每次考試,學生的成績 100%合格,尤其一年級的7個人有4人考上了大學,我和他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直到升入初中,他們作文里的主人公仍然是曾經(jīng)在小學教他們的石老師。五年間,學校變成了磚混結構的平房,教室里白白的墻、大大的窗。在整個小山村,學校的房子是最漂亮的,這緣于黨和國家對農(nóng)村教育的關心和重視。
教學期間,我和學生們約法三章:我們不光要學習好,還要鍛煉好身體。每天早上6:30,我和學生一起繞著小山村的山路晨跑。我們的身影成了山村清晨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我們跑一陣子后,就坐到土堆上休息。男孩生性活潑停不下來,在小山丘上、大石頭上滑上滑下,好不快活。我的吃苦敬業(yè)贏得了學生家長的一致贊譽。我也不會做飯,有的家長送來了自己家種的蔬菜,有的家長手把手教我做飯,濃濃的鄉(xiāng)情深深滋養(yǎng)了我的心田。我喜歡上了這里的人,也喜歡上了這份事業(yè)。
喬遷新居。1995年,我搬進了樓房,也離開熱愛的故土,來到了馬家坡小學。這里雖然不通公交,可比原來的學校好多了。學校是兩層樓房,學生人數(shù)不多,仍然是復式教學。我在這里一待就是13年。我向全區(qū)教師展示復式班教學經(jīng)驗,教室里學生只有13人,來聽課的教師達到了30多名。精彩的課堂教學、精美的課件、手繪教具,博得了聽課教師的陣陣掌聲。記得雨雪紛飛的季節(jié),我?guī)ьI13名二四年級學生步行到鄉(xiāng)中心小學去上復式電化教學公開課。公開課贏得了滿堂彩,教案在全聯(lián)校展出。在馬家坡小學的13年里,我被評為“區(qū)小學語文電化教學能手”“區(qū)優(yōu)秀教師”“區(qū)模范教師”。學校的教學設施有了明顯改善,幻燈機的使用改變了以往教師一本書、一支粉筆的現(xiàn)狀。由于學校經(jīng)費緊張,買不起現(xiàn)成的幻燈片,教師們就自己動手制作,剛開始在玻璃板上制作,后來又變成透明的塑料板??啃畔⒒氖侄?,教師把精力放在了備課上,課堂效率、教學成績明顯提高。
撤點并校。2008年,我被調到了辛興小學。校園里有兩棟樓房———一棟教學樓,一棟綜合樓。專用教室設計精巧、新穎、別致,在全區(qū)名列前茅。多功能階梯教室可容納200名學生。計算機室里有40多臺電腦,可供整班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一到辛興小學,我就擔任畢業(yè)班的班主任兼教數(shù)學課,同時分管學校的教學工作。畢業(yè)班期末成績喜人,教學工作也開展得有聲有色。期間,“好人好字好夢”硬筆書法比賽舉辦了16屆,“七彩童真”作文比賽舉辦了8屆,趣味運動會舉辦了9屆。豐富多彩的活動深受學生的喜愛、家長的歡迎以及同行的贊譽。教育之于心靈,猶雕刻之于大理石。教育給予人的深刻影響,往往是綿延一生的。
均衡發(fā)展。2013年,辛興小學開始了大規(guī)模整修工作,綜合樓加蓋到3層,鋪設地暖,重新配置了49臺學生電腦。改革創(chuàng)新不斷縮小校際差距,提升教育質量,有力促進了教育公平。辛興小學真正做到了讓鄉(xiāng)村的孩子享受城市的教育。每一項教學設施的更換和配備都激發(fā)了教師學習的欲望和潛能。教師們每人一臺電腦,在備課上課時能熟練地操作電腦、制作課件,讓信息化手段輔助教學,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2016年,學校進行了標準化建設,讓每個孩子上好學,補齊短板、提高質量、力求公平,讓每個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如今,每間教室又更換了電腦一體機、PPT翻頁筆,教師們講課時可以離開講臺,走到孩子們中間,用幻燈筆輕松翻頁,既檢查了學生的學習,又順利地完成了教學目標。在每一次變革當中,我都是見證者和參與者。2014年,均衡化迎檢現(xiàn)場會,全區(qū)校長來我校參觀檔案資料。從檔案盒的封面設計到資料的準備,給與會領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檔案建設一枝獨秀,自己的教學更要全面開花。這幾年學校退休教師多,缺語文教師我就教語文,少數(shù)學教師我就教數(shù)學。今年我教了六年級數(shù)學課,從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到考試等工作都盡職盡責。
每個人都有夢想,教育則是實現(xiàn)夢想的階梯。教育家陶行知曾把人比作樹木,認為不必勉強讓樹木長得一樣高,但要在“立腳點上求平等”。新中國成立70年,改革開放40年,我在鄉(xiāng)村學校工作了29年,親歷了教育事業(yè)取得的不凡成就和長足進步。學校的變化日新月異,我先后就職過4所學校,每一次調動都伴隨著學校教學設施的改善———從窯洞、平房、樓房再到先進的教育設施,見證了時代的變遷和物質文化水平的飛躍。忘不了初登講臺時的一支粉筆、一本書,忘不了現(xiàn)在的U盤一插、課件播放,手握翻頁筆、講得神采飛揚的教學方式,更加珍惜祖國日新月異的發(fā)展給我們帶來的方便、快捷、豐富多彩的美好生活。這樣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匯聚成新中國成立70年巨大成就的交響樂章。我將一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作者單位:陽泉市郊區(qū)平坦鎮(zhèn)辛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