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靜怡
隨著互聯(lián)網在農村的深度滲透,以往人們印象中老土的農村也涌現出一大批農民“網紅”。他們通過直播展現鄉(xiāng)村生活、山林秀美、土特產制作等,吸引了不少關注。
在許多人看來,這些“農民網紅”的出現,不僅打開了一扇親近農民、了解農村的窗口,也搭建了一座城鄉(xiāng)互動、文化溝通的橋梁。這些“農民網紅”也依靠直播走上發(fā)家致富的道路。
下午時分,三石村的公雞們狂拍著翅膀,滿地亂竄、咕咕大叫,就像是在回應村民劉金銀的滑稽動作:他正扛著一臺三腳架在竹林、稻田和家禽間艱難開道,三腳架上安著他的手機。26歲的劉金銀光腳爬上樹,下來的時候手里多了一把鮮花?!斑@叫石斛蘭,”他靠近手機鏡頭說,“它生長在四川的山里,售價很高,每斤能賣幾百塊錢。這花對你的腎臟有好處,還能治療咽喉炎?!?/p>
他的手機上立刻就接到了很多回應,屏幕上各種花、啤酒的小圖案到處“飛”。每個這樣的圖案都具有一定的價值這是粉絲們的“打賞”,來自全國各地的網友在看這位四川農民的直播。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記者勞柏·施米茨在三石村現場看到了劉金銀的直播全程。NPR報道稱,在中國的7.31億網民中,大約有一半人是網絡直播的觀眾,這是一個大約相當于美國人口的數字。網絡直播的內容從跳舞到網絡課程,再到給人支招、提建議,幾乎無所不包。根據瑞士信貸銀行研究所的數據統(tǒng)計,中國直播行業(yè)的總價值達到30億美元。
每天,劉金銀都會將他在四川農村的生活直播給近20萬用戶,從清早的除草、喂豬、清理圍欄這些瑣事開始。粉絲們每月給他的打賞和虛擬禮物的價值可達1500美元,遠遠超過了村子里的任何人。
“16歲的時候,我去沿海城市打工干建筑,之后在拉鏈廠干過,后來我回老家養(yǎng)羊,但那也失敗了。”他說,“然后我發(fā)現搞直播能賺錢。”
網絡直播之路也并非一帆風順。劉金銀小學五年級時就從當地的鄉(xiāng)村學校輟學了,連認字都有困難,所以剛開始直播時,他甚至很難讀懂粉絲的留言。“但我已經取得了進步,”他笑著說,“我現在也能留在家里照顧我的父母。每個人都很開心。網絡直播改變了我?!?/p>
劉金銀還在直播中遇到了他的女朋友,一位來自附近大都市重慶的服裝店經理。如今,她和施米茨一起,跟著男友走在梯田之間的狹窄小路上,然后停在一棵橘子樹前。
“當我剛開始直播的時候,鄉(xiāng)親們看到我自言自語,還以為我瘋了。”劉金銀說,“有些人對我父母說我被騙進了傳銷組織。所有人都把我當瘋子看待?!辈贿^,看到他竟然用這種方式掙到了錢,各種猜測和懷疑隨之消失了。
2018年夏天,27歲的黃德懷辭去了每月近萬元的化肥銷售工作,搬回家鄉(xiāng)陜西咸陽北索村。在這個陜西省富平縣的小村莊,他當上了公務員,每個月工資2000元左右?!拔业牟糠止ぷ魇菐椭迕駛冊诰W上出售他們的柿子?!秉S德懷驕傲地說。
黃德懷回老家的主要原因是想帶領鄉(xiāng)親們脫貧致富。和北索的大多數村民一樣,他的家人的主要收入來源是種植柿子。北索的柿子又大又甜、賣相甚佳,但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黃德懷決定回來改變這一狀況。
近年來,在中國,各地政府都在致力于通過電子商務為貧困地區(qū)注入活力。中國農村居民的收入正在增長,但仍未達到城市水平。2017年,中國城市居民的收入幾乎是農村居民的3倍,許多農民仍然生活在貧困中。
2016年,中國國務院正式將農村電子商務作為反貧困的國家戰(zhàn)略。數以億計的資金被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包括道路、物流和網絡寬帶設施。中國商務部公開發(fā)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阿里巴巴已經在2.2萬個村莊設立了農村淘寶服務中心。這些實體店面配備了電腦和訓練有素的工作人員,幫助農民開設淘寶店鋪并處理網絡訂單。與此同時,京東也在1700多個偏遠的村莊開設了實體店。
隨著政府和社會各方的不懈努力,農村產品的在線銷售額急速飆升。中國農業(yè)農村部發(fā)布的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2015年,農產品的線上交易增加了兩倍多,達到236億美元。
得益于像黃德懷這樣思維活躍、見多識廣的年輕人的幫助,農民們不再滿足于坐等買家上門,而是用更多、更符合網絡世界口味的方式宣傳自家的產品。一位自稱“湘西九妹”的農民通過淘寶直播,在13天內幫助鄉(xiāng)親們賣出了200萬斤橙子。這位“農民網紅”還會直播干農活,介紹她家的臘肉和雞蛋,或者直播她在簡陋的家里做飯。
現在,手機成了中國農民的“新農具”,網絡直播成了“新農活”。阿里巴巴曾推出過一項特殊計劃,為農村淘寶賣家開辟專門的扶貧板塊,并培育1000名農民主播。此外,快手等平臺也做起了農民直播。
這些追趕潮流的農民吸引了全世界媒體的關注。在淘寶上,成千上萬的中國農民正通過直播展示自己的日常生活,比如種地施肥、采摘蔬菜,他們還會就如何種植綠色無污染的農產品給出建議,以此突出自己的產品,提高銷售量。許多農民成了“網紅”,比如以飼養(yǎng)竹鼠刷爆社交網絡的江西農民“華農兄弟”。
法國《論壇報》網站在《電商:歡迎來到中國鄉(xiāng)村2.0版》一文中稱,雖然目前電商在中國農村的發(fā)展尚不均衡,但已經給上百萬農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實惠。
3年前,劉媽媽只是來自中國東北地區(qū)的一位不起眼的中年農民,她的女婿向她介紹了直播的熱潮,她決定嘗試一下。第一個視頻不到1分鐘,內容是劉媽媽穿著紅棉襖蹲在炕桌上,一邊大嚼特嚼排骨和魚頭,一邊哼著東北農村的民謠。
劉媽媽的直播節(jié)目和中國網絡直播平臺上的其他視頻形成了鮮明對比,后者往往圍繞流行文化、時尚和都市生活。典型的流媒體明星往往是一個涂脂抹粉的年輕女孩,有著不自然的、瓷器一般的皮膚和假睫毛,就像個真人版的芭比娃娃。
直播平臺上,在那些精心粉飾的面孔包圍下,劉媽媽這張來自北方的粗糙面頰立刻把大家迷住了。短短幾個月內,她的頻道“劉媽媽的日常生活”的粉絲數量已經從幾十人增加到幾千人。作為回應,她開始直播自己收割玉米和西紅柿、在田地里騎三輪車的情景,一邊騎一邊吟唱著一首鄉(xiāng)土氣息濃厚的打油詩:“你開你的法拉利,我開我的拖拉機。”她還開始從二人轉中汲取靈感,編排一些情景喜劇。如今,劉媽媽已經在直播平臺上擁有1400萬名粉絲,每個月能賺100萬元。
“農民網紅”往往勝在真實坦誠。“有人說我的直播讓他們想起了自己童年的記憶,這些評論深深鼓舞了我?!眲⒔疸y表示,“我不是網絡名人,我只是一個農民主播?!?/p>
美國新聞網站“SupChina”主編杰里米·戈德科恩認為,網友對娛樂的追求推動了中國網絡直播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不過,劉金銀認為自己的粉絲追求的不是娛樂,而是一種懷舊情懷。“很多如今生活在城市的人其實是在鄉(xiāng)下長大的,他們懷念農村生活,想念兒時的樂趣?!眲⒔疸y說,“我的直播中最受歡迎的部分是我玩鐵環(huán)、抓鱔魚,還有在田里捉螃蟹的場景?!?/p>
施米茨也出現在劉金銀的直播鏡頭前,問觀眾們他們住在哪里。一系列城市名開始在屏幕上滾動:“成都,香港,北京,上海,紐約……”有幾個觀眾要聽施米茨和劉金銀同唱一首英文歌。機敏的劉金銀察覺到粉絲的需求,立刻在另一部手機上點開了一個卡拉OK應用,并拉著施米茨唱起了中國的經典老歌。當美國人面對這一首首中文歌曲一籌莫展時,《昨日重現》(Yesterday Once More)恰到好處地出現了。
“每一句啦啦啦啦啦,每一句哦哦哦,仍然光芒四射……”兩個人一起唱著,劉金銀用一根樹枝充當麥克風,他的女朋友則在一邊捂嘴笑著。
來自粉絲的啤酒、鮮花和其他虛擬禮物的符號填滿了劉金銀的手機屏幕。這一場直播下來,他賺了3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