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毓培
摘要:小學閱讀是語文教學重點內(nèi)容,是提升學生文化底蘊的重要途徑,是初中、高中及大學階段閱讀的基礎,對學生今后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小學語文教師的閱讀教學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作用,教師可以通過科學的閱讀計劃,提升閱讀課堂的教學效率;同時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恰當選擇教學方法,強化閱讀教學效果;最后,合理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促使學生交流討論,創(chuàng)造活力的閱讀課堂氛圍,進而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作為小學生今后踏入更好學府的基礎學科之一,小學語文教學是一項復雜而又漫長的工作,教師一定要對閱讀教學不斷探討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才能為提升小學語文教育的質(zhì)量打開一扇大門。然而,現(xiàn)如今大部分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課堂閱讀教學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教師在找到符合學生認識規(guī)律的教學方法之后就陷入了僵化的局面,停止了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探究。其次,閱讀教學缺乏一定的針對性,這不利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實施,針對這些問題,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談一談如何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一、制定閱讀計劃,提升閱讀效率
一次完整的閱讀計劃設計要包含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使用以及最后的教學評價,這是檢驗教師閱讀教學的重要參考標準,同時也是閱讀教學活動的風向標,對于提升整個課堂的語文教學具有關鍵性的作用。教師要立足于小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認知水平,結合語文課本的教學內(nèi)容和實際的學情,來制定閱讀教學計劃。閱讀教學計劃要顧及到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力求完善閱讀教學的各個步驟,這樣教師才能胸有成足、踏踏實實地上好每一堂課,讓閱讀教學有效起來。
例如,在“雷雨”一課的教學中,教師首先帶領學生認識并熟記生字詞,結合字典及上下文內(nèi)容對生字詞展開理解,并要求學生能夠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可以開展自查、小組檢查以及教師抽查以保證基礎知識的學習效果。其次,教師要組織學生再次仔細品讀課文,可以借助多媒體工具向學生展示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雷雨的圖片或視頻以啟發(fā)學生配合課文,并從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學生口語表達,描繪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去感受雨前、雨中以及雨后的不同天氣特點,同時讓學生明確作者的寫作順序。最后,讓學生懂得氣象的重要性及奇妙之處,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生活,寫日記的好習慣。
二、恰當運用教法,強化教學效果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對于教學效果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關系到每一位同學的學習效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如果能夠在教學中利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就會在實際的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功效。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注意從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要考慮到學生間的差異性和共性,要把針對性以及普遍性教學方法相互結合,做到教有所長。同時也要參考教學情境,例如不同的文本題材,教師的教授方法可能也要有所不同??傊?,合理恰當?shù)倪x擇教學方法,進而提升閱讀教學的效果。
例如,在“秋天的雨”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班級內(nèi)的同學都喜歡聽音樂的特點,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具,先向學生播放秋雨滴答滴答落下的聲音,激發(fā)學生的聽覺和想象,創(chuàng)造符合教學內(nèi)容的有效情境。同時,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配樂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共同感受語言文字的美,深入課文,體會文字的意境,進而在感覺上整體感知課文。在對秋天的氣味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拿出事先切好的水果,讓學生聞一聞,感受空氣中的味道,進而深刻體會文章中所描繪的秋雨中蘊含的果子的香氣。
三、借助合作學習,創(chuàng)設學習氛圍
將小學閱讀教學與合作學習相結合是大勢所趨,合理組織合作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間的融洽合作,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同時,合理的合作學習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在合作中發(fā)現(xiàn)閱讀的樂趣,在相互討論中拓展自身的思維,豐富想象寬度,提升學生的表現(xiàn)力,有利于創(chuàng)建活力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的成長。
例如,在“古詩三首”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班級內(nèi)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對組內(nèi)學生分配不同的學習任務,分別了解三首不同古詩的寫作背景、作者事跡、借助工具書及結合上下文查閱、理解陌生字詞的讀音及含義,并合作概述出古詩的大意,通過合作,對前期的基礎知識有一個具體的了解與掌握。分組分別閱讀三首不同的詩歌,小組間相互評價。組織小組討論學習,分別說一說自己喜歡哪首詩或具體的哪一句,在組內(nèi)分享喜歡的理由,借助組員的力量對其加以分析理解,教師選取代表在班級內(nèi)分享,其他組員可以進行補充說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力量,完成教學任務。
綜上所述,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的策略就是基于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建立合理的閱讀計劃,在這之中運用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積極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充分利用好閱讀教學課堂,挖掘學生的發(fā)展?jié)摿?,進而真正帶動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 徐蕓蕓.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7,(3):180.
[2]楊聯(lián). 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策略研究[A]. .教育理論研究(第十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1.
[3]唐美文.新課改下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觀察,2019,8(17):103+111.
[4]馬紅兵. 新課程標準下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A]. .教育理論研究(第六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