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英
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最佳時期,是一個學生由半幼稚向半成熟過渡的時期。這時的學生很難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在學習中總是帶有叛逆性,目的不是非常的明確。這時的初中生他們渴望獨立,同時自控力又低。因此,作為初中英語教師,一定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尊重學生的學習愿望,同時要在學生學習方法上給予指導,能夠讓學生平穩(wěn)的度過這一時期。自主學習是在素質教育的倡導下的一種學生的自覺行為,同時也是為了適應現代飛速發(fā)展社會而形成的一種學習習慣。自主學習中教師能夠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主觀能動性,能夠讓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在整個學習中,呈現出以學生的自學為主,讓自主與創(chuàng)新相互依存。自主學習是對學生學習品質的一個更高的要求。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作用是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
關鍵詞:初中英語;自主學習;策略
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思想、感情、信息、知識交流的過程,而英語教學的成效,主要在于學生學的效果,自主學習,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主要目的的課堂教學模式,發(fā)展智力,提高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塑造完整健全的人格。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促進者”,已被我國外語界廣泛認可,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意境讓學生學。而學生在教師促進下的自主學習才是有意義的學習。
一、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英語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英語學習不只是應付考試的學科學習,更多的是成為我們日后與外國人交流的一個工具。因此,它要求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譯能力。通過課內、課外的有機結合,學生的語言技能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消化與吸收課堂知識,并且進行有效的課外拓展。這對于教材學習還不夠。除此之外,英語作為文科的基礎學科,不僅是讓學生學會簡單的英語,更多的是通過學習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讓學生提升情感表達能力,更多地接觸社會,提升學生內在美的氣質,給予學生文化熏陶。處于初中階段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都與成年人十分接近,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條件也非常成熟。因此,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顯得十分重要。
二、初中英語教學現狀
1.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
中國的教育模式,是以考試為主,這一現狀就直接導致了一部分初中教師對于知識的傳授以應對考試為主,以取得高分為最終目的,而忽視了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我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一個人教育的重要性,應該體現在對于他終身學習、持續(xù)發(fā)展上,因此對于初中英語教學,教師應該將以成績的獲得為目的轉變?yōu)槭谥詽O,即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一來,成績的提高將不再是難題。
2.對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培養(yǎng)態(tài)度有偏差
因為我國的教育體制,被拿來比較的就是學生的成績,過多的重視成績,就會忽視學生日常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能力,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在態(tài)度有一定偏差,同時多數學校對于教師的評測標準就是整個班級的考試成績,這些因素都是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不利因素。
三、自主學習實施的策略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意識,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更加活躍,同時也豐富了教學過程中的層次感,營造了良好、和諧的教學氛圍。
1.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只有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才能積極參與課堂,產生學習英語的內驅動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情感和已有經驗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整合教材內容,靈活地采用生動的課件、有趣的故事,英文歌曲、電影、短劇等形式,或者創(chuàng)設一些貼近學生活實際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寫school trip,然后按照字母A~Z的順序讓學生排序。同時,學生可以在學校組織的郊游活動中培養(yǎng)主動學習的興趣。教師隨機挑選一名學生,鼓勵他用英語詳細闡述他參加學校組織的郊游活動的主要項目,他回答的話中的最后一個字母是用來找出下一個的開始。通過游戲化教學,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同時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與激發(fā)也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可以自主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更好地掌握和學習英語知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2.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掌握課堂的教學過程,還要指導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生對教師總是懷有一顆敬畏之心,因此其學習行為很容易受到教師的影響,自然會聽從教師的教導。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引導,讓學生能夠自主培養(yǎng)自己的學習能力。例如,課堂上教師應該把更多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充分認識自己的課堂主體地位,從而使學生化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還要深入了解學生的需要,不僅要傳授新知識,而且還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他們能夠體驗學習的樂趣,發(fā)展自己的學習能力。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前進,鼓勵學生自主發(fā)現、勇于探索。因此,教師首先就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給學生留出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3.提升初中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對于新課程改革下各種要求的提出,就需要我國教師及時改變自己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以及能力。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教師應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在課堂上保障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并且,師生之間要互相信任,教師相信學生能夠養(yǎng)成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應當根據教師的教學設計以及教學進程,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并且教師需要具備能夠利用各種現有設施的方法,從而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氛圍;并且可以適當地將學生進行分組,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提升其參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4.課余時間的補充學習
課后及時的復習和鞏固,都是可以幫助學生達到和完成學習目標的。當課程結束時,并不意味著它完全地結束。教師應該讓學生進一步總結與概括他們所學的知識,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總結所有的觀點,以便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另外,在最后梳理這些知識的過程中,還可以彌補一些知識的不足。例如,教師可以安排一些有一定難度的練習,通過讓學生回憶、聯想、填空,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講解練習,以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隨著社會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注重創(chuàng)新型、實踐型學生的培養(yǎng)。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應該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探索自己的學習觀。要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必須正確引導,樹立正確的教學態(tài)度,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池麗紅.初中英語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索及培養(yǎng)[J].英語廣場,2018(05):145-146.
[2]陳娟.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6(10):43.
[3]呂桂榮.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5(14):121.
[4]黃美華.初中英語“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初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01):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