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芳
摘要:素質教育和新的課程改革標準要求教育工作者樹立“為學生終身全面發(fā)展奮斗”的教育理念,音樂課程是國家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全面培養(yǎng)高尚情操,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初中音樂學習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音樂欣賞能力的重要時期。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傳統(tǒng)的初中音樂教學課程已不能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開展初中音樂教學活動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主體;教學方式
現(xiàn)在初中的音樂課很少。主要原因是學校更重視專業(yè)課程的教育。他們認為,音樂教育是不利于學習文化學科的學習和高考。由于這些原因,初中的音樂課缺乏樂觀性。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音樂課上存在的問題,并就如何改善音樂教育活動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一、初中音樂教育的問題
(一)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
目前,在我國現(xiàn)行的教育體系中,初中的音樂教育具有德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功能。素質教育的基本功能。在教育過程中,過分強調(diào)音樂教育的外部價值,尤其是知識和技能等非審美體驗,輕視了感情、興趣、想象和創(chuàng)作的審美體驗。錯誤地造成初級初中音樂課程審美素質缺失,落后的教育理念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
(二)缺乏對音樂的關注
傳統(tǒng)的教學中,老師們專注于數(shù)學、物理和化學等學科,而音樂和其他學科則放在未成年人身上。就學校的聲譽和招生率而言,音樂課常被稱為“冷宮”,這基本上不是很好,主要用來應付上級的檢查。整個學期可能只有一些課程,這是相對罕見的,但這是不夠的。音樂是一門需要不斷練習的學科。如果間隔太長,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記憶就會下降。學生的音樂知識還不夠。在許多情況下,有些學生把音樂理解為簡單的歌唱。事實上,這是不對的。音樂不是一門必修課,學生只能在其他課程的壓力下放棄對音樂課程的深入學習。他們沒有時間學習音樂,也沒有足夠的注意力聽音樂。
(三)音樂教學方法不當
教師的教學方法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學中,教師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活動習慣,促進學生終身音樂學習。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學方法陳舊單一,以教師為中心。語言文字解釋很少提及音樂語言和情感藝術的教學,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的教學方法不當,不能真正體現(xiàn)這些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的優(yōu)勢。
二、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對策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與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相比,新的教學課程改革將強調(diào)學生積極參加課堂教育,重視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和交流能力,而不是灌輸知識。音樂教育需要學生的經(jīng)驗和參與,將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結合起來。然而,現(xiàn)實是教師總是在講臺上付出巨大的努力。課外實踐方面不足,這種消極的現(xiàn)象會對音樂教育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我們的老師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不是學生對音樂學習沒有真正的興趣,而是他們的教學法和教育內(nèi)容無法刺激他們的學習熱情。音樂老師注意初中生的興趣和年齡特征,利用多媒體教學播映人生情景喜劇。音樂教育和戲劇欣賞相結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熱愛,從而提高教學的效果。
(二)掌握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必須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對于初中生來說,由于他們的音樂水平和能力有限,教師應該讓學生理解和掌握藝術音樂的內(nèi)涵和深度,讓學生通過欣賞音樂作品來享受音樂感受,然后讓欣賞融入其中。去吧。音樂。教師要立足于音樂教科書,升華音樂教學內(nèi)容,用音樂教材來理解和理解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學習和理解。首先,教師必須深入理解音樂教科書和音樂作品,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理解能力和音樂知識水平,制定音樂課堂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并進行科學的整合。音樂教學是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每一門音樂課程,傳授學生音樂知識、聲樂技能,通過音樂欣賞和所使用的樂器,使學生提高音樂欣賞和音樂實踐能力的教學計劃。同時,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融入教學情境,用心感受音樂的魅力。享受音樂之美。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音樂學習水平。并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增加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習慣,鼓勵音樂創(chuàng)新。在教學中,鼓勵學生解放思想,獨立思考,敢于提問。歸根結底,學校所有的教育和教師的辛勤工作仍然要求學生獨立思考。此外,還應把握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教學方法的“度”。在音樂教學中,應根據(jù)學生的特點、教材的情況和教學方法的優(yōu)勢,避免合理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法,避免對音樂教學產(chǎn)生負面影響。
(三)加強家庭音樂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只有家長和學校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家庭教育是學生成長的第一環(huán)境,也是初中生接受基礎教育的重要場所。家庭教育能夠培養(yǎng)孩子的個性和行為習慣,并記住如何行動。學校教育是學生學習系統(tǒng)文化知識的地方。因此,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結合,才能真正完成音樂教育的任務。因此,要提高學校的音樂教育質量,需要家庭教育的協(xié)助,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音樂人才,營造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才能和技能。同時,家長對初中生的音樂有興趣,能讓學生對學校的音樂學習感興趣。我經(jīng)常聽音樂老師的課。父母不應該盲目地向孩子學習各種才能。根據(jù)初中生的興趣,家庭的音樂教育真的能提高音樂教育的效果。
結束語: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學的課堂活動對教師和學生有著重要的影響。在不斷學習、總結經(jīng)驗、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教師把最好的教學方法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它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音樂欣賞能力,而且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創(chuàng)新時代下,音樂教學的發(fā)展有很大的空間,也希望為學生未來全面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興芳.初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0):118.
[2]賀先余.初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北方音樂,2017,37(23):159.
[3]劉曉美.淺談初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學周刊,2015(24):37.
[4]闕柳翠.初中音樂教學評價現(xiàn)存問題及改善對策[J].黃河之聲,2017(03):57.
[5]鄭啟娜.對初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探究[J].當代音樂,2017(09):34-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