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會
摘要:特殊教育的定義是,使用一般的或者經(jīng)過特殊設計的教程、教材、教法和教學組織形式以及教學設備,對有特殊需要的兒童進行旨在達到一般和特殊培養(yǎng)目標的教育。它是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引導殘疾兒童調(diào)整心態(tài),適應社會的重任。很多殘疾兒童通過特殊教育的培養(yǎng),取得了很大成功。本文以特殊學校班主任的角度,闡述了如何更好地進行特殊教育工作,有針對性地引領殘疾孩子成為人生贏家,培養(yǎng)學生特長,引導他們實現(xiàn)人生價值。
關鍵詞:殘疾兒童、班主任、溫情關愛、因材施教。
鑒于特殊兒童的特殊之處主要在于他們的自身條件限制了他們的各種特殊需要,比如、聾啞兒童、多動癥、唐氏寶寶、殘疾兒童、精神發(fā)育遲緩兒童等等。種種特殊條件造就了他們或身體或心理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不平衡。
一、班主任應該強化的幾大基本素質(zhì)
(一)要不斷強化思想品德素質(zhì)。
作為一名剛上任班主任,首先、在思想上要有鮮明的政治立場,以便更好地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人生軌跡。其次、要有堅定的信念,并且對全體學生同樣熱愛。班主任要相信教育的力量,堅信每個學生都有優(yōu)點,同時包容每個學生的缺點,有教無類。對于個別有缺點和錯誤的學生,要堅信只要對他做深入細致地教導,同樣能教他成才。最后、要盡早適應角色的轉(zhuǎn)變,由于特校師資較為緊缺,我是被上級主管部門臨時抽調(diào)而來的,既是難得之機遇,也是巨大之挑戰(zhàn)。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西部殘疾人群體龐大,但是教育資源大多集中在東部沿海,并且特教教師待遇差強人意,致使教育人員流失,因此、我縣特校為數(shù)不少的教師是由普通學校抽調(diào)而來,因而我認為要盡快順應兩種身份的逆差與較大的變動。面對弱勢孩子,古人云: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到發(fā)自肺腑地心懷慈悲,感念所有生命的真諦與美妙,我認為要設身處地地為特殊孩子著想,要看慣并真心接納眼前的一切生情生況;其次要善于處理好與其他科任教師、學校各部門及社會有關人員的關系,共同為特殊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顆扣子,互相尊重與支持,團結(jié)合作,以身作則,共同一致地教育學生,影響學生,并盡最大可能地塑造學生,讓其煥發(fā)與正常孩子一樣的生命光彩。
(二)要不斷強化將知識轉(zhuǎn)化為學生生存技能的素質(zhì)。
1.班主任的基本素質(zhì)——教學。
它要求班主任既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又要求對其他學科知識也要了解。比如我們的陳嘉豪同學,剛到班上要打人,具有暴力傾向,寫字潦草不已,我則對癥下藥,首先采用音樂療法,讓他多聽聽《水之柔》等使人沉靜的古曲,對于他取得的一絲絲進步,我也會奉若至寶,將他的作業(yè)標上日期,叫他自己對比自己的成績,重在鼓勵。對于唐氏寶寶,我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教她發(fā)音,說話,教她看我的嘴唇,逐漸地,她就能自信地說一些短句子了……看到自己的心血沒有白費,我覺得自己的人生價值越來越大了,對于這些特殊孩子來說,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愛不可或缺。
2.科學的教育方法。
要求班主任全面掌握和善于應用教材,組織、講解教材,激發(fā)學生潛能,輔導學生并拓展新知識。對于特殊孩子來說,注意力更是難以持久,于是、我總能靈活多變地處理一堂課,唱歌、背淺顯的古詩、誦兒歌、做手指操等等,孩子們總能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著,成長著。
3.秉承著偉人育人方針,立足當下,著眼長遠。
誠如鄧小平所言:教育應該面向未來。針對特殊孩子自卑心理嚴重,羞于與人交往等特質(zhì),我做到因時因地制宜,采取合理技巧的教育措施,比如,班上來了一位參觀的客人,我就會相機提示:“孩子們,我們應該對這位阿姨說什么呀?”孩子們就會說:“歡迎阿姨!”“阿姨請坐!”其中還有一位男孩子主動為這位陌生阿姨遞上小凳子,這位參觀者嘖嘖夸贊個不停,贊賞我“教生有方”,我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見縫插針地進行教育的。
(三)要不斷強化自己的個性心理素質(zhì)。
班主任具備健全的優(yōu)良的個性心理素質(zhì)是非常重要的,是班主任素質(zhì)結(jié)構(gòu)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作為特殊教育學校的班主任,一要要求觀察敏銳、思維具有深度廣度,判斷準確。二要想象豐富、情緒飽滿,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隨時被重視,三要意志頑強,不怕打擊,堅定地陪伴孩子健康成長;四要興趣廣泛、以言行影響學生五要信念堅定、性格開朗,以陽光的形象影響孩子的人格塑造。六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類型,采取不同的對待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心理需要,幫助學生塑造并完善人格。
我舉個例子。在普校之時,我不怎么熱衷于唱歌跳舞之類的“小資事務”,但是、一進入特校,我深知藝術教育對提升這批孩子的情商智商的重要性之后,記不得自己加過多少班,逼迫自己盡快學會韻律操,并扎實為孩子們上好室外課,看著他們在陽光下開心地唱著跳著,我覺得自己在扮演著一位愛心天使的角色,幸福感立即涌上心頭,雖然孩子們的動作并不那么整齊,有的孩子那么孱弱,甚至簡直不到位,但是,我會盡最大的耐心不斷地糾正他們的動作,制止相互打鬧的壞習慣,對于多動癥以及不能自理的孩子,我主張家長伴讀,及時遞茶送水增減衣物等,看到他們每學會一個動作,我都無比激動!而我又是如何因材施教的呢?對無法行走的孩子,我會推著她來到操場,盡量讓這批孩子享受日光,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極為有利。她可以與同學們一道欣賞各種風格的音樂,還可以觀看同學們做操。面對因無法控制自己而突然怪叫的孩子,面對突然亂做操的孩子,我也會迅速平息雷霆之怒,深吸一口氣,輕言安撫,拍拍他的肩,或者摸摸他的頭,提示說:“娃兒,最好變乖一點哈!”面對這群特殊孩子,如果沒有寬容與鼓勵,便沒有成功的具有溫度的教育。
(四)要切實強化自己樹立智障學生的安全意識的素質(zhì)。
1.培養(yǎng)智障兒童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自我保護意識的生成。智障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同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安全意識。讓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進行些生活細節(jié)的訓練。
2.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活動一直是安全的主渠道,我班開展了“用火安全”主題活動以及“飲食安全”的主題班會。
3.抓住亂觸電線飲用冷水等偶發(fā)事件,進行安全方面的隨機教育。
4.家校聯(lián)合抓安全。對智障兒童的安全教育單靠學校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家校合力,家長應密切配合學校的工作,還將有關法制安全教育的內(nèi)容印成《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發(fā)給每位學生家長,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家長會,保證學校與家庭之間的信息暢通。只有時時處處關注并提醒智障兒童的安全,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護智障兒童的身心健康。
總之,特校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它需要我們每一位特校教師付出實實在在的心血和汗水,但我從不后悔踏入特校的大門,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帶著翅膀的天使,他需要我們誠心地施教、精心地呵護以及耐心地引導,祝愿每一位特殊孩子都能快樂幸福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