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媛媛
摘 要:在黨的十九大會議上,我們黨指出要加強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建設,在全社會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作為我們國家重要戰(zhàn)略舉措。正處于心理斷乳期的初中生,抗干擾能力、辨別是非能力還不夠強,面對紛繁復雜的信息很難做出正確選擇。拜金主義、投機主義、崇洋媚外、人生目標模糊、不講信用等已經成為初中生存在的主要問題。擔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的中學生,在學校不僅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用強大的知識文化武裝頭腦,更要加強自身道德素養(yǎng)的提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兜赖屡c法治》課作為德育課程,在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中又具有哪些特殊的優(yōu)勢?本文從德育建設、課標、教材出發(fā),分析了道德與法治課在教學中培育初中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可行性。
關鍵詞:初中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道德與法治》課
一、重視德育建設提供的良好契機
美國作家托馬里克納認為教育有兩個重要的目標,一是使受教育者聰慧,二是使受教育者高尚。在學校教育“德”占據首要地位,這樣才符合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價值觀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內容,價值觀對一個人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導向作用,在一個人的人生成長中具重要作用。通過正確的價值觀引導,讓學生具備正確的是非觀念、明辨是非,德才兼?zhèn)洹?/p>
我國一直重視青少年的德育工作,頒布了《中學德育綱要》等一系列文件,并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做出新的調整,做到與時俱進。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2017年8月17日教育部出臺了《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其中強調“要落實課堂教學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作用,把教育內容落實在每節(jié)課中,體現在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中,嚴格按照國家義務教育階段教學標準,不得減少、占用義務階段道德與法治課、高中思想政治課?!?/p>
二、《道德與法治》課課程標準提供的可靠依據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要求,不僅僅和《思想品德課程標準》中理念契合,更是在課程目標中體現的淋漓盡致。課標中提出:“思想品德課程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為導向,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闭麄€課程都是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進行的,其對中學生的要求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中體現的尤為明顯。2011版課標就將“尊重他人、友善待人、孝親敬長、維護正義的品質?!弊鳛槠渲幸粋€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設定中,這一目標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誠信、友善、公正”等方面的要求;課程標準還要求引導學生“樹立規(guī)則意識、法制觀念,有公共精神,增強公民意識”“掌握基礎的法律常識,指導法律的規(guī)范和保護作用”,這充分體現了社會層面“法治”的要求;此外也體現了個人層面“愛國”這一要求,課標將“熱愛集體、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列為課程目標之一?!?/p>
三、《道德與法治》課教學內容提供的有利條件
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一綱多本”的要求,在部編版教材使用以前全國通用的思想品德教材有10套之多,自2017年秋季教育部主編的《道德與法治》教材正式在全國通用,自此全國一綱多版的局面結束,教育部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全國正式通用。筆者所在地區(qū)一直使用的是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所以筆者以陜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為藍本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其中的體現給以羅列:
(一)個人層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目標在個人層面為“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七年級下冊中的《七嘴八舌說變化》通過向學生展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國際政治、經濟、文化舞臺上取得的輝煌成就,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熱愛、自豪之情;九年級全冊第五課《愛心永不變》中,讓學生樹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明白熱愛祖國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要投身到日常點點滴滴,自覺投身公益活動,熱心服務社會,在承擔中付出,在付出中成長,樹立主人翁意識,承擔起現代化建設的重任。以上內容皆體現了“愛國”這一價值目標的要求?!熬礃I(yè)”這一價值目標在九年級十三課第三框《立志成才 報效祖國》一課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教材通過對大國工匠青島港的橋吊隊司機許振超事跡的介紹,向學生傳遞了敬業(yè)奉獻、精益求精、熱愛祖國的優(yōu)良品質,讓學生感受到無論從事哪一種職業(yè),都要堅持愛崗敬業(yè)的品質,追求極致。作為學生要立足當下,將愛崗敬業(yè)的優(yōu)良品質轉化到自身的學業(yè)上,一絲不茍、專心致志,不斷超越自我。八年級上冊第五課《誠信使你我走得更近》整整兩框都體現了“誠信”這一價值目標要求。教材講解了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信的基本要求,通過對現實社會中言而無信、信任危機等話題的討論,引導學生理解誠信這一做人基本品質?!坝焉啤眱r值目標要求則體現于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五課第二目《善于與人交往》中,教材通過對接人待物的禮儀禮貌介紹、引導學生對待他人懂文明、講禮貌,對待他人的過錯能“海納百川”,學會換位思考、平等尊重他人,友善待人。
(二)社會層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目標在社會層面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這一價值目標要求著重體現在八年級下冊,四個單元中有三個單元都在講述公民享有的權利和自由。其中提到法律賦予公民的廣泛權利,如生命健康權、人格尊嚴權、隱私權、受教育權、繼承權、消費者享有的權利等,與此同時還辯證地指出了公民要在法律范圍內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和自由,自由絕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讓學生認識到世界上從來沒有為所欲為的自由。八年級上冊第六課《平等對待你我他》介紹了平等在人格和法律地位的體現,引導正確認識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和現實中不平等現象,引導學生樹立平等待人、尊重自然、尊重社會的意識,踐行“平等”這一價值要求。九年級全冊第七課《公平合作》明確了“公正”這一價值要求。通過介紹公平的含義及其相對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平等觀,引導其正確對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介紹維護社會公平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八年級上冊第六課第三目《人格尊嚴不容侵犯》和第八課《尊重權利,履行義務》、九年級全一冊第三課《遠離違法犯罪》等,引導學生樹立法治意識,學會學法、懂法、守法、用法,樹立法治信仰,充分體現了“法治”這一價值要求。
(三)國家層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目標在國家層面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此部分要求主要分布在九年級教材中。“富強”這一價值要求在九年級第十一課《機遇與挑戰(zhàn)》中體現出來。教材通過向學生展示中國在改革開放以來國際政治、經濟、文化舞臺上取得的輝煌成果,以及如何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開創(chuàng)未來,為實現中國夢,建設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七年級下冊第十三課《持續(xù)和諧發(fā)展》通過介紹我國保護環(huán)境基本國策、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幫助學生認識到我國嚴峻的資源現狀,樹立生態(tài)文明觀;八年級下冊第十五課第二目《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經濟制度》《讓一切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的源泉涌流》通過介紹我國充滿活力的經濟制度、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政策,幫助學生感知當代中國的物質文明;第八課通過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以及一系列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引導學生自覺投身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當中去。
綜上所述,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培育初中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有很強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作為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堅決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在平時教學實踐中,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利用好課堂陣地,對初中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做出應有貢獻。
參考文獻:
[1]托馬斯·里克納.美式課堂——品質教育學校方略[M].??冢汉D铣霭嫔?,2001:116
[2]教育部.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J]. 云南教育(視界時政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