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紅
摘要:初中階段是學生形成良好生活與學習習慣重要時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在此過程中,班主任作為學生生活、學習的導師,有義務履行相應職責,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以及學習方面的困難。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必須搭建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也要求班主任充分認識溝通的重要性,進一步強化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力度。初中階段是學生的心理逐漸成熟的過程,也是青春叛逆最明顯的時期,基于此,初中班主任必須具備一定的溝通技巧,在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中深入了解學生情況,及時掌握學生狀態(tài),為班級管理工作有效開展奠定扎實的基礎。本文先對初中班主任工作特點及其溝通重要性進行簡單介紹,再重點闡述溝通技巧如何實施,以此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工作方式;溝通技巧
對于一名學生來講,初中階段對學生產生重大影響,在此階段主要是學生興趣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的關鍵期,勢必對學生的今后學習生活具有深刻的影響。但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還是一個心智不成熟的人,對周圍事物的認知不深、全面,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方法不科學合理,因此,初中班主任溝通顯得尤為重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提升初中班主任的溝通水平及溝通效果,為初中學生搭建健康成長、主動學習之路扮演好引路人與開拓先驅者的角色。
一、初中班主任工作特點
現(xiàn)處于新時代發(fā)展階段,初中班主任工作難度也隨之加大,有著一定壓力,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了解現(xiàn)階段初中班主任工作特點,是班主任管理工作更好開展的前提,同時也是現(xiàn)如今急需解決的問題。綜合分析得知,初中班主任工作特點主要有如下幾點:
1.1創(chuàng)新性
通常來講,初中生對于以往家長及教師所講的大道理,普遍具有一定抗拒心理。班主任在溝通方面應加以創(chuàng)新,改變以往直接擺上大道理的方式,以學生容易、樂于接受的方式進行溝通,從而取得新成效。
1.2全面性
當今時代初中生教育已逐步向全面發(fā)展前進,換句話說,就是要讓初中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取得綜合發(fā)展。評價初中生好壞不再是以往以成績論英雄的時期,班主任在教學工作中,應在關注學生成績的同時,關注學生全面發(fā)展,并加以管理,以此促使初中生全面培養(yǎng)和發(fā)展。
1.3針對性
初中階段作為學生發(fā)育成長重要階段,由于每位學生發(fā)展特點都是不盡相同。此時班主任理應認真觀察每位學生的特點,不應以統(tǒng)一標準、措施對所有學生實施管理,要根據不同的學生匹配不同的教育與管理措施,因材施教,更好地促進初中生獨立發(fā)展。
二、初中班主任溝通的重要性分析
2.1 更充分了解學生情況
班主任作為班集體的主要管理者,在學生學習生活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特別是處于初中階段,初中班主任能否有效地與學生進行溝通,對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更好地管理學生,為學生減壓等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例如某些初中學生在犯錯誤、遲到、早退等方面,班主任若采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學生訓斥一通,不僅僅傷害到學生自尊心,導致學生逆反心理加重,更不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也會影響學生學習情緒。而班主任采用與學生多交流溝通的方式,從溝通中分析出學生犯錯起因,一同處理好有關問題,更有利于建立親近的師生關系,從而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2.2 結合家長來管理學生
新時期下,學校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視,要在開展素質教育學習的同時,加大與家庭聯(lián)動,所以初中班主任與家長溝通也是很重要的,這樣有利于對學生全方位的管理,促進家長與班主任之間的合作,為學生的成長創(chuàng)建良好的環(huán)境。例如,初中學生的思想道德的形成在很大程度取決于家庭教育,一個有著良好家庭教育的環(huán)境,對學生健康成長非常有利,反之亦然,家長不了解學生在校情況,通過家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能夠讓家長和班主任有針對性地對孩子起到一定的幫助,從而保證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溝通技巧
通過對初中班主任的工作特點以及溝通重要性分析可知,要充分應用班主任工作特點,為實現(xiàn)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良好溝通奠定基礎,詳細內容如下:
3.1與學生溝通
師生之間的溝通作為班主任工作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班主任在溝通過程中要按照如下幾點來實施:
(1)班主任要和學生真誠溝通,要讓每一次溝通成為一種交心的過程。班主任對待每一位學生都是要真誠,不能厚此薄彼,要和學生真心交流。師生之間的關系是友好、和諧的,這有利于師生之間開誠布公、無話不談,在溝通交心中要為學生多創(chuàng)造自悟、自省的機會與空間,滿足其更高層次需求。初中生自尊心十分脆弱與敏感,溝通之中要充滿足夠的理解與尊重,需要班主任傾入更多的精力與時間加以關心及呵護。教育學生時應真誠、親切,讓學生心悅誠服的認識錯誤,樂于接受教育。面對學生的錯誤與缺點,一味訓斥或挖苦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會加重對學生自尊心的傷害程度。
(2)要常常站在學生視角分析,以一種換位思考與理解的方式得到學生的認可。班主任與學生發(fā)生沖突在所難免,深入分析還是班主任未能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所導致的。班主任應學會換位思考與理解,對學生的難處要加以理解,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對待學生多一份信任與體諒,多一份寬容與包容,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殷切愛護。常常換位思考和理解,對班主任管理水平和能力都是有利的。
(3)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多在情感類的溝通。初中生豐富的情感特點決定了情感溝通的存在,如具有復雜性、穩(wěn)定性、層次性、波動性、階段性等。班主任與學生溝通中,應積極地與學生真實情感靠近,根據情感特征及其變化,分析不同學生在哪一情感區(qū)域,可更好地開展情感溝通。對學生行為及思想情況有一定掌握,找出不良行為以及思想波動的真正原因,采用合適的方式進行情感溝通。例如,學生有遲到、早退及曠課的現(xiàn)象,班主任要認真分析是偶爾性或經常性,通過走訪調查方式,詳細了解原因,并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結合需要談話和情感溝通。班主任應具有敏銳的警覺能力和洞察能力,從學生外在的情緒表現(xiàn)及語言行為等,精準掌握學生情感需求及思想需求,并準確判斷情感及思想走向,及時有效的溝通疏導,不讓學生不良心態(tài)及情緒影響學生生活,正確引導學生從困境走出。
(4)溝通不應統(tǒng)一標準,要因材施教。班主任在溝通過程中要注重個別教育與集體教育的配合,要充分理解個別教育是為培養(yǎng)整體所存在的,目的是讓班集體變得更好;而在集體教育的過程中,實際上也是對個別學生展開的教育。班主任應根據不同學生特點、問題,因材施教,具有針對性、目的性的溝通。在溝通形式上可采取個別教育,和學生談心談話,為學生日后發(fā)展方向進行一定指導與糾正,道德談話等。個別溝通有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特別針對后進生要多關注、多關心,加大和后進生溝通次數與頻率,結合后進生不足,積極引導,讓其積極主動彌補不足;看待錯誤時應態(tài)度和藹,語氣平和,同時要激勵和鞭策并舉,從內容上說指導和關心應遠遠多于指責批評。
3.2與家長溝通
(1)充分認識家長溝通的作用
在學生成長進程中,學校與家庭對于孩子的成長都是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而兩者之間的溝通也是促進學生家與校的情況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班主任一定要充分認識與家長溝通的重要性,通過班主任和家長的有效溝通,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家庭情況及興趣愛好等,可有利于班主任更好管理班集體,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幫助和指導。
(2)注意與家長溝通的態(tài)度
作為班主任,在和學生家長的溝通中一定要注意態(tài)度與方式方法,例如有些學生在學校犯錯,班主任不可將學生的過錯全部推到家長身上,而是要將學生在學校的情況如實反饋給家長,態(tài)度真誠,語氣和藹,尊重家長,共同分析學生的情況,制定有效的措施幫助學生加以改正,這樣的溝通才是更有效的。
四、結束語
從上述內容綜合得知,初中班主任有效溝通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生活習慣與學習。作為初中班主任,一定要掌握與學生及其家長的溝通技巧和方式方法,充分扮演好班主任的角色,為初中學生生活與學習方面提供幫助及指導,同時有利于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謝初明.探究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溝通技巧初探[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14)
[2]杜家豪.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溝通技巧初探[J].中文信息,2015(9)
[3]米瑪曲珍.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溝通技巧初探[J].科教導刊·電子版(中旬),2014(10)
[4]孟小玲.新時期初中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創(chuàng)新路徑探討[J].學園,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