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社團是構建校園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在本文中,筆者分析了高校社團活動對學生心理健康產生的積極和消極作用,并提出了改進建議。
關鍵詞:高校社團;心理健康;積極作用;解決對策
近年來,高校發(fā)展越來越重視學生社團的發(fā)展,作為校園文化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通過社團活動對學生自我教育和管理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從實踐情況來看,社團活動對于學生起著重要的積極作用,進一步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但是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社團活動亦是如此,對于學生帶來的消極影響也需要給予重視。在此背景下,筆者在文中探究了社團活動對于學生心理健康產生的積極和消極作用,并提出了一些見解和建議。
一、高校社團對于學生心理健康產生的積極作用
(一)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一般情況下,高校社團都是由學生自己組織起來的,參與成員也都有相同或相似的愛好興趣。而且一些研究也表明,因為學習壓力較大或者遇到其他問題時大多數學生會選擇向朋友求助和傾訴。而社團活動為學生結交朋友,形成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請到了積極作用。同時,在社團中學生的興趣愛好相同,交流起來也會比較順暢,在融洽的環(huán)境里,會給學生一種歸屬感和信任感。
(二)有助于學生實現(xiàn)自我管理和自我調節(jié)
高校社團是由學生自主管理和組建的組織,也是學生從被管理者轉變?yōu)楣芾碚叩闹匾w現(xiàn)。所以在社團活動過程中對培養(yǎng)學生的管理意識起到重要作用。而且高校社團是一種非營利性的組織,比社會團體更為人性化,但是對學生的要求也比較嚴格,需要學生做到自我管理和調節(jié),樹立管理觀念和意識,不斷優(yōu)化管理方式,這樣才能使整個社團長久發(fā)展下去。因此,在社團中學生也應該學會從多角度去思考和觀察問題,學會理解和善待其他學生,對以后步入社會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和積極影響。
(三)對治療患有心理疾病等特殊學生群體起著積極作用
在學生群體中難免會有一部分學生各種各樣的心理疾病,比如對于貧困生來說,在進入大學校園后自尊心受挫,有孤獨感和膽怯心理,不喜歡與其他同學交流等只會影響他們的健康心理,甚至造成更為嚴重的后果。在高校社團中,學生都是根據興趣愛好選擇的,不分高低貴賤,所以對于貧困生來說,參加社團活動是一種樹立信心,養(yǎng)成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徑。同時,一些高校社團也會為患有不同程度心理疾病的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鼓勵這類學生群體參加各種社團活動,不斷追求自己的理想。因此組建社團有助于患有心理疾病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心理,樹立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與自信。
二、高校社團對于學生心理健康產生的消極作用
(一)高校社團缺少專業(yè)指導老師,活動重復性強
在高校社團中因為是學生自發(fā)組織起來的,缺少專業(yè)指導老師,且活動頻繁進行,缺少創(chuàng)新性,重復性強,無形中給社團干部施加了壓力,也會直接影響其他成員的積極性。因為缺少專業(yè)老師指導,在開展各項活動時不夠科學,也缺少具體計劃,而且開展社團活動會占有學生學習實踐,影響學生學習和正常作息,甚至還會對部分學生造成心理壓力,學習成績下降,影響健康心理養(yǎng)成。
(二)社團成員存在厭煩心理
一些研究表明,參加社團的學生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厭煩心理。存在這一問題的重要原因在于社團內部建立的激勵機制不規(guī)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長此以往,必然會使學生形成一種厭煩心理,甚至不愿意參加社團開展的活動。一些學生片面的認為社團活動只是一些比較優(yōu)秀的人作秀,很多時候并未考慮到其他成員的心理?;蛘咭恢币詠砩鐖F活動的開展都是由策劃者組織,按照策劃者的思想和社團干部的主觀思想來進行活動。在這種管理模式下,社團活動缺少新穎,也未得到其他成員的認可,忽略了其他成員的感受,只會影響其他成員的活動參與意識。因為在高校社團內部存在這些消極的看法,很容易影響社團活動的開展及規(guī)模壯大。
(三)社團核心人物的思想意識會直接影響其他成員的心理與行為
在高校社團中核心人物具有很大的權威性,其思想意識和管理理念會對其他成員產生一定的影響,甚至導致其他成員心理與行為嚴重偏離和失誤。比如,在社團中核心人物具有很大的權威性,很多成員只能擁戴和服從,即使核心人物做出錯誤的決定時,也會有其他成員附和,失去自己的理智。如果核心人物出現(xiàn)嚴重的偏差,必然會對其他成員的心理和行為產生負面影響,進而影響整個社團的活動和行為,甚至帶來更為嚴重的后果。
三、消除社團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的對策
高校社團的發(fā)展已經成為教育事業(yè)中重要的一部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同樣高校社團對學生產生的積極與消極作用也需要正確對待,才能促進高校社團長久的發(fā)展。
(一)重視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指導
在大學生群體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因此高校應該鼓勵學生多參加高校社團活動,選擇適合自己身心發(fā)展的活動。但是大學生應該明確大學生階段的重點和中心,靈活運用課余時間參與社團活動,并充分發(fā)揮社團的重要作用,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和能力。同時,學校的相關部門,比如團委可以對各個社團進行指導并配備專業(yè)指導來時。此外,在倡導社團進行自主管理的同時,也應該制定相應的規(guī)范,要求社團活動選擇合適的時間與地點,避免耽誤學生的學習。這樣才能促使社團得到更加科學規(guī)范的發(fā)展,才能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指導,營造一個良好的社團氛圍。
(二)完善公平的激勵機制
在社團中應該建立完善的、公平的激勵機制。比如社團的評優(yōu)應該是在征求其他社團的意見基礎上制定再公布出來。同時也應該與社團考核聯(lián)系在一起,有助于激發(fā)各個社團的競爭意識,為社團成員提供公平的競爭機會。通過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可以激發(fā)社團成員的歸屬感與認同感,促進高校社團的健康積極發(fā)展。
(三)提高社團領導者的綜合能力
作為社團的領導者,應該明確自己的職能,提高思想覺悟,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為其他成員樹立榜樣,這樣才能促進社團全體成員共同進步,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四)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
高校社團開展應該堅持“以人為本”,開展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高校相關部門也應該指導各社團堅持自己的宗旨開展活動,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社團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相互交往、溝通交流的機會和場所,幫助學生調節(jié)自身的情緒,形成健康的心理。此外,在社團內部理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時還要吸取其他成員的意見和看法,不斷改進不足之處才能使社團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并且高校社團也應該與時俱進,多引進一些新穎的活動,豐富社團活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才能逐步培養(yǎng)大學生健康的心理。
結論
高校社團不僅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還可以提升大學生的交際交流能力,為大學生畢業(yè)進入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而且一些研究也表明,各類社團活動對大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心理起到積極的作用,所以高校應該鼓勵學生組織社團,開展各項社團活動,構建和諧的、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
參考文獻:
[1]馮昭昭.大學生社團的價值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6.
[2]尹余萌.高校藝術社團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初探[D].天津理工大學,2017.
[3]王欣. 大學生心理社團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華中師范大學,2012.
作者簡介:王媛,1982年3月,女,漢族,山東省濟南市,現(xiàn)任山東農業(yè)工程學院 人文學院,副科級輔導員,講師,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管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