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鈺婉
摘要:隨著社會發(fā)展,科技進步,信息膨脹帶來的知識更新,對新形勢下教師的學生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教師,在傳承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同時,也要結合新環(huán)境下的師德師風不斷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道中,金錢、權力、社會地位似乎成為了當代的風向標。但我認為這只是中國社會向前走的一個必經階段而已,作為堅守在教育一線的老師來說,只有不改初心,才能給自己、給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在教與管的過程中新的問題總是層出不窮,也帶有時代特征,那我們的教育思維也要跟著新問題走,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將教與管的過程帶往良性循環(huán),才能推動教育事業(yè)的進步。
關鍵詞:管理;尊重;新思維;與時俱進;認知;定位
2006年剛走出大學校園的我,因緣際會下成為了一名中等職業(yè)學校的老師。13年的光陰轉瞬即失,也品味了作為中職教師的酸甜苦辣。每當工作閑暇之余,每當夜深人靜之時,我都會對過往的工作思考很多,這已經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的生活、工作環(huán)境都在不斷發(fā)生變化,人對身邊事物的認知也在不斷的發(fā)生著改變,也會產生很多新的看法。在這里,將自己的幾點淺見與諸位交流交流。
一、隨著時間流逝中職學生特點的變化
記得十多年前剛進校時,手機的普及程度還不高,全屏智能手機還沒有問世。所以,那個時候在課堂上不專心聽講的同學以睡覺、看小說為主,也有很調皮的學生會吹牛,講小話來擾亂課堂秩序。這些是任課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最大的挑戰(zhàn)就是學生缺曠課及夜不歸宿違紀等問題。那時,網吧對于學生而言有著不可抵抗的吸引力。不論男生還是女生都很喜歡去,可以打游戲、看電影、看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等等。所以,有一層同學是通宵上網,徹夜不歸。有的則是人來了教室,可由于晚上沒有睡覺,到教室補覺來了。而現如今,手機已經占據了我們日常生活的大部分。似乎做大多數的事情都離不開它了,也包括同學們曾經最喜歡的事情。在課堂上看到了一大片的低頭族。與過去相比較,逃課的學生明顯的減少了,因為通過手機也可以做在網吧做的事情。只是,學生知識基礎差、缺乏上進心,自信心、以自我為中心、怕吃苦、自控能力差等一些中職學生的基本特征在現如今的學生身上沒有太大變化。但是與過去的學生相比,隨著自媒體的掘起,各行業(yè)信息在網絡上的方便查找,現今的學生接受到很多新東西,讓他們有了更高的社會參與度,頭腦更加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強,思維活躍度高,可塑性更高。有的同學也愿意為了自己感興趣付出時間與精力去學習研究。個性化相對以前的學生而言更加突出。當然,對于青春洋溢、精力旺盛的少男少女而言,也少不了年輕氣盛的時候,不論在哪個時代都是會有義氣用事的時候,也會有遇事沖動的時候,這些也是他們這個年紀該有的性格特點。
二、教育新環(huán)境、學生新特點下對教師提出新的要求
雖然身為教師,但也不免落于俗套。從前,還是會和同為教師的初中、高中老師去對比。認為怎么就沒有人家那樣好的學習氛圍,好的師生環(huán)境。為什么每天學生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為什么作為同齡人的他們卻一點人生目標都沒有,整日渾渾噩噩,一直覺得爛泥扶不上墻??墒?,后來慢慢發(fā)現這是自己了解不夠全面導致的。在平日的工作生活中,與同事接觸的過程中,大家聚在一塊說得最多的都是學生如何如何,訴說工作中的各種累及煩事,變成了吐槽大會,負面的東西比較多。所以,自己在不知不覺間讓心靈蒙上了灰塵。其實,不論在教學還是班主任工作中,中職教育與普通中學都一樣,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問題。只是,普通中學的學生有著明確的學習目標,所以,精力相對分散了些。但并不代表他們就是完美的,比所有中職學生就都優(yōu)秀。這也是我過去的誤解。其實,有的時候只是個人的選擇不同,想法不同而已。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學生,他說不想上高中,覺得中專讀完了,可以先就業(yè),幫助家里分擔家庭責任。其實,像這一層中專學生也是有著明確的人生目標的,不論家長、老師、社會都應該尊重他們的選擇。也有人會說,就算如此,他出去后起點是會比大專生、大學生的低??赡苓€會很辛苦,也會走不少彎路。這點我不否認,但是從另一側面看他的人生閱歷其實比同齡其它人而言是要豐富的,這也是他生命中的一筆財富。而且,他們比同齡人提早感受了社會競爭的殘酷,鑄就自己強大的內心,磨煉自己的意志,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再者,撇開可以自由選擇的同學來說,很大一層同學是因為沒得選,成績的確不好,只能來讀中職學校??墒?,經過中考失利的他們,提前品嘗了人生中的挫折教育。也讓他們明白人生中很多東西是真的需要實力才能得到你想要的,運氣只是輔助成分。而且,說明一個道理,人這一輩子選擇不是只有一種,如果想要追上其他同學,他們還是有機會的,只要他們愿意,任何時候努力都還不晚,還來得及。這些都是有助于他們成長的。在這一個管理的過程中,不是單方面的,我們在教育管理他們的同時,他們有時也會給我上寶貴的一課。讓我知道,作為教師的我不能墨守成規(guī),不要憑自己的主觀認知去定位任何一個身邊的人或事,用心做事的時候也是要運用智慧與技巧的。并且,只有當我成為了一個陽光、積極、向上的人時,我才能把更多的正能量帶給學生。他們也才能給我更大的助力。同時,隨著教育制度的完善及人們對中職教育認知的改變,最好的中職教育是做好從學生到員工的轉變,從學校到社會的過渡。所以,這樣的轉變是要同學發(fā)自內心的,而不是老師說的,家長要求我的,是他們自己對自己的要求。中職學習生活在校兩年的時間,就要為第三年實習做好充分準備,而不是隨波逐流。作為任課教師的我應當幫助學生學習強化自己的一技之長,學習自己的立命之本。而作為班主任的我應當通過開展活動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完成自我認知的構建,形成適應新環(huán)境,保持自我再學習的能力。學校應當提供良好的實訓基地,并開展心理疏導讓學生學會如何與壓力相處,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緒,從容應對就業(yè)的挑戰(zhàn),打開自己人生的新篇章。
三、結合現代科技,將網絡管理利用起來,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也可開展教學
現如今,手機是大家熱議的問題。為什么說它已經成為了問題,是因為隨著科技的進步,制作工藝的提升,網絡的全覆蓋,手機已經成為了智能設備。衣、食、住、行、休閑娛樂都可以用它搞定。它帶來的問題就是大家越來越離不開它,大家的距離是近了,可是心卻遠了。朋友聚會溝通少了,時不時要刷個屏,最后就變成大家都在低頭玩手機。親子陪伴,孩子玩他的,父母人手一部陪手機。成人尚且如此,更別說自制力本就不強的學生、孩子。手機本無罪,無奈它太具有誘惑力?,F階段,各種各式的手機APP層出不窮,育兒的、視頻編輯的、購物的、出行的、學習的等等。各種微信公眾號也在搶占手機市場。其中也有公益性質的,但是會發(fā)現也有不少的廣告。我時常在想,怎么就沒有一款純粹的APP呢,純粹到只為提升大家。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下黨政工作是要推廣到百姓中去,我們也需要健康、干凈的網絡環(huán)境。這時出現了“學習強國”,在我空閑時間學到了很多黨政知識及時事新聞,也開擴了我的眼界??梢?,國家是非常重視的。我希望有一天,由教育部牽頭給予各個不同院校相應的經費開發(fā)一款高效且適合各個學校自己的APP。老師做好后臺維護與前臺管理結合云存儲來使用。通過這個APP讓我們的手機得到更有價值的使用。結合當下情況,我覺得該APP至少要有以下四個模塊:1、考勤管理功能。在學生剛進校時,根據分班情況自行進行APP的注冊。每次課或活動可由班委或個人進行打卡簽到,該功能需結合手機的定位系統(tǒng)進行使用。并將相應考勤情況在平臺中實行公布,便于任課教師與班主任及時掌握情況。2、課前課后教學輔助功能。老師可以在上課前將上次課知識總結與本次課知識要點及作業(yè)都上傳到APP相應的老師賬戶中,通過權限的開放與關閉在課堂上與學生通過手機進行互動,將手機作為課前、課中、課后輔助教學的工具。(當然,這樣的前提是學校的全網覆蓋)3、學生心理心智建設園地。學校或老師將要學習的相應材料(視頻或是文章等)定期上傳致該模塊,組織同學進行學習及考試。可設置相應的學分鼓勵同學學習做題?,F下,很多學生的問題反映的是原生家庭的問題,存在的很多心理問題是不會在短時間內暴露出來甚至不易察覺。通過這樣的心理健康學習,遠離負面情緒,可以幫助同學疏導心理問題,還能保護好同學的隱私。也能對構建安全健康的校園環(huán)境起到積極作用。這個年紀的孩子心智并不成熟,但是卻渴望得到社會、家人、師長、朋友的肯定與支持,向往成功。所以,很容易被套路或上當。所以,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愛國意識),消費觀刻不容緩。學生需要有明辨是非、遠離不良交友的能力。同時,信息膨脹帶來的網絡信息的區(qū)分,什么可信,什么可學,心中要有度。通過學習認識網絡貸、套路貸、裸貸引發(fā)的嚴重后果,明白“天上不會掉餡餅”的道理,要有自我保護意識。4、建立家長與學校、家長與老師的溝通平臺??梢酝ㄟ^公眾號或APP方式建立溝通渠道。要將學校、老師所做的努力,所花的功夫告訴家長知道。慢慢改變一些家長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很多家長覺得反正我的孩子不是讀書的料,來讀中專只是想讓孩子把年紀熬大些,等年紀大點再出去社會就好了。咱們先撇開學習成績不說,家長觀念就有問題,不論成績好壞,學會做人做事是第一要務。而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家長責無旁貸,你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也是終身的榜樣。老師只能陪學生走一段路,但你陪伴的是孩子的一生。所以,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也是非常重要的。通過這些平臺可以給家長與孩子溝通中遇到的問題一些建議或幫助。提高家長的教育意識,提醒他們自己該負起的責任。
四、普法教育對師生的重要性
社會在進步,法律也在完善,人們的法律意識也在提高。我認為法律知識的學習在校園教育中應重視起來。學法的重要性在于1、形成自身的約束力,不碰底線;2、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老師層面
作為老師的我們一般都是術業(yè)有專攻,不會是所有領域都熟悉。
那為什么說法律知識對老師來說也很重要呢?首先,遵守社會道德是對一名老師的基本要求。而法律很大程度代表的就是相關的社會道德的要求。其次,有的時候生活習慣中的一些事情不代表不會違反法律規(guī)定,所以,要工作、學習、生活中避免踩到雷區(qū)。再次,教師這一生可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老師這個職業(yè)也算是高危行業(yè)了。那么,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需要收集保管好哪些材料,以防萬一,這也是一種對自己權益的保護。
2、學生層面
現在的年輕人很向往自由,但追求自由的前提是不失去自由,一旦失去了自由,就失去了一切的基礎。那么,違法行為是會給你造成嚴重后果的,這要讓學生明白,哪些屬于違法行為。否則,也許你只是幫朋友一個小忙,也許就違法了呢!要讓學生有法律意識,知道哪些事該做,哪些事碰不得。這是保護自己的前提,也是不傷害他人的約束,學會為人處世的分寸。同時,遇事也能用正確的方式方法去解決問題。冷靜沉著,當權益受到侵害時會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
3、家長層面
教育管理孩子家長是第一責任人,如若家長有較高的行為規(guī)范意識,對孩子的成長教育是大有裨益的。在學生的管理工作中是離不開家長的配合與支持的。所以,家長用遵紀守法的思維教導影響學生,那學生管理工作開展起來將會事半功倍。孩子將來跨入社會也會少走很多彎路。
教育需要從家長、學校、老師、社會環(huán)境四個方面配合協(xié)作,家長是基石,其它各方面才能來添磚加瓦,才能給孩子構建一個良好的成長氛圍。這時再給予孩子適當的積極向上的引導,他們會從小樹苗長成一棵筆直的參天大樹的。
人與事總是在悄無聲息的發(fā)生變化,作為教育一線的老師更是要有這樣的敏銳度。我們也要學會不斷的成長,用適應環(huán)境要求的新思維去看待學生,看待工作。作為老師的我們只有不斷的從思想意識、業(yè)務能力、身心健康幾個方面保持與時俱進的優(yōu)秀,才能給學生樹立正面的榜樣,才能有資格對學生提女同學要自尊自愛,男孩子要自強不息的要求。原則問題不讓步,留有底線的師生平等關系是展開學生管理工作的前提。樹立教師威信的同時也要發(fā)自真心的關心、幫助學生,才能順利開展學生管理工作。
最后,我想說只有老師不迷茫了,學生才能不迷茫。所以,在幫助學生找回自我的同時,我們也不能丟失了自我,不忘初心,方可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