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娜
【摘? ? 要】任何階段的數(shù)學都和計算能力息息相關,計算之于數(shù)學,就好比是樹木的根,只有根深深扎入土壤,吸收足夠的營養(yǎng)和水分,大樹才能茁壯成長。小學時期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第一時期,也是關鍵時期,接下來筆者將從自己的經(jīng)驗出發(fā)談談小學階段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計算能力? 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0.163
上至國家頂尖技術,下至菜市場買菜,計算都是我們?nèi)粘I钪胁豢苫蛉钡囊徊糠??;蛟S有的人會說,“不就是計算嗎,誰不會呀”,的確,計算可以說是每個人都會的,只是計算能力強的人計算花費的時間少,正確率高。作為新一代的小學生,計算是他們必須要掌握的,隨著社會文化程度日益提高,學生在校學習壓力大,較強的計算能力能讓他們在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更為輕松。
一、將計算貫穿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
(一)習慣性計算
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說:“時間是由分秒積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時間的人,才會做出更大的成績來”,小學是一個人學習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我們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們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學習不分時間,不分地點,不分年齡,活到老學到老。小學階段學習數(shù)學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加減乘除四個部分,加減法比較簡單,乘除法大多是通過熟記口訣表再加上經(jīng)常練習來鞏固。每一個年齡階段都有各自的特點,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對有趣的東西感興趣,一味地強制要求學生按硬性要求死記硬背口訣表反而會讓學生對計算反感,這樣容易得不償失。習慣性學習即學生把學習當作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正如我們前面所提到的,計算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在學習人民幣那一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們舉例。如小明同學拿著10元錢去小賣部買了4.5元的糖果,售貨員阿姨應該找給小明多少零錢。這個過程其實只是一個簡單的舉例,但是可以把數(shù)學計算這個學生不感興趣的話題引出學生買零食這一部分,會瞬間提起學生們的興趣。下一次學生拿著錢去小賣部買零食時,就會對教師講過的例子有印象,同時他們也很有可能會用同樣的方式,其實這就是一個學習計算的過程。
(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在課間玩數(shù)字游戲
學生們在學校只有兩種時間:課堂時間和課余時間。小學生們天生活潑的性格在課堂上被壓抑住了,課間才會顯示出他們活潑的一面,所以課堂時間與課余時間截然不同,課堂時間通常嚴肅安靜,課余時間熱鬧愉快。計算最根本的組成部分是數(shù)字,對數(shù)字敏感的人通常計算能力都不會差。當前有很多數(shù)字游戲,較常見的是數(shù)獨,這是一種智力游戲。小學剛入學時學生們通常對教師和同學都不熟悉,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下課做一下簡單的游戲,比如可以讓一個人說出一個數(shù)字,按順序說出他接下去的數(shù)字,其實就是數(shù)數(shù)。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增加學生對數(shù)字的熟悉感,這時候的數(shù)字就不再只是一個個符號,它變成了一個個和他們一樣的人,每個數(shù)字都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學生會更容易記住,可以提起學生對學習數(shù)學計算的興趣。同時還可以增加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親切感,更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當然這是針對剛入學低年級的小學生。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們感興趣的東西也就隨之改變,我們教師要做的就是想辦法讓學生們的注意力放在學習上。
二、計算方法多元化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小學計算是通向數(shù)學這個奇妙世界的第一扇大門,這一扇門里越是豐富多彩,越能夠吸引人們前行的腳步。通常情況下,小學數(shù)學計算初期以數(shù)算和口算為主,中期多是背誦口訣,后期涉及多位數(shù)的乘除通常是以筆算為主。有一種計算方法十分火熱,那就是:珠心算。眾所周知,珠心算就是珠算式心算,珠算是以算盤為工具,進行加、減、乘、除、開方等一系列計算的計算方法。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引入這種方法,這種方法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們的手、眼、腦的配合協(xié)作,又符合學生視力聽力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最主要的是,這種方法符合小學生們好玩、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性格特點,能在一定程度上提起學生學習計算的興趣。一旦學生們掌握了這種學習方法,計算效率和速度都會有明顯的提高,隨之而來的是成績的提高和自信心的增強,而對一個學科有自信心通常會提高學生對該科目的學習興趣,這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嘗試使用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感覺到數(shù)學計算并不是呆板的計算公式,它可以變得活潑,也可以讓教師有新的教學內(nèi)容和新的思維方法,教師和學生都對計算有新的認識能夠帶動班級學習計算的氛圍,從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三、培養(yǎng)學生們的動手能力
小學階段后期數(shù)學教學較注重計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結合,這種結合更加考驗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可能是由于在日常學習中,學生如果遇到實在計算不出正確答案的題目時候可以借助工具,所以部分學生和家長會誤以為只要邏輯思維能力強,數(shù)學考好成績并不難。實則不然,無論一道題的邏輯思維有多強,最終的步驟一定是計算,同樣,不管學生的邏輯思維有多強,計算能力差很容易得出錯誤的結果。這種情況可以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四到六年級的計算量是逐漸增加的,三年級之前通常可以根據(jù)九九乘法表一下得出答案,所以在進入四年級時,學生需要一段時間適應用手在草稿本上計算這個過程。比如,剛開始學習兩位數(shù)的乘法時,部分學生會覺得比較難,從而喪失信心、自己放棄學習,這時候教師需要主動地為學生答疑解惑,用實際的計算方法告訴學生,多位數(shù)的乘法其實實質(zhì)上是和單位數(shù)的乘法一樣的。同時鼓勵學生自己動手計算,這個過程既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也是溫習舊知識的過程,同時也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過程。所以,在日常的學習中,一定要讓學生養(yǎng)成好動手的學習習慣,這種學習習慣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腳踏實地的習慣,在往后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好的影響。盡管筆算的效率比較低,但卻是一種正確率比較高的計算方法,可以在學生不確定時用以驗算自己得出的結果,同時也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一種方法。
都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學階段是學習數(shù)學的開端,我們作為這一階段的教師,有責任竭盡所能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為后期學生更好的學習數(shù)學打下結實基礎。計算是數(shù)學給學生們的見面禮,也是數(shù)學題最后的關卡,幫助學生收下這份見面禮并通過最后一道關卡是我作為一個小學數(shù)學教師的愿望。
參考文獻
[1]郭世杰.談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J].學周刊旬刊,2014(2):109-109.
[2]陳紅梅.探析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J].人間,2015,193(34):1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