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聰
【摘? ? 要】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是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基礎(chǔ),通過規(guī)范審題提升學生對題意的解讀能力,小學應用題教學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審題意識,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因此,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工作十分重要,本文針對新課標下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方法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建議。
【關(guān)鍵詞】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 教學方式? 建議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0.037
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同年級對應用題教學側(cè)重不同。小學數(shù)學初級階段應用題目主要是為了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而高級應用題才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能力,但此類應用題題目比較抽象,解題思路較復雜,如果教師不能給學生正確解題方式,或者給學生正確講解該類題目,就會導致學生邏輯思維混亂,并對應用題產(chǎn)生厭惡,不利于后期應用題教學工作的開展。
一、小學應用題教學現(xiàn)狀
目前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常見教學方式有幾種:
第一,老師上課教授做題方式,學生下課做題練習鞏固。這種模式有利有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正確解題思路傳授給學生,但這種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思維的開拓,會逐漸固化學生的思維模式,使學生失去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第二,大量訓練同一種解題方式的類型題。這種方式要求老師將同一類題目篩選出來,通過大量做題,學生形成固化解題思維。但這類思維只是記憶式解題,只針對學生做題能力提升有效,學生僅僅掌握解題的模板步驟,只會機械地對題目進行解析,并不理解題目背后的真正含義,不僅不利于學生數(shù)學實際運用能力提升,更不利于學生日后的數(shù)學學習。
學生邏輯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各有不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如果老師在教學中僅用一種方式教授知識,將不利于學生對題目的正確理解,不能幫助學生理解做題思路。
為了更好地開展新課標下的應用題教學工作,應當針對目前應用題教學中的問題,提出針對性意見和建議,幫助開展應用題教學工作,并且在新的教學方式中注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鍛煉,并通過教師與學生的課下交流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guān)系,做到教學相長。
二、小學應用題的正確教學方式
1.多樣化教學幫助學生理解題目。教師在教授邏輯性較強或者較抽象的題目時,應該學會運用適當工具幫助學生理解題目。如教授雞兔同籠問題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動畫的形式,既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又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題目,并且產(chǎn)生適當?shù)陌l(fā)散性聯(lián)想記憶。
除了利用多媒體外,還可以讓學生分組做實驗,通過同學間相互玩樂的方式理解題目。多樣化教學需要老師給出具體生動的圖像演示,這樣學生才會完全理解題目,啟發(fā)學生發(fā)散性的解題思路。
2.分清題干鍛煉數(shù)形結(jié)合思想。數(shù)形結(jié)合就是學生做題時利用建立數(shù)學模型分析做題的方式。學生想要建立數(shù)學模型就必須對題目有準確具體的把握,分清題干中信息的作用,摒棄對解題沒幫助的信息,建立相關(guān)模型后,根據(jù)未知數(shù)據(jù)或問題反推到信息上,由此推斷出解題的思路,確定應該用的解題方式。
3.利用有多種解題方法的應用題拓寬學生的思維。大部分應用題目解題方式比較單一,不利于學生開拓思維,培養(yǎng)自己的解題方式,因此老師在教學之初,學生解題方式還未固定時,給學生做一些有多種解題方式的應用題,鼓勵學生發(fā)散性思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不同的解題方式。教師進行這種方式訓練時,必須學會鼓勵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創(chuàng)新解題思路,即使學生不能正確解決題目,也應該鼓勵他們,這樣才會在教學中形成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的教學氛圍,幫助學生解決應用題問題。這類題目鍛煉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能力和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獨特的解題方式。
4.教師在教學中因材施教。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高有低,思考問題的邏輯性有好有壞,老師在教學中不應該只教授單一的語言教學,應運用不同方式進行應用題教學。如老師可以先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每個小組用不同語言或不同教學方式教授知識,最后,讓每一小組選出代表講解本組的做題方式,其中教師對學生講解的優(yōu)缺點進行匯總,并對學生不足的地方或不正確的講解做出正確的解釋。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加強學生與老師間的交流,而且方便老師了解學生的薄弱部分,并做針對性的加強訓練,更可以通過學生間的交流解決問題,鼓勵學生動腦思考問題。
三、對教學方式的建議
新課標下應用題教學需要改變的不僅僅是老師的教學方式,還要改變老師的教學思維。教學方式的改進只能在短期內(nèi)幫助學生學習,如果老師在教學中不改變自己“唯分數(shù)”論的思想,在教學中做不到“因材施教”,那么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不能得到永久提高的。
拋棄“唯分數(shù)”論的思想,要求老師不把分數(shù)高的學生當作萬能的,認為他們可以完全應對同類型應用題,從而忽略對他們的應用題教育,或者批評他們不正確的做題方式;同時要求老師不可以放棄分數(shù)低學生的教育,或許他們僅僅是因為邏輯思維沒有鍛煉好,如果給予他們較多的幫助和指導,他們就會創(chuàng)造“奇跡”。在教學中改變固化訓練方式,不讓學生通過“刷題”的方式記住解題思路,要給學生不同類型的題目,靈活訓練學生應用題解題思維,從而形成清晰的邏輯思維,掌握多種多樣的解題方式。應用題教學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直接關(guān)系學生邏輯思維的形成,因此老師更應該注重這方面的教學工作開展和教學方式研究,本文針對目前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的意見和建議??傮w來講教學體制的改革主要包括兩個方面:改進教學題目;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老師只有在應用題教學中嚴格遵守這兩點要求,才能搞好教學工作,提升學生實際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