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長青
【摘? ? 要】2017年《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了發(fā)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強化對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認識,提高數學認知程度。當下“核心素養(yǎng)”已經成為教育部門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實現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將是本文重點研究的方向。
【關鍵詞】初中數學? 核心素養(yǎng)? 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9.112
進入21世紀以來,國民素質逐漸上升到影響國際形象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國民受教育水平和質量、如何提升國民素質,成為教育界重點思考的問題。為此,誕生了“核心素養(yǎng)”一詞。數學是研究真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一門學科,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解決問題的工具。對于學生來說,發(fā)展數學核心素養(yǎng),擁有科學的思維品質、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推理和判斷能力、符號表達能力等,是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為此,以下將立足初中數學教學,分析如何優(yōu)化教學措施,實現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一、初中數學核心素養(yǎng)分析
根據《數學新課程標準》中的內容規(guī)定來看,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模型、直觀想象、數學計算和數據分析。彼此之間相互獨立,又緊密聯系,是學生通過長期的學科學習,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數學抽象是指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抽象,主要表現在數學概念和規(guī)則的獲得、命題和模型的提出、方法和思想的形成以及結構體系的認識;邏輯推理是指從事實和命題出發(fā),根據規(guī)則推出其他命題,通過歸納類比實現從特殊到一般推理,通過演繹實現從一般到特殊推理;數學建模是指用數學語言表達實際問題,用數學方法構建模型,主要是發(fā)現和提出問題,并完成建模與求解,實現問題分析與解決;直觀想象是指借助幾何直觀和空間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態(tài)和變化,主要利用幾何圖形描述問題;數學運算指依據運算法則解決數學問題,探究運算思路;數據分析指對研究對象進行數據獲取,并運用數學方法整理和分析數據,從未獲得和解釋結論,形成知識概念。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
(一)利用情景教學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世界
運用情境教學策略是指在應用知識的具體情境中進行知識教學,在該教學模式下,教學環(huán)境與實際環(huán)境高度一致,通過人為簡化和加工把數學學科回歸到現實生活中。此時教師不再直接將知識拋給學生,而是直接提出現實問題,在解決現實問題過程中實現各個素養(yǎng)發(fā)展,習得基本原理和概念,進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它們、應用它們。解決完問題后,教師還要采用講授對所涵蓋知識進行系統(tǒng)化歸納、總結,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逐漸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待問題、解決問題,將復雜問題變得有條理性。比如學習一元二次函數圖象知識時,為了清楚零點概念。在運用情景教學過程中可以向學生們呈現天氣預報在一天內的變化,畫出對應的變化曲線,以此抽離出一元二次函數圖象,抽象成數學的函數模型,感悟零點概念,強化數學抽象和數學建模素養(yǎng)。
(二)利用個性化教學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思維看世界
初中生在數學學習中思維有所欠缺,沒有形成完善的數學思維,將數學學習看作單一的解題。思維是學習的靈魂,數學思維除了抽象思維外,還有分析思維、邏輯思維等,這些都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個性化教學,滿足不同學生發(fā)展需求,落實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要巧妙地設計有一定難度的問題,運用啟發(fā)性提問策略,設計學生感興趣的討論話題,鼓勵其用數學思維進行思考,提高思維品質。此外,還要注重數學語言的簡明性、開闊性和論證性,對思維的評價要更關注學生思維深度、廣度和靈活性發(fā)展,重視思維過程評價。比如學習二元一次方程時,可以利用小學最典型的“雞兔同籠”問題,發(fā)揮抽象邏輯思維,通過列方程來解決。當然也可以發(fā)揮直觀形象思維,利用捆綁法解決,以此讓學生形成同一問題多種思維解決的習慣。
(三)利用直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用模型理解世界
在直觀教學模式中,首先要把握好教學資源的選擇,培養(yǎng)學生數學模型思想,感受模型的立體感。像在方位角學習中,可以引導學生說出不同同學之間的位置關系,發(fā)揮空間想象力,建立直觀模型,培養(yǎng)學生直觀想象能力。此外,在直觀教學中,還要培養(yǎng)學生立體化知識,對知識形成立體感,發(fā)揮邏輯推理能力,建立模型思想。最后,為了持續(xù)學生對直觀教學的興趣,還要注重積極性的調動,集中學生注意力,考慮綜合因素,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關注模型的外在特點,忽略了模型所體現的知識原理、方法和價值,要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落到實處。
(四)利用問題——互動教學培養(yǎng)學生數學語言表達
初中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有待提高,逐漸加強學生對數學語言重要性的認識。數學語言是數學思維的載體,是實現數學交流的關鍵基礎。數學新課標中也特別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有意識地用數學語言表達現實世界,發(fā)現和提出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強化數學表達能力。因此,筆者認為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可以采用“問題——互動”式教學,在互動交流當中集思廣益,充分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潛力和創(chuàng)造性特點。比如學習函數單調性知識時,仍然可以借助氣溫變化圖,從中發(fā)現和提出問題,提取關鍵信息,利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像“能夠看出每一刻溫度所達到的時刻嗎?”學生就可以結合圖像進行描述,組織數學語言,之后再過渡到函數單調性,準確地用數學符號語言表述出增函數與減函數的定義。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初中數學教學首先應該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其次要體現數學學科特點;最后要考慮學生個體差異和原有知識基礎。在教學實踐中結合初中數學核心素養(yǎng)內容,設計針對性教學策略,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落到實處,切實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促進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延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22):139.
[2]安勝巧.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運算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04):138+142.
[3]林清.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2):76.
[4]毛曉琴.貼近生活,培養(yǎng)應用意識——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滲透策略[J].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17(16):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