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彬琳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實施,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需要進行改變,教師在教學方案制定的過程中,需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合理的進行角色轉變,社會角色理論是當下終身體育教育事業(yè)下所衍生出來的一種科學化的社會教育理論。角色定位主要指的是個體在特定的社會關系中所處的身份特征,并且明確按照身份應該遵循的行為規(guī)范,社會角色理論在我國教育事業(yè)開展過程中,通過對教師職業(yè)這一領域的應用,有助于教師對角色的認知,伴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終身體育觀念開始被越來越多教育事業(yè)的專家學者所倡導。因此,需要結合當前我國的體育教學現(xiàn)狀,明確社會角色理論視野下教師角色的構建,以及促進終身體育視野下體育教師角色的轉變。
關鍵詞:高校教育;“角色體育”;課程體系的創(chuàng)建
從社會學的意義上來講,社會角色理論的提出指的是個人在特定的生存環(huán)境中所對應的社會身份,結合當前的社會期望,運用自身所具有的權力來履行相應的社會職責,在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需要合理的運用社會角色理論來對教師角色的構建進行探討,明確教師所應履行的教育權利義務,對當下的教育行為進行合理的規(guī)范。在我國教育事業(yè)開展的過程中,所樹立的體育目標嚴重脫離了學生的實際需求,因此需要促進體育教師的角色轉變,以健康的生活方式作為主要引導內容,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一、終身體育視野下體育教師角色轉變
(一)幫助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體育教學的開展有助于學生身體的成長發(fā)育,因此,教師在幫助學生掌握基本運動技巧的同時,還需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形成體育運動習慣養(yǎng)成終身教育的體育觀念。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手機、電視、電腦等電子設備開始充斥著學生的生活,不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時間,體育課堂一般是戶外教學活動內容,體育教學環(huán)境相比于室內課程來說能夠更好的放松學生的思維,享受陽光所帶來的輕松和自在,體育教師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會設計一些體育游戲,通過游戲向學生傳達健康的生活理念,有效地營造良好的體育教學氛圍,讓學生們了解體育的重要性,樹立終身運動的思想觀念,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例如:教師在投擲教學開展前的備課階段,教師需要遵守健康第一的活動原則,對學生的體育活動安全性進行嚴格的把關,在安全為前提的教育下制定明確標準,結合學生的時間發(fā)展特點來制定合理的教學內容。在體育運動開始前,可以采用“抓手指和排頭抓排尾”等游戲,促進學生身體機能和心理狀態(tài)的發(fā)展,轉移學生對實心球的注意力。
(二)教師單一化向復合化轉變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經(jīng)濟的進步,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因此,在終身體育教育的視野下,體育教師的角色開始由傳統(tǒng)的單一型教育方式變成了復合型教育形式,在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觀念的同時,教師還需要讓學生了解基本的體育知識,運用全新的教學手段,來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理念。合理的運用現(xiàn)代信息化發(fā)展技術,收集更多的教學資源,對教學內容進行豐富,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同時將傳統(tǒng)的文本式教學內容轉變?yōu)轶w驗式教學為主的實踐教學,通過一些體育活動來引導學生掌握生活技能,在活動中與其他同學進行通力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同時還需要注重學生思維觀念的引導和創(chuàng)新,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充分發(fā)揮出運動效能,因此,教師的教學開展前需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在進行投擲體育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哪些活動形式是與投擲有關的,活潑好動的男孩子會直接想到籃球的投籃動作,女孩子們總會想到扔紙團、扔口袋等一些常見的游戲方式,這時教師就要提出教學問題引發(fā)學生探討,這些游戲中的投擲具有哪些共同點?這時學生就會回答出教師的疑問,投擲動作需要手部動作進行配合,然后教師讓學生們結合這一運動方式來設計運動游戲,全面提高學生的教學參與能力。
二、社會角色理論下的教師角色構建
(一)教師角色定位的新要求
隨著我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需要在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上做好教師的角色互換,改變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行為,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由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變?yōu)榕c學生平等的交流者,這一教學開展的過程中,要積極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個性化發(fā)展需求,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制定出合理的教學方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教師通過教學資源的收集來做好教學內容的引導,傳統(tǒng)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只是結合教材來進行教學資源的選擇,這種資源整理形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需要轉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育方式,將自身作為課堂資源的開發(fā)者和獲取者,從教學管理內容來看,教師需要做好教學氛圍的創(chuàng)造,與學生共同管理課堂教學內容,通過針對性的教學任務的制定,讓學生主動進行教學知識的研究。
例如:在進行籃球運動教學開展前,教師需要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來進行教學資源的收集,在進行防持球運動員的假動作教學開展過程中,需要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向學生演示運動員的運球和傳球基本技巧,然后教師結合現(xiàn)有的教學經(jīng)驗,向學生傳達不同技巧的應用優(yōu)勢。如:防持球突破技巧,進攻隊員一般會通過假傳、假投等一些假動作來迷惑防守人失去防守位置,趁機投球入籃,教師要對資源內容進行整合,得出教學結論當持球隊員做投籃假動作時,需要用上體、頭和揚臂等假封蓋動作來迷惑對方,在對方跳起前決不起跳,因此籃球的防守運動員需要認真的判斷并觀察進攻運動員的動作,選擇好防守的時機。
(二)研究型教學任務的制定
心理學和我國教育學的雙向研究結果表明,想要促進研究型教學的有效開展,就需要通過多元智能理論來進行后現(xiàn)代教師觀的建立,教師不僅要明確當下的角色定位,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個性化發(fā)展需求設計好教學途徑和主要方案,堅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教學任務的制定也需要與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為主要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一教學內容也對教師的角色定位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研究型教學需要以此為基礎,通過多元智能理論的應用,為教師角色的多元化發(fā)展奠定了理論依據(jù)。同時,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參與者,需要適當?shù)膶W生進行教學引導,做好教學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
例如:在進行籃球運動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籃球運動技術和戰(zhàn)術的布置都離不開變化規(guī)律,因此,教師在進行訓練內容的制定過程中,需要注重個人技術之間的銜接,明確團隊攻守陣型變化情況,對學生的肢體速度和反應速度進行嚴格的訓練,讓學生明確攻防轉換的關鍵性因素,能夠在球場上占據(jù)有利的位置,及時的形成反擊。球運動項目雖然是一項以投籃得分為主的運動形式,但對攻防的速度變快和肢體對抗性有著很高的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訓練方案的制定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實際運動水平來設計具有針對性的運動計劃。
(三)社會建設對教師角色定位的影響
當前,我們正處于學習型社會建設的宏觀背景下,正在倡導“全民學習、終身健身”的社會理念,因此,我國高校體育教師的角色也需要進行全面改變,教師是體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也是體育教學內容的交流者,是學生運動興趣的激發(fā)者,做好學生的運動思維培養(yǎng),是當前教師需要承擔的重要職業(yè)目標。因此,在進行學習型社會建設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嚴格的落實角色轉換原理,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通過適當?shù)慕逃栆龑閷W生今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體育教師在體育活動的設計過程中,還需要做好教學內容的研究,創(chuàng)新體育運動形式,掌握學生的基本運動規(guī)律,教師要做好自我建設,結合當下的教育理念,轉變學習型社會中教師的角色定位。
三、總結
綜上所述,結合社會角色理論可以明確教師的角色定位是社會所賦予的,因此,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實施,教師所扮演的課堂角色有了新要求,這就需要教育人員研究新型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習型社會建設發(fā)展理念,對教師的新角色進行了明確定位和思考。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需要結合終身體育理念的落實,學校和教師需要提高對體育教育的重視,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設置明確的教學目標,不斷完善學校的硬件設施,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生活規(guī)律,讓學生建立終身體育的思想觀念。
參考文獻:
[1]高雨婷,劉志紅.論高校體育教學的工作實效與改革指向[J].高教學刊,2018 (18):120-122.
[2]賈文偉,孔令明.核心素養(yǎng)視閾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角色體驗式"教學模式研究[J].運動,2018 (8):7-9,18.
[3]蔣菠,John QUAY,CUI Xia,et al.中國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改革新啟示——基于澳大利亞創(chuàng)意身體教育課程模式視角[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8,41 (6):93-99.
[4]張文會.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師角色的轉變[J].未來英才,2016 (19):234-234.
[5]劉蘇玉.教師文化視域下體育教師教育變革路徑研究[D].河南:鄭州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