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雖然我國實施改革開放后,農村地區(qū)的經濟有了很大的進步,農村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與城市相比,二者之間的差距依然較大,很多人選擇去城市務工,留下了子女在農村生活。近年來,農村留守兒童的犯罪率在不斷增長,誘發(fā)農村留守兒童犯罪的原因有很多,如:缺乏法治意識、家庭教育不到位、缺乏安全感、心理發(fā)育不健全等。本文對農村留守兒童犯罪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關解決對策。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犯罪;成因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后,我國興起了一股農村人進城的務工潮,村里的年輕人紛紛去城里打工。如今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去城里打工,由于種種原因,他們無法帶上子女一起去城里打工,從而造成農村留守兒童的不斷增多。有些留守兒童是父親或母親不在身邊,有些留守兒童是父母雙方都不在身邊,無論是哪種留守兒童,其成長的家庭結構都是不正常的,很容易誤入歧途。隨著農村留守兒童犯罪率的不斷升高,我國應當重視留守兒童的犯罪問題。
1 農村留守兒童犯罪的原因
1.1家庭方面原因
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生活環(huán)境,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家庭因素是決定孩子能否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有利于兒童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利于兒童道德素質的提升,有利于兒童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一般留守兒童所在的家庭問題較多,常見的問題有: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少,孩子很少能感受到父母的關愛、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存在問題、父母品行較差,為孩子帶來不良影響等[1]。許多留守兒童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的一年只回來一兩次,甚至有的一年都不回來,孩子不在父母身邊長大,與父母不僅接觸少,溝通交流也少,容易形成自卑的心理與孤僻的性格,缺少孩子應有的活潑。有些留守兒童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采取了錯誤的教育方式,誤導了孩子的成長發(fā)展。
1.2社會方面原因
由于我國城市與農村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農村的教育條件比城市差,教育資源比城市少,教育環(huán)境也比城市差許多。一些農村留守兒童既得不到父母的關心愛護,又缺乏應有的教育,加大了其違法犯罪的幾率。盡管農村留守兒童屬于弱勢群體,但是當前我國沒有為農村留守兒童而制定法律,導致農村留守兒童缺少專門的法律保護。雖然我國早已發(fā)布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并且農村留守兒童也屬于未成人,但是農村留守兒童更具有特殊性,而《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原則性較強,在很多層面上無法顧及到農村留守兒童的實際情況。
1.3學校方面原因
不僅家庭是孩子生活的重要環(huán)境,學校也是孩子長期生活的重要環(huán)境之一。農村留守兒童的成長與學校的教育息息相關,學校不僅教授農村留守兒童文化知識,還應當教導農村留守兒童做人的品質以及引導農村留守兒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許多家長進城務工后,將孩子交于自己的父母甚至親戚鄰居照管,大多數(shù)農村留守兒童由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所照管,老人由于年齡大,沒有精力管教孩子或管不了孩子,導致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由于農村留守兒童缺少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就顯得格外重要,但是一些農村地區(qū)的學校沒有做好對學生的教育工作,只注重對學生文化知識的教育,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法治教育、道德教育不夠重視,尤其是忽略對學生的法治教育,導致學生法治意識的缺失,為學生以后走上違法犯罪道路埋下伏筆。
2 預防農村留守兒童犯罪的有效對策
2.1父母對孩子多些關愛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防止農村留守兒童犯罪的重要措施之一,父母應當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父母如果以往對孩子采取的教育方式不對,應及時改正,使用正確的教育方式來管教孩子。大多數(shù)農村留守兒童渴望得到父母的關心與愛護,父母應盡量增加看望孩子的次數(shù),如果條件允許的話,父母可以定期回去看望孩子,多與孩子進行情感上的交流[2]。父母與孩子除了交流學習方面的話題外,還要詢問孩子最近生活狀況,了解孩子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困難,并詢問孩子的作息時間與身體健康情況,教育孩子要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健康問題。
2.2社會加大對農村留守兒童的保護力度
有關專家對農村留守兒童的犯罪原因做了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農村留守兒童之所以犯罪是由于受到社會人員的引誘、威脅、操控。為保護農村留守兒童,我國可以制定專門保護農村留守兒童的法律,加大保護農村留守兒童的力度。對引誘、威脅、操控農村留守兒童犯罪的人員進行嚴厲的打擊,一經發(fā)現(xiàn)引誘、威脅、操控農村留守兒童犯罪的人立即進行嚴肅處理,絕不姑息。社會可以成立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公益組織,對農村留守兒童多一些關愛,社會用行動給予農村留守兒童安全感。
2.3學校加強對學生的管理與教育
農村學校除了為孩子傳授文化知識以外,也要重視對學生的道德品質教育與法制教育。學??梢蚤_設法治教育課程,聘請專業(yè)教師為學生上課,定期聘請有關專家教授到學校做演講,提高農村留守兒童的法治意識,使農村留守兒童不僅了解法律,還要學會使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利益。學校增加思想品德教育課程節(jié)數(shù),許多學校一周只上一次思想品德教育課,很多時候這門課只是擺設,并沒有專門的教師來為學生講課,常常被其他科目的教師所占用,學校應落實思想品德教育課,并將一周一節(jié)課調整為一周兩節(jié)課,還要定期組織思想品德考試,對考試不過關的學生應重點關注與教育,減少農村留守兒童的犯罪率。農村地區(qū)的寄宿學校要加強管理,制定合理科學的管理制度,提高宿舍條件,增加學校安保人員,提高學生的伙食質量,制定科學營養(yǎng)的菜譜,促進學生身體的茁壯成長[3]。
3 結論
通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導致農村留守兒童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常年感受不到父母的關心,二是社會對農村留守兒童的保護力度不夠,三是學校缺少對學生的法治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為減少農村留守兒童犯罪事件的發(fā)生,父母、學校、社會三方要共同努力,從根本上減少或杜絕農村留守兒童犯罪事件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丁路德.留守兒童法律問題調查研究——以河南省平頂山市茨芭鎮(zhèn)尖山村為例[J].現(xiàn)代交際,2018(03):13-14.
[2]王向清,崔雅稚.農村留守兒童情感缺失問題研究——以湖南益陽H區(qū)為例[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6,32(03):60-69.
[3]劉艷紅,李川.江蘇省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地方立法的實證分析——以A市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和預防現(xiàn)狀為調研對象[J].法學論壇,2015,30(02):145-152.
作者簡介:
歐開偉,男,漢,海南省萬寧市,全日制大學本科,科員,保亭縣公安局,法學,保亭縣南環(huán)路公安局網警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