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埃略
哲學家和他的一個弟子徒步穿越森林,路過一座小農場,這座農場的位置不錯,但是看上去一片荒蕪,農舍也很舊。
哲學家敲了敲這所農舍的門,里面的主人走了出來:一對夫婦和三個孩子,一家人都穿著又臟又舊的衣服。
“你們住在森林的中心,附近沒有一家店鋪,你們靠什么生活?”哲學家問這家的男主人。
男人平靜地回答:“朋友,我們有一頭奶牛,它每天都能給我們提供幾升牛奶,我們喝不完,就用它去附近的村子里換些食物,剩下的用來做奶酪、酸奶和黃油供我們自己吃。我們就是這樣生活的?!?/p>
哲學家謝過他的回答,然后和弟子繼續(xù)趕路。走了幾步之后,哲學家看了看四周,悄悄對弟子說:“拉上那頭牛,附近有個懸崖,把它推下去?!?/p>
“但這頭牛是他們家唯一的生活來源哪!”弟子疑惑不解地說。
哲學家不再說話,弟子沒辦法,只好按師父說的去做,把牛推下了懸崖。
弟子一直深深地記得這件事。多年后,他成了一名成功的商人,這時他決心再回到那片森林,把當年的事情跟那家人說清楚,請求他們原諒,并給予他們一些錢財作為補償。
當他再次找到那座農場時,不禁大吃一驚,這里已經煥然一新,蓋著漂亮的新房子,院子里種著花草樹木,車庫里停著一輛小汽車,孩子們正在花園里開心地玩耍。
商人想,不用說,當年那家人失去了牛,肯定是為了活命把房子賣給了別人。于是他快步走進門內,迎接他的是一位和氣的仆人。
“十年前住在這里的那家人,后來怎么樣了?”他問。
“他們還住在這里。”仆人回答。
商人好奇地走進了房子,主人認出了他,問那位哲學家怎么沒來??墒?,商人急著想知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讓這家人的生活有了如此大的改觀。
“是這樣的,我們以前有一頭奶牛,但是有一天突然掉下懸崖摔死了?!敝魅苏f,“后來為了養(yǎng)家糊口,我只好種了些草藥和蔬菜。這些東西需要一些時間才能長起來,我就開始伐樹賣木頭。當然不能總伐不種,所以接下來我只好買些樹苗。在買樹苗時,我想起了家里孩子們的破衣服,覺得應該再種些棉花,就又買了些棉花籽。剛開始的一年最難,但是到了收獲季節(jié)就好了,我就能夠賣些蔬菜、棉花和草藥了。我從沒想到過這個農場還能給我?guī)磉@么多財富,幸虧那頭牛死了!”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些事情,看上去是壞事,實則不然。
呂麗妮薦自《燕趙老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