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秀梅
摘要:《教育部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出了相關要求:“中小學校要深入開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引導學生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北疚臄M以“愛國”層面為例,探討在閱讀教學、寫作訓練、課外活動三個途徑中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的方法,以引導師生建設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長效機制。
關鍵詞:核心價值觀;滲透途徑;閱讀教學;寫作訓練;課外活動
黨的十八大提出的三個層面24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nèi)核,它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zhì)和基本特征,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nèi)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如何在小學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筆者擬以“愛國”層面為例進行說明。
閱讀教學中感受愛國主義精神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洋溢著愛國主義情感的課文,語文教師應有意識地利用這些“例子”帶領學生去感受愛國主義精神。學習《毛主席在花山》《詹天佑》《青山處處埋忠骨》等,讓學生了解祖國杰出人物的業(yè)績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學習《趙州橋》《絲綢之路》《漢字,我愛你》等,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光輝歷史和祖國燦爛的文化;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迷人的張家界》《黃果樹聽瀑》等,讓學生領略祖國大好河山,感受如畫自然風景;學習《彩色的翅膀》《飛船上的特殊乘客》等,讓學生了解神奇的科技世界和科學發(fā)展的重大成就;學習《懷念母親》《祖國,我終于回來了》《再見了親人》等,教育學生要繼承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學習《一面五星紅旗》《開國大典》《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等,讓學生感受新中國來之不易和祖國發(fā)展的新成就;學《石灰吟》《有的人》等,讓學生領悟作家們的愛國情懷和他們的高尚人格。教師在小學階段,通過序列、系統(tǒng)的、常態(tài)的安排,對學生進行各個方面的愛國主義教育,激勵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yǎng)他們的民族精神,從而使他們樹立報國之志和“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樣遠大的學習信念,并將愛國熱忱轉(zhuǎn)化為愛國行動,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寫作訓練中彰顯愛國主義主題
寫作訓練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載體。語文教師應當抓住這個平臺,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主題的挖掘和滲透。
積累愛國主義素材 在閱讀教學和課外學習指導中,要引導學生積累表達愛國主義情感的名句。這些名句不局限于課文,比如“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等。
要鼓勵學生積累一些愛國名人的故事。比如“鄭成功收復臺灣”“張自忠盡忠報國”“船王包玉剛捐資祖國建設”“奧爾良英雄貞德”等。
素材積累的形式要多種多樣,素材的種類,要既有古代的又有現(xiàn)代的,既有國內(nèi)的又有國外的。素材的展出形式既可以用于講故事,又可以用于寫作。
加強“愛國”話題的寫作訓練 一是結(jié)合課文進行擴寫、續(xù)寫和寫讀后感。比如,學習《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要求學生把這首詩寫成一篇記敘文;學習《為中華崛起而讀書》要求學生寫讀后感,等等。這些練習,可以深化對課文的理解,深刻感悟課文里的愛國主義情感,提高學生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命題作文強化愛國主義主題 愛國主義表現(xiàn)在一點一滴,不是假大空的喊口號。所以平時的作文訓練,要求學生寫生活中的事兒、身邊的事兒、熟悉的事兒,如此才能真切理解愛國主義的豐富內(nèi)涵。比如《我愛爸爸媽媽》寫親情寫感恩;《家鄉(xiāng)的山水》寫風景寫鄉(xiāng)情;《等紅燈》等寫細節(jié)寫文明;《讀書的樂趣》寫學習寫勤奮;《我的伙伴》寫情感寫友誼;《二十年后的我》寫未來寫理想,等等,這些作文從細處切入,但無不滲透著愛國主義情感,彰顯著愛國主義主題。
在活動中體悟愛國主義情感
帶領學生積極參與校園文化的建設 一是指導學生用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作為題材撰寫國旗下的講話,用愛國主義感染每個學生。二是利用重大節(jié)日如抗戰(zhàn)勝利紀念日以及端午等節(jié)日,寫作文、出板報、辦文化墻,加強對革命傳統(tǒng)和時代價值的闡發(fā),弘揚民族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三是積極開展經(jīng)典誦讀。用愛國主義精神浸潤學生心靈,激發(fā)學生學習。所有這些活動,都以傳播主流價值觀和正能量為主要內(nèi)容。
組織學生參與課外實踐活動 一是帶領學生參觀本地的博物館、美術館、科技館、城市建設成就館以及開發(fā)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進行研學活動和紅色旅游,用本地政治經(jīng)文化資源,激發(fā)學生的自豪感,對學生進行愛家鄉(xiāng)、愛祖國方面的教育。二是組織學生進行專題調(diào)查等活動。搜集本地的文學文化資源,了解本地的歷史文化名人、愛國英雄人物及愛國故事等,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語文教師要利用閱讀教學、寫作訓練和課外活動等多個平臺,創(chuàng)新愛國主義教育形式、挖掘愛國主義教育題材、拓展愛國主義教育空間,并把這些要素與社會、與學校、與其他學科教師形成合力和共振,努力建設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立體結(jié)構。
(作者單位: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區(qū)淮紡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