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來,在國家號召素質教育的前提下,許多學校都大力開展各種各樣的體育鍛煉活動,來提高全民身體素質和體育水平。但是許多學校卻帶著功利性的目的來進行體育教學工作,扭曲了體育教學的原始目的。多數學校把課外體育訓練納入本學校體育工作的重點,課堂體育教學和課下體育活動的比重逐漸減輕。本論文針對這種現象展開分析。
關鍵詞:課外體育;體育訓練
中圖分類號:G807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01-065-01
1課外體育訓練的意義和特點
課外體育訓練是指在教學單位的教學任務之外,本單位或者校外培訓機構對學生進行的體育訓練活動。相對于學生來說不具有普遍性,課外體育訓練是學校體育工作中的一部分,服務的是部分具有體育運動天賦和特長或者喜愛體育運動的學生,學校體育教學和體育訓練是各學校體育工作的兩個部分。它們的目的分別是對在校生進行體育教學,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滿足他們日常生活活動的需要,同時增進身體健康;體育訓練則是滿足部分對體育有興趣的學生的需要和培養(yǎng)有天賦的學生,幫助他們提高,參與競賽,以及升學,等等。
2課外體育訓練的價值分析
由課外體育訓練的含義可知,其主要的職能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運動技能,幫助其提高技術能力、競技能力,對于其價值的體現就是讓學生參加體育競賽,獲取比賽名次。以下是具體分析。
2.1優(yōu)異的競賽成績是對學校體育工作的認可
很多學校以體育競賽為學校體育工作的一個對外窗口,來展現本校在體育教育工作上取得的成就,用來獲取主管部門和周圍院校的認可,可以當作是本校的一個特色,也是本校綜合實力排名的一個加分項。也就是說,相比于刻板的體育教學工作,體育競賽更能直接獲得領導的認可。這樣就形成了一種不良影響,很多學校都為了要提高自己的名氣以及獲取炫耀資本,想通過課外體育訓練來取得優(yōu)異的競賽成績,借此來互相競爭,獲得肯定。最后就使得很多學校偏離了原來既定的學校體育工作目標,過分重視體育競賽的成績,以此來炫耀自己學校體育工作的成績。
2.2競賽成績有利于提高學校的知名度
體育競賽具有競技性、公平性、公開性、功利性、不確定性和娛樂性的特點,以攀登運動技術高峰和創(chuàng)造優(yōu)異運動成績?yōu)橹饕康牡囊环N活動過程。各地市通過舉辦大大小小的體育賽事為每個學校、每個學生都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學校體育水平的機會。每個學校都希望在這個舞臺上有自己培養(yǎng)出來的優(yōu)秀學生爭金奪銀取得佳績,展現自身良好教學質量和積極的精神風貌,以此來提高自己在地區(qū)范圍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眾多優(yōu)秀的生源,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也就是因為這個作用,使得越來越多的學校將重點放到了課外體育訓練中去。
2.3通過課外體育訓練取得優(yōu)異的競賽成績邀功論賞
學校的體育教學工作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學校的體育組和主管體育的校領導的主要工作職責就是抓好學校的體育工作,而體育成績成為考核評價學校領導政績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對于學校體育的評價,現有的手段就是上級領導的查課、做優(yōu)質課、以及體育競賽成績。相比之下,體育競賽有著更明顯的優(yōu)勢:一年中賽事的數量多;競賽成績更加直觀性。因此,這對于處在比較邊緣位置的體育組,就更想努力通過校外體育競賽這個舞臺來表明自身的存在,彰顯自己的實力,為學校爭光添彩。實現自身體育老師的價值。同時校領導可以拿著成績邀功,請求上級撥更多的教育經費,用來提升自己的教學質量。這樣導致了學校體育教學執(zhí)行的是功利性的教學方針,歪曲了學校體育教學三大部分的正常關系,嚴重影響了學校的正常工作和健康發(fā)展。
3課外體育訓練常用的方法
3.1重復訓練法
重復訓練法是在固定的條件下,按一定的要求,重復進行某一練習,而每次練習之間的間歇使機體基本恢復的一種訓練方法。常用于極限或次極限強度負荷的訓練,強度可達極限強度的90%以上,在發(fā)展最大力量、最大速度的訓練中也常用此法進行訓練。使用這種訓練法應注意每次練習的負荷強度大小,練習的間歇時間長短和機體的恢復狀況。
3.2間歇訓練法
間歇訓練法是指在一次練習之后,嚴格控制練習間歇時間,在機體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就進行下一次練習的訓練方法。
3.3循環(huán)訓練法
根據訓練的具體任務,建立若干練習站或練習點,運動員按規(guī)定順序、路線,依次循環(huán)完成每站所規(guī)定的練習內容和要求的訓練方法。是一種綜合形式的練習方法,比較生動活潑,能提高運動員的練習情緒和積極性。也是體育教學中常用的練習方法。
4結論
孩子是國家未來發(fā)展之本,是民族建設之根。國家發(fā)展離不開青少年的茁壯成長,對于青少年體質健康全社會都給予重視。我國是一個體育大國,十分重視國民體育活動的發(fā)展。課余訓練是學校體育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也是學校體育與競技體育的重要結合點,探討課余訓練的文化認可。使得人們在思想和觀念上更進一步明確和認識到課余體育訓練的重要性,對發(fā)展和提高我國學校體育事業(yè)發(fā)展有著深遠的戰(zhàn)略意義。但是我們在發(fā)展體育訓練的同時也要明白,國家重視的是學生身體素質的走向,學生的身體素質是開展一切校園體育活動的原動力,學校不能本末倒置,過度重視訓練競賽,看中其所帶來的利益而忽視了體育運動的本質。
參考文獻:
[1]楊鐵黎,宋盡賢.關于我國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
[2]宋繼新.競技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3]周登嵩.學校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
[4]鐘啟泉.體育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5]劉偉.南京市青少年校外體育鍛煉研究[J].運動,2018(14):55-56.
作者簡介:
張云帆(1994.04—),男,漢族,籍貫:河南省林州市,江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2017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yè):運動訓練,研究方向:體能、幼兒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