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金珠
摘 要: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人們每天會接受來自各個方面的信息,為了保證能夠接收到優(yōu)質的信息,做好信息資源的篩選及處理具有必要性。生物課程作為高中階段一門重要課程,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現(xiàn)象理解能力,需要對特定的信息進行有效的分析及處理,促進信息運用效果及質量的提升。本文以課本插圖為主要的切入點,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圖文轉換能力。
關鍵詞:課本插圖;圖文轉換能力;多媒體
前言:
圖文信息轉換作為高中生物課程教學中的一項重要教學內容,也是高考中生物課程中的一項必考題型,對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考察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要求教師應嚴格按照《考試大綱》中的要求,幫助學生分析生物學中圖解及圖表所表達的含義及內容,對生物學現(xiàn)象進行系統(tǒng)的描述,培養(yǎng)學生的圖文信息轉換能力是生物教學中的一項重要教學內容。
一、運用生物教材圖表,深化學生知識理解能力
從生物教材中的圖表可以看出,具有針對性強、形象直觀等特點,為生物課程教學工作的實施及開展提供了重要的教學資源。要求生物教師自身應具備較強的課程資源意識,嚴格按照生物課程教學目標及課程教學要求,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度的研究及探索,對教材中的圖表進行有效的運用,使其在生物課程教學中能夠充分的發(fā)揮出自身的效用。生物教材中的圖表在編撰過程中是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及知識體系進行編排,為生物課程教學提供了最為便利及最直接的課程資源。例如,在《細胞中的無機物》一課中,在教材中并沒有運用過多的語言對知識點進行闡述,而是采用表格及餅狀圖的形式,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運用圖表的形式來以電腦學生,將無機物的種類填入到圖表中去,使學生能夠直觀的了解知識點。圖表的形式相較于冗長的文字,具有簡潔明了性,為接下來的無機物及有機物含量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
二、運用多媒體課件,培養(yǎng)學生繪、讀、解圖能力
教材為生物課程的學習提供了重要的教學資源,通過對生物學課程信息進行有效的傳遞,使教師能夠靈活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技巧及教學技術,遵循生物學美的規(guī)律,使生物學課程實踐教學活動更具獨創(chuàng)性。同時,還需要加大對多媒體課件的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自身具有動畫、聲音及文字等功能,在教學中應用展現(xiàn)出了較強的新穎性及感染力,更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一課中,教師在多媒體課件中為學生播放細菌分裂的錄像或演示細菌分裂的計算機模擬動畫,并告知學生細菌在自然界中無處不在,并且一些細菌會出現(xiàn)大量繁殖情況,進而引發(fā)疾病的產生。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環(huán)境下,細菌會出現(xiàn)大量的繁殖,細菌的分裂繁殖每20min左右會繁殖一代。在多媒體觀看后,教師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包括細菌的生殖方式是怎樣的?在72h后,一個細菌在分裂后所產生的后代數(shù)量是多少?將多媒體課件應用到生物課堂教學中,通過Flash動畫的形式向學生展示了細胞的分裂過程,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的了解細胞的分裂特點及過程,促進了課程教學效果及教學質量的提升。另外,還可采用圖文轉換的手段,通過示意圖的形式將圖文內容展現(xiàn)出來,通過使用多媒體來進行圖文轉換,大大節(jié)約了課程講課的時間,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進一步理解能力,使學生明確各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促進了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2]。
三、通過習題圖表情境,拓展深化知識點
習題對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反饋教學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在生物課程學習中,融入圖表教學方式,有助于強化學生對基礎知識點的充分理解,考察學生的基本技能,強化了學生的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識圖能力、邏輯判斷能力、數(shù)據(jù)整理能力。通過對歷年的生物高考題型進行了解可知,圖表題占據(jù)的比例較高,在實際的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大對圖文變化的應用,為學生的繪圖、解圖及讀圖提供指導,以強化學生的知識信息運用能力及理解能力,使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點,深化學生的課堂知識。另外,應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題目,要求學生應靜下心,對全題進行通讀,幫助學生梳理題干上的內容,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清理,以擴散學生的思維。當有多個相互聯(lián)系的圖表出現(xiàn)在題目中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圖表中的內容進行分析和的比較,找出圖表中存在的異同點,明確圖表信息的邏輯關系,并將其轉換成文字語言的形式表達出來[3]。
四、運用生物圖表,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
將圖表應用到生物課程中,展現(xiàn)出了信息量大、直觀性強、簡明扼要等特點,能夠將生物體結構的多樣性、復雜性及聯(lián)系性充分的展現(xiàn)出來。在實際的生物課程教學中,應合理運用生物圖表來創(chuàng)設相關的生物課程教學情境,確保能夠啟發(fā)學生和引導學生,突出課程教學中的重難點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強化對數(shù)學課程知識點的進一步理解。另外,圖文結合能夠使抽象的知識點更為具體化,將難點課程教學內容形象的展示在學生的面前,使教學知識點更為系統(tǒng)化,強化學生對重難點知識點的進一步理解[4]。
結論:新課程下的生物教學,重點考察學生對生物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對重點的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谏镎n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應加大對教材插圖的充分運用,以實現(xiàn)對教材的靈活運用,提升學生的信息獲取能力,幫助學生理清圖像,強化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有效理解,推動生物學教學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壽蘭.圖文轉換:讓數(shù)學信息自然表達[J].小學教學參考,2019(08):40-41.
[2]王銳.在生物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圖文信息轉換能力的策略[J].中學生物教學,2018(16):6-7.
[3]程亮.加強物理教學培養(yǎng)學生圖文轉換能力摭探[J].成才之路,2018(12):42.
[4]周盧婷.基于圖文轉換法的初中生物有效性教學[J].求知導刊,2015(2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