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徐巖 王建宏
??h位于河南省北部平原區(qū),耕地面積7.17萬hm2,是一個典型的農(nóng)業(yè)大縣???h東部地處黃河故道沖積平原區(qū),屬于風沙土,非常適宜花生種植。??h從2009年開始實施農(nóng)業(yè)部花生高產(chǎn)創(chuàng)建工作,常年花生種植面積1.33萬hm2左右,單產(chǎn)350 kg。為了建設優(yōu)質(zhì)花生基地,促進花生良種的更新?lián)Q代,有效提升花生品質(zhì),增加效益,??h從2015年開始積極探索高油酸花生栽培技術。實踐證明,種植高油酸花生,產(chǎn)量可增長15%~20%,效益可增長10%左右。
高油酸花生是指油酸含量高于75%,或者油酸與亞油酸比值大于10的花生品種。種植的普通花生品種的油酸含量一般為40%~50%,高油酸花生具有油酸含量高、抗氧化、耐儲藏、保質(zhì)期長、貨架期長、營養(yǎng)保健價值高等特點,對降低膽固醇、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等有很好的作用。高油酸花生生產(chǎn)的食用油富含油酸、亞油酸,其脂肪酸成分與橄欖油接近,故有中國“橄欖油”之美譽。我國已經(jīng)通過審定的高油酸花生品種有24個,而目前我國培育成功的優(yōu)質(zhì)高油酸花生良種已有36個。
一、選用優(yōu)良品種
選擇直立型、株型緊湊、開花集中、適應性廣、抗逆性和抗病性強,并且較高產(chǎn)的優(yōu)良品種。大粒品種選用開農(nóng)61、開農(nóng)176、冀花16號,小粒品種選用開農(nóng)71、花育52號。
二、播前種子處理
(一)帶殼曬種
剝殼前將種果在土質(zhì)地面上攤5~7 cm厚進行晾曬,勤翻動,曬種2~3 d。曬種可增強種子的吸水能力,促進種子萌動發(fā)芽。曬種還有殺菌作用。
(二)精細選種
花生莢果晾曬后,先挑選無霉變而飽滿的高油酸花生莢果;將挑選好的花生莢果剝殼后,剔除秕粒、病粒、壞粒,選擇粒大飽滿、皮色亮澤、無病斑、無破損的籽粒作種子。
(三)藥劑拌種
花生種子用殺菌劑拌種,能有效減輕和防治病害的發(fā)生。防治根腐病、莖腐病,播種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質(zhì)量的0.3%~
0.5%,或12.5%咯菌腈乳油(適樂時)按種子質(zhì)量的0.1%拌種,水分晾干后即可播種。殺蟲劑拌種可防治某些苗期地下害蟲,防治地下害蟲和鼠害用50%辛硫磷乳油75 mL加水1~2 kg拌種40~50 kg。
三、精細播種
(一)適期播種
麥壟套種花生播種過早,和小麥共生期過長,易形成高腳苗,影響產(chǎn)量;播種過晚,則失去套種的意義。由于高油酸花生發(fā)芽對低溫敏感,應適當推遲播期,一般以小麥收獲前15d播種為宜。根據(jù)水肥條件、降雨及土壤墑情,采取趁墑或造墑,在5月下旬播種。播種時,注意不要損傷小麥。
(二)適墑下種
播種時土壤墑情對高油酸花生品種的出苗整齊度影響很大,一定要足墑下種。結合麥田后期灌水給花生播種營造良好的底墑,以播種層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為宜(即抓土成團,輕點即散),低于40%容易造成缺苗,高于80%易引起爛種、爛芽。
(三)麥壟套種
花生麥壟套種是在小麥行間進行間作套種花生的種植模式。具體有兩種套種模式,一種是采取預留套種行種植,畦寬1.6 m,種6行小麥,預留行30 cm,翌年5月中旬在預留行種2行花生,畦背兩側各套種1行花生,寬行距60 cm,窄行距20 cm,共種4行花生。另一種是等行距種植,畦寬2.6 m,種12行小麥,套種6行花生(隔2行小麥種1行花生),行距40cm。
(四)播種方式
采用人工點種或播種耬播種,播種深度5 cm左右,深淺一致。
(五)合理密植
每667m2用種量為17.5~20 kg,大果型品種每667 m2種植10 000穴~
11 000穴;小果型品種每667 m2種植12 000穴~13 000穴,每穴2粒。
四、田間管理
(一)中耕滅茬,施提苗肥
由于麥套花生一般不施底肥,應結合中耕滅茬、澆水,盡早追施提苗肥,以起到苗肥花用的作用。一般每667m2施尿素7.5~10 kg、過磷酸鈣15~20 kg或花生專用肥25~30 kg。有條件的地塊每667m2還可施有機肥1000~1500 kg。
(二)科學追肥,合理灌溉
花生生育中期對養(yǎng)分的吸收量達到高峰,應視植株長相酌情追肥,一般每667 m2追施氮磷鉀復合肥10~15 kg。針對因雨水過大引起的花生缺鐵、花生苗黃化等現(xiàn)象,可用0.2 %硫酸亞鐵水溶液葉面噴施,每7d噴1次,連噴3次?;ㄉ谛杷?guī)律是“兩頭少,中間多”,即幼苗期需水少,開花下針期和結莢期需水多,飽果成熟期需水少。在開花下針期和結莢期應保證水分的供應,不能缺水。
(三)適期控制旺長
使用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對花生進行調(diào)控,切忌在剛進入花期就實施控旺,因為過早控旺也會造成花生的提前早衰。應在花生大量果針入土時期,主莖高35~40 cm有旺長趨勢的田塊,進行葉面噴施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中低產(chǎn)田一般不控制旺長。每667 m2用5%烯效唑可濕性粉劑40~50 g,對水35~40kg進行葉面噴施,如果主莖高度超過45 cm可再噴施1次,以提高結實率和飽果率。烯效唑與多效唑相比,相同的藥量,烯效唑效果更好,并且烯效唑在植物體內(nèi)和土壤中降解較快,建議最好使用烯效唑。
(四)根外追肥防早衰
為防止花生后期早衰,保護頂部功能葉片,在花生飽果成熟期應噴施葉面肥,以滿足高油酸花生生長后期對養(yǎng)分的需要,促進莢果的進一步充實飽滿。每667 m2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120~150 g+尿素350~400 g+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80g,連噴2次,間隔10~15 d,以延長花生的頂葉功能期。
五、防止機械混雜
高油酸花生適時收獲后,應抓住有利的天氣條件,及時晾曬、脫果,并進行種子挑選,待充分晾干后,入庫儲藏。在收獲和摘果過程中,易發(fā)生機械混雜,要注意防雜保純。不同的花生品種要單收、單曬、單獨摘果、單獨運送、單獨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