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玲 王景鳳 王海燕 邵丹
[摘要]目的:分析舒適護理在肝癌介入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期間收治并進行介入治療的肝癌患者89例進行分組研究,按手術順序前后分為常規(guī)組(n=45)和舒適組(n=44),分別施加一般護理和舒適護理干預,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后焦慮評分、疼痛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生活質量評分。結果:舒適組肝癌患者護理后焦慮評分、疼痛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均優(yōu)于常規(guī)組肝癌患者(P<0.05);舒適組肝癌患者護理心理承受能力、自理能力、睡眠、食欲評分均高于常規(guī)組肝癌患者(P<0.05)。結論:在肝癌介入治療護理中,對患者施加舒適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患者負性情緒,減輕疼痛感,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舒適護理,肝癌介入治療,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16-0107-02
肝癌是臨床常見腫瘤,發(fā)病早期無顯著癥狀,因此大多數(shù)患者都是肝癌進行到中晚期期后才被確診,此時肝癌過于巨大且緊貼肝內外重要管道,或者發(fā)生轉移現(xiàn)象,不適合進行外科手術治療,因此臨床中多通過介入治療。本次研究選取了89例進行介入治療的肝癌患者,采取舒適護理模式,觀察其應用效果,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線資料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期間,選取我院收治并進行介入治療的肝癌患者89例作為觀察對象進行分組研究。納入標準:經(jīng)病理檢查證實為肝癌、接受介入治療、原因配合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心、腦、腎等重要器官嚴重損傷,精神疾病,腹水、黃疸。根據(jù)介入治療順序將前45例患者分入常規(guī)組,后44例患者分入舒適組。其中,常規(guī)組有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齡區(qū)間30-75歲,平均年齡為(51.25±13.38)歲,原發(fā)性肝癌、繼發(fā)性肝癌分別有26例、19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下、高中、高中以上分別有10例、15例、20例;舒適組有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齡區(qū)間30-74歲,平均年齡為(51.14±13.03)歲,原發(fā)性肝癌、繼發(fā)性肝癌分別有26例、18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下、高中、高中以上分別有10例、14例、2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患者擇期進行介入治療,采用經(jīng)皮股動脈穿刺術。常規(guī)組肝癌患者接受一般護理,包括:藥物護理、身體護理等基礎護理干預。舒適組肝癌患者接受舒適護理干預,包括:①心理舒適護理:肝癌介入治療患者均為中晚期,且發(fā)生多種并發(fā)癥,對介入治療效果存在不信任感,承受介入治療痛苦的承受力低,導致患者容易出現(xiàn)負面情緒。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交流,耐心聽取其訴求,詳細接受治療相關知識及其可靠性,充分表達關懷,樹立患者治療信心,消除不良心理反應。②環(huán)境舒適管理:保持病房環(huán)境清潔舒適、空氣新鮮、燈光柔和、溫濕度適宜等,且妥善安置監(jiān)護儀,護理過程保持輕柔慢放,減少對患者的不良刺激。③身體舒適護理:術后,囑咐患者多飲水,促進造影劑排除,針對發(fā)熱、疼痛患者按需給予退熱劑、鎮(zhèn)痛藥等,并通過音樂、漫畫、小說等分散患者疼痛注意力,采取局部按摩提高患者舒適度。
1.3觀察指標①焦慮評分、疼痛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采用焦慮自評量表、疼痛模擬數(shù)字評分法、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評估患者干預后焦慮情況、疼痛情況、護理滿意度情況,總分分別為100分、10分、100分。②生活質量。采用腫瘤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法評估患者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內容包括心理承受能力、自理能力、睡眠質量、食欲等方面,各項分數(shù)總分均為100分。
1.4統(tǒng)計學分析數(shù)據(jù)錄入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有焦慮評分、疼痛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生活質量評分,以x±s表示,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肝癌患者護理后焦慮評分、疼痛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舒適組肝癌患者護理后焦慮評分、疼痛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分別為(49.17±2.75)分、(5.00±1.05)分、(90.35±4.62)分,均要優(yōu)于常規(guī)組肝癌患者(P<0.05),具體見表1。
2.2兩組肝癌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舒適組肝癌患者護理心理承受能力、自理能力、睡眠、食欲評分分別為(88.67±2.71)分、(87.38±2.86)分、(86.35±2.91)分、(86.22±2.70)分,均高于常規(guī)組肝癌患者(P<0.05),具體見表2。
3討論
肝癌是一種臨床常見腫瘤,介入治療是治療肝癌中晚期患者的主要方式,但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容易出現(xiàn)不良情緒、不良反應等,需要有效的護理干預配合,提高患者舒適度,確保治療的順利進行。
舒適護理是基于以患者為中心理念、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提出的新型護理模式,是一種個性化、整體性的護理方法,通過對肝癌介入治療患者施加心理舒適護理、環(huán)境舒適護理、身體舒適護理、社會心靈舒適護理等措施促使患者達到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的舒適狀態(tài),改善患者的身心狀況,促進患者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面對治療,提高治療效果。護理人員應耐心傾聽患者的訴求,減量滿足其合理需求,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提高患者舒適度。本次研究結果與吳美寶研究結果相符,提示對肝癌介入治療患者施加舒適護理,能有效改善護患關系、患者生活質量、負性情緒,減輕患者疼痛感。
綜上所述,在肝癌介入治療護理中,對患者施加舒適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患者負性情緒,減輕疼痛感,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