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真
摘 要:隨著當今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現(xiàn)如今生活已經處在了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這種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往往導致一些問題的出現(xiàn),比如說大部分家長會忽視了對于學生的教育,從而使學生不能夠感受到家庭教育,這對于學生整體素質發(fā)展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相關部門應對其起到相關重視,并做到能夠重視家庭教育對于學生的整體發(fā)展,從而使學生全身心得以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
近幾年,校園暴力事件時有發(fā)生,并有愈演愈烈的勢頭。屢禁不止的校園暴力事件不僅給學校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也給受害者帶來了心理陰影。校園暴力事件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而導致校園暴力事件出現(xiàn)的原因往往是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沒有及時得到家長和教師的疏導。而造成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主要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另外,我國的學生心理教育相對落后,沒有形成一個較為健全、完善的體系。俗話說,“解鈴還須系鈴人,心病還須心藥醫(yī)?!痹谛W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家校合作教育方式,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本文針對小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列舉了一些具體的措施。
一、小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
第一,對于孩子來說,父母是第一位老師。所以,家庭教育對孩子形成健全的心理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如果孩子能夠在和諧的家庭氛圍中成長,其心理狀態(tài)自然而然也會獲得良好發(fā)展。但是由于很多家庭的父母都承擔著繁重的工作任務,甚至有些孩子的父母離異或外出務工,這些客觀因素導致孩子缺少父母的關愛,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產生心理問題。第二,孩子承受過高的學習壓力也會導致心理問題。很多父母給予孩子很高的期望,并且給孩子安排了很多興趣班、補課班。但是家長本身的能力有限,很難合理地協(xié)調孩子生活和學習之間的關系。有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態(tài)度惡劣,甚至惡語相向。有的家長則采取放養(yǎng)的教育方式,對孩子不管不顧,認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這些問題都會消失。這些不良的教育方法嚴重打擊了孩子的自尊心,從而引發(fā)孩子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反之,有些獨生子女家庭對孩子過于溺愛,父母全方位的照顧嚴重影響了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形成。第三,很多教師在傳統(tǒng)教育理念以及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往往會忽略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很多教師在教育工作中僅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并沒有采取合適的措施來防止學生產生心理問題。有些教師往往會忽視成績較差的學生,甚至會對學生做出不當的指責。這些不合理的教學行為都會給學生增加學習負擔,也會影響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另外,有些學校也沒有足夠的資源來開設相應的心理輔導課程,這就導致學生在出現(xiàn)心理問題時,難以得到及時的關注和引導。
二、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
2.1轉變家長的教育認知
家長的行為和語言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的心理發(fā)展。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就需要家長能夠全面認識和了解自己的孩子,并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家長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應該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和平等的姿態(tài),以朋友的身份來了解孩子身上發(fā)生的事情,并讓孩子有表達自我的機會。如果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的心理或行為上出現(xiàn)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最不應該采取的措施就是打罵孩子。這種處理方式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給孩子帶來額外的傷害。家長可以將自己觀察到的問題反饋給教師,和教師一同解決孩子自身存在的問題。
2.2尊重孩子,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
正是由于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的學生學習壓力也在不斷加重,這對于學生整體發(fā)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相關教育部門呼吁對學生減輕壓力,減輕學習負擔,從而使學生能夠在快樂愉悅的氛圍中得以成長,然而大部分家長卻并不認同這一教育觀點,認為這種教育方式對于培養(yǎng)學生以及學習能力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很多家長都會不顧孩子的興趣和感受,自行給孩子安排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課后班。這種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想法,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孩子往往也會產生嚴重的叛逆心理。所以,家長在給孩子安排課后班時,要根據其實際的學習能力和客觀情況,并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以達到培養(yǎng)孩子特長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注意尊重每位學生,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對于比較調皮的學生,教師要多多給予關心和愛護,在維護學生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前提下,用愛影響學生。
2.3學校加大師資投入,建立科學完善的心理教育體系
對于學生來說,學校是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所以,學校應加大師資投入并建立科學完善的心理教育體系,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條件的學??梢越M建專業(yè)的心理教育教師隊伍。條件較差的學校可以聘請心理教育專家對在校教師進行培訓,從而提高學校教師整體的心理教學工作能力。同時,學校也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幫助家長正確認識心理教育工作,從而達到學生、家長、教師共同進步的效果。
2.4成立家長學校,營造良好環(huán)境
對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來說,家庭教育起首要作用。但是很多家長由于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而采取了很多極端的教育方式。有些家長會疑惑,過去就用這樣的方法教育孩子,為什么現(xiàn)在就不可以了?這是因為隨著時代的變化,過去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已經不適用當下的情況了。學校應該積極組織家長共同探討心理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并給家長介紹更為科學有效的心理疏導措施,指導家長正確教育孩子。必要的時候,教師也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來與家長進行溝通,共同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從而保證孩子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結束語
小學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這個過程中如果有家庭參與,并發(fā)揮主體作用,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學生以一個健康陽光的精神面貌不斷成長。通過分析小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誘因,筆者提出了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建議家長轉變教育認知,尊重孩子,減輕孩子學習壓力;建議學校加大師資投入,建立科學完善的心理教育體系,成立家長學校,營造良好環(huán)境,從而保證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策略的有序實行。同時,家長還應營造與學生良好溝通的氛圍,從而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田慧.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解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6):75.
[2]閔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策略的實施[J].中國農村教育,2019(15):5.
[3]李雪.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策略的相關研究[J].名師在線,2019(0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