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開才
摘 要:“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睂嵤﹦?chuàng)新教育,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是全體教師的神圣職責。初中物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自然科學,我們需要對課堂教學不斷創(chuàng)新,大膽探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我校提出了四步教學模式,本人根據(jù)幾年來的探索,也有了一些實踐經(jīng)驗,對課堂教學有了自己的獨特見解。獨創(chuàng)“學、議、練、悟” 的教學模式,便是一種有效的探索。
關鍵詞:初中物理;創(chuàng)新模式;學、議、練、悟
新課程教學改革對我們每位教師都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為了適應新的教學要求,教師課堂必須改革,才能打造出優(yōu)質高效課堂,使自己的課堂深受學生喜愛。我校提出了四步教學模式,本人根據(jù)幾年來的探索,也有了一些實踐經(jīng)驗,對課堂教學有了自己的獨特見解。獨創(chuàng)“學、議、練、悟”的教學模式,便是一種有效的探索。
一、正視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傳統(tǒng)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課堂以講為主,傳授給學生的也是一些死知識,要求識記為主,忽視教學對象的參與,忽視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觀能動性。物理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自然學科,很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實驗操作,甚至教師實驗演示。這種教學完全扼殺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沒有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課堂教學是一個雙向互動過程,古人也認為教學過程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也就是所謂的“教學相長”。
二、教學流程四環(huán)節(jié):學、議、練、悟
教師在課前必須吃透教材,將整個課堂教學內容以學案式呈現(xiàn)。因為每個老師所帶的班級情況不一樣,學案還必須因班制宜,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課前讓學生充分感知內容。導入新課,引入自學;大膽質疑,合作探究;以練促學,鞏固提升;思考感悟,學以致用。
三、實施環(huán)節(jié),四步操作
(一)環(huán)節(jié)之一“學”,導入新課,引入自學
隨著教改的不斷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教材的變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理應順勢變革。本人在近幾年的課堂教學中進行了有益的嘗試,變以往的要學生學為學生主動學。課前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內容設置教學案,教學案充分考慮學情,以學生為主,為學生提供自學依據(jù)。學生借助教輔書以及課本上“動手動腦”環(huán)節(jié),讀懂相關內容。這一環(huán)節(jié)內容一般是不需要老師教,學生完全可以自學懂。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首先教師指導學生自學教材相關內容,對自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要邊學邊思,反復推敲,做好標記,畫出重難點,做必要的理解和記憶,最大限度地自主解決問題。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情況加以指導,或者個性化輔導以及對整個課堂流程的指導。課堂上教師必須合理地組織和引導教學活動,把握課堂紀律,進行有效管控。
學生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度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許多初中物理教師逐漸認識到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并且采取有效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教學效果有了較大起色。
(二)環(huán)節(jié)之二“議”,大膽質疑,合作探究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推進以來所提倡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可以極大地提高教學效果。因此,許多教師會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什么問題需要討論,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認真解讀教材,吃透教材,研究學情,充分備課,把一些值得討論的問題備出來。課堂上讓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展開熱烈討論,通過思維碰撞,來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如,醬油幾乎是學生每天都會吃的調味料,講解“物質的導電性”時,教師在大屏幕上展示一系列生活中常見的物質,學生很快能肯定人體、濕的物體、金屬等可以導電,但始終不能確定醬油能否導電。隨后針對該問題展開了激烈討論,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
(三)環(huán)節(jié)之三“練”,以練促學,鞏固提升
一堂高效的課,訓練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訓練是對課堂教學的檢測與鞏固。有的知識點,單憑講解是不夠的,必要的配套訓練可以將課堂知識轉化成能力。訓練的目的是對知識的細化、消化和吸收,鞏固與提高。及時訓練,能夠發(fā)現(xiàn)學生課堂知識掌握情況,能有效檢測學生是否掌握。
現(xiàn)在很多的配套練習都編寫得不錯,合理利用,講練結合,能夠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投入課堂。這樣也可以杜絕滿堂灌,“一言堂”,一改過去那種老師講得眉飛色舞、唾沫橫飛,學生聽得昏昏欲睡、面無表情。
當然,訓練必須要有針對性,對試題的設置需要斟酌再三,有的放矢。我在教學中,設置試題一般采用梯式訓練,有層級,有基礎,有能力提升,有思辨訓練。一般做到當堂課的內容當堂清,不留疑惑,課堂效果良好。
(四)環(huán)節(jié)之四“悟”,思考感悟,學以致用
“悟”作為課堂模式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實際上是課堂一個小高潮,是對整個課堂的提升,是學以致用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拔颉笔亲哌M教材后,再走出教材來,是消化后的吸收,是學習后升華,是將知識轉化成能力的過程。它要求結合生活實際以及所學內容來悟,可以悟教材的內容對我們生活的指導意義,可以悟善于觀察思考自然界對我們的啟發(fā),也可以悟科學家們對待科學的嚴謹和無私奉獻精神。如,教授“摩擦起電”一節(jié)時,為將學生帶入情景,教師可要求其回憶秋冬季節(jié)脫毛衣、梳頭發(fā)時有什么困擾,待其回答后引入摩擦起電的概念,引導學生共同探索發(fā)生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把握好了“悟”的過程,就能做到深入淺出,學以致用。
總之,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需要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實踐,不斷完善,才能趨于成熟,形成一種可供借鑒的模式。任何教學模式都不是萬能的,必須因材施教,因班制宜,實事求是,不斷總結經(jīng)驗,推陳出新。只有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模式才是最好的模式。我們在實踐中還需要多學習,多借鑒其他教學模式的長處,“學、練、議、悟”四環(huán)節(jié)教學模式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綻放出美麗的花朵來。
參考文獻:
[1]張浩. 淺談課堂教學模式[J]. 成才之路,2010(33):45-45.
[2]高江華. 淺談初中物理教學創(chuàng)新[J]. 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18):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