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 王永寬
摘 要:一個班集體能否積極、健康地發(fā)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否到位、高效,尤其是小學的班主任。小學生由于正處于身心發(fā)育的關(guān)鍵階段,思想尚不成熟,導致了班級管理工作的難度增大。而其中,怎樣與小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則成為了眾多班主任亟待解決的課題。本文主要闡述了怎樣與小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以促使班級管理工作得以高效開展,希望能夠為廣大一線的小學班主任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guān)鍵詞:小學;班主任;溝通;以身作則;尊重;以人為本
小學生是一群特殊的群體,他們正處于心理和生理發(fā)育的關(guān)鍵階段。由于大多數(shù)學生都是獨生子女,這使得他們自小被眾多家人的愛圍繞著,養(yǎng)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導致其自尊心極強,且承受能力較差。班主任作為小學班級管理的組織者和領(lǐng)導者,在學校和學生、家長間起著重要的溝通橋梁作用。因此,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必須掌握高超的溝通藝術(shù),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來與他們進行有效的交流與溝通,從而促使學生能夠?qū)Π嘀魅萎a(chǎn)生依賴心理,愿意敞開心扉,將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告訴班主任,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
一、以身作則
“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庇纱丝梢?,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模仿能力最強,身邊人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班主任作為與學生朝夕相處的人,且在班級管理中起著領(lǐng)導作用,很容易被學生當作模仿的對象。因此,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應(yīng)處處以身作則,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穿著打扮,給學生做好表率作用,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規(guī)范的言行舉止。
例如,我們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早退,首先我們就要做到準時上班,不遲到早退;我們要求學生見面行禮,主動問好,我們自己就得首先做到遇見同事及時打招呼,不可視而不見;我們要求學生平等待人,尊老愛幼,我們自己就得首先做到對班里學生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不可有偏有向;我們要求學生要做到愛護公共環(huán)境衛(wèi)生,自己在看到教室地面或校園地面的垃圾時就要隨手撿起來扔進垃圾桶……用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去吸引學生,讓學生從情感上接納我們,從思想上敬佩我們,這樣,再進行班級管理就會變得順風順水了。
二、尊重學生
小學生雖然年齡較小,但是其自尊心特別強。因此,班主任在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時,要尊重學生,要認真傾聽每一位學生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而不是想當然地以自己的權(quán)威去壓迫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被需要,從而更加勇敢地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使得學生的身心得以健康發(fā)展。以此同時,班主任給予學生尊重,學生也會還至于信任和敬愛,在工作中積極配合班主任的工作,服從班主任的管理,從而使得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班級制度的制定上,我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鼓勵全班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為班級制度的建立獻計獻策。在此基礎(chǔ)上,從中挑選出適合的條款制定成班級公約,這樣一來,學生就會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需要,從而在今后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班級事務(wù)的管理中來。在班級內(nèi),我還設(shè)置了“意見箱”,學生可以就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或意見、建議以書信的形式投進意見箱,及時地與我溝通,對有利于班集體的良好建議我會及時采納,以使得班集體向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fā)展。這樣一來,我與學生之間形成了良好的溝通與交流,使得班內(nèi)呈現(xiàn)出了一種平等和諧、團結(jié)進取的良好氛圍,使得班級管理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人為本
堅持以學生為本是新課程改革所極力倡導的一種教學理念。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也應(yīng)該積極地響應(yīng)新課改的號召,在工作中始終秉承著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文情懷關(guān)懷學生,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學會認真傾聽學生的意見,設(shè)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重視學生內(nèi)心的感受和想法,從而讓學生感受到關(guān)懷和愛,并對班主任產(chǎn)生感激、信任等情感,進而對班主任能夠敞開心扉,真正實現(xiàn)心與心的交流。
例如,在日常工作中,我會仔細地觀察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精神狀態(tài)。如果發(fā)現(xiàn)有情緒低落或叛逆心理的學生,我會委婉地詢問和了解學生心理的困惑,并及時地給予學生幫助,幫助學生解開心結(jié);在處理學生間的矛盾時,我更加注意良好溝通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shè),避免當著眾多教師和學生的面與學生做溝通,而是面對面與學生親切交流,讓學生能夠放下心中的戒備之心和緊張心情,從而能夠敞開心懷,將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想法勇敢表達出來。只有這樣,我才能對癥下藥,采取正確、有效的策略去處理學生間的矛盾和問題。
總而言之,與小學生的溝通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小學生年齡較小,思想不成熟,心性尚不定,在學習和生活中總是狀況百出。這就需要小學班主任在進行日常管理工作時,應(yīng)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以足夠的愛心、細心和耐心去迎接未知道路上的各種挑戰(zhàn),同時更要有堅定的工作決心,在工作中不斷地探索更具成效的溝通方式,從而促使學生放下心防,給予信任,與班主任形成良好的、親切的朋友關(guān)系,從而為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條件。
參考文獻:
[1]馮文清.淺談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溝通藝術(shù)[J].法制與社會,2011(07).
[2]劉偉.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shù)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