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會蘭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中國夢的實現(xiàn)需要一大批品德優(yōu)良、技術過硬的各行各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品學兼優(yōu)的畢業(yè)生是新時代賦予教師的歷史使命,也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期盼。
一、真摯師愛:有效德育的前提
當前階段出現(xiàn)了較為普遍的留守兒童現(xiàn)象,因家庭教育、情感缺失導致的學生問題日益突出,這是社會對教師工作提出的巨大挑戰(zhàn)。班主任必須認識到,在現(xiàn)有高考體制背景下,對于學校,每個學生只是一個數(shù)字;但對于父母,每個學生都是全部。教育不能只面向少數(shù)學生,也不能只面向多數(shù)學生,而要面向每一個學生。
羅素說:“播種愛的種子,才能萌發(fā)愛的幼芽。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是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地發(fā)展?!苯逃菒鄣氖聵I(yè),班主任應切實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于細微處體察學生的變化,并且給予適時的關心和善意的提醒,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用三言兩語也許就能四兩撥千斤。三年前,我們班級迎來的第一個節(jié)日是中秋,除了大部分學生回家過節(jié)外,班上有10多個學生留守,我倡議大家給他們帶月餅。此后,每個節(jié)日都會如此,讓每一個學生都感覺到教師的關注。大課間,學生們會交換自己的點心,補充能量,我也會經(jīng)常備點糖果、水煮花生等和他們分享,辦公室里也常備。后來,學生過來常常帶水果,甚至揣兩顆巧克力,讓人感覺滿滿的幸福。任課教師都非常喜歡他們,覺得班級很溫馨。班主任的關愛贏得的不僅是學生的愛戴,和諧的師生關系更為高考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智慧師愛:有效德育的關鍵
班主任的工作智慧集中體現(xiàn)在班級文化的建設、班級日常的管理、突發(fā)事件的處理上。
(一)班級文化的建設
班級文化就是指班級成員共有的信念、價值觀、態(tài)度及行為方式等的復合體,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創(chuàng)設,反過來,又對它的創(chuàng)設者尤其是青少年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教育作用,是一種優(yōu)秀的團隊精神,即優(yōu)秀的班風。
1.注重教室布置,以環(huán)境感染人。
充分利用班級有限空間,張貼“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等班級勵志語,設置圖書角和英雄榜,在教室的環(huán)境布置上盡量使學生有一種干凈整齊、優(yōu)美舒適的感覺,營造一種志存高遠、奮發(fā)向上的班級氛圍。
2.制定班級公約,以制度約束人。
在學校實名制考核細則的基礎上,結合班級實際制定學生獎罰制度,全班學生共同制定班規(guī)就是為了借“勢”育人??偨Y多年的教育,我的心得是:真正有教育實效、能觸動學生的心靈的往往是集體的輿論,學生最不愿意的是他們在集體心目中的形象受損。泰戈爾曾說:“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于完美?!比绻f犯錯的學生是“石”,班集體就是讓“石”臻于完美的“水”。有了班集體如流水一般“載歌載舞”的教育力量,再粗糙的石頭也會變成美麗的“鵝卵石”。
3.注重集體活動,以活動鍛煉人。
注重活動和儀式的育人力量,特別是校運動會、校跑操比賽、校文藝晚會、黑板報評比、各級各類征文、學校各學科競賽等,在學校及班級組織的各項活動中培養(yǎng)班級精神、發(fā)現(xiàn)人才、提升班級凝聚力。根據(jù)班情、學生年齡特點,力求在活動形式方面有所創(chuàng)新。
4.依靠任課教師,以合力改變人。
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構成的教師文化是班級文化中的重要一環(huán),代表著本班成人世界的經(jīng)驗,由班級全體教師的教育理念、專業(yè)素養(yǎng)和人生信仰、人際關系組合而成,在班級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進程中居于主導地位,對于學生文化的構建具有表率、示范、導向和指引作用。在班級工作中,班主任主動為任課教師排憂解難,拉近師生關系,面向全體學生,不讓一個學生掉隊,能使育人工作做得更具體、更及時、更有效。班主任要團結任課教師,讓他們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師,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形成班級管理合力。
(二)班級日常的管理
班級管理是細水長流地堅持,更是潛移默化地累積。班主任的管理既要遵守一視同仁、教育為主的原則,也要注重學生自主管理的培養(yǎng),還要掌握管理的彈性,注重嚴慈相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人,以博大的心胸寬容人。早讀、晨跑、午休、晚讀、就寢,衛(wèi)生、紀律、考勤、學習都不能忽視,健康與成績、人品都要關注,師生關系、生生關系、男女關系、師師關系都要融洽。
(三)突發(fā)事件的處理
學生是發(fā)展的、動態(tài)的,時時刻刻都在變化中。突發(fā)事件的應急處理最考驗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和育人水平。處理得當是教育的契機,處理不好就成了教育的危機。
有一次集會,站在排頭的一個小男生突然搖搖晃晃倒下去了,我一看,已經(jīng)不省人事,面色蒼白,嘴唇發(fā)黑,他的手和額頭都是冰的,我想他應該是中暑了。情況危急,我當機立斷,讓學生幫忙扶住他,自己馬上掐人中,掐腳后跟,并叫同事幫忙給他刮痧。一開始,學生毫無反應,折騰幾分鐘后,才叫起來:“痛、痛、痛!”然后,我把他背到附近診所,并馬上聯(lián)系家長。醫(yī)生說他中了急暑,幸好處理及時,否則危及生命,聞訊趕來的家長感激不盡,旁邊的學生更是崇拜地望著我,我暗暗慶幸。
突發(fā)事件的處理是對班主任的極大考驗,也是班主任建立權威的最好時機。需要班主任不斷學習,掌握大量的應急措施和各種相關知識,提高自身應急處理的能力,幫助樹立良好的班主任形象,大力提升德育效果。
三、精神引領:有效德育的提升
豐子愷認為人有三種生活: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靈魂生活。教育應引領學生有更高的人生追求,不局限于物質追求,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作為班級精神領袖的班主任,應當用先進理念和精神文化凝心聚魂,培養(yǎng)高尚情操,引領學生成就更好的自己。
班主任要不斷反思、總結,刷新自己的高度。生活有品位,授課有趣味,做人有境界,讓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標桿。同時,德育形式應該多種多樣,靈活多變,但要適時觀察德育效果,及時跟進。
愛與智慧,就是有效德育的雙翼。注重班級文化的建設和引領,做學生的精神領袖,是提升德育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