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摘? 要:形體訓練是通過科學的方法塑造形體美的訓練。形體訓練教學的初衷不是為舞蹈和表演等藝術學習做鋪墊,而是旨在培養(yǎng)學生健美的體態(tài)和高雅的氣質(zhì),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意識和提高學生的藝術涵養(yǎng)。形體訓練課程體現(xiàn)了素質(zhì)教育的基本要求。
◆關鍵詞:形體訓練;素質(zhì)教育;對策
中職學生的年齡大約在15至18歲之間,這個時期是人身體與心理發(fā)育的重要時期,對于學生來說,15至18歲的學生正處青春發(fā)育期,開始有了心理與身體上的變化,心理上開始接受美和追求美,在這個階段對學生進行形體訓練,提高中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培養(yǎng)高雅的氣質(zhì)與風度,對學生產(chǎn)生積極有益的影響,既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又可以增強學生的面試通過率。
一、形體訓練對中職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影響
(一)提高表現(xiàn)能力、節(jié)奏與美感
在形體訓練過程中,學生會感受到訓練之前與訓練之后自己身心的差異,可以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身姿更加挺拔,節(jié)奏感更強。同時學生美的意識也會提升,會重視自己一些形象上的細節(jié),例如穿著打扮上更加大氣,走路時會養(yǎng)成昂首挺胸的姿態(tài)。通過對學生的形體訓練,引導學生塑造一個更加美好的自我,在訓練過程中,會有部分學生認為形體訓練沒有必要,這時,教師要給學生講述在各種面試中一個擁有優(yōu)雅姿態(tài)、自信笑容的面試人永遠會比一個邋遢、不自信的人成功的機會多很多,從主觀上促使學生在課余時間也對自己形體有更高的要求,會自覺進行訓練。
(二)提高身體機能
形體訓練對學生身體機能的提高也具有顯著作用,中職學生的運動基礎與身體素質(zhì)不會是統(tǒng)一的,所以教師在訓練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難度的動作,采取不同強度、節(jié)奏的運動方式來提升學生的身體機能。例如針對運動能力較好的學生,可以讓學生完成一整套強度較大的動作練習,使學生的最高心率達到180次/分鐘,還可以讓學生完成一整套的健美操,增強學生的耗氧量。因此,在對中職學生訓練形體的過程中,不僅能夠促進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提升,也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新陳代謝、增強身體免疫力。
二、中職學生形體訓練的方法探討
(一)學習理論,改善心理認知
中職學生心理認知相對較為豐富,他們對事物的看法也尤為多樣,因此,對中職學生進行形體訓練教學,必須關注學生的心理認知層面,采取有效措施,讓學生增強自信心,強化自我效能感,為后續(xù)學習乃至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本文認為,要想有效借助形體訓練教學改善中職學生心理認知,必須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美的理論知識,提升學生的審美欣賞水平,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養(yǎng)成正確的審美觀,從內(nèi)在心靈到外在形體都能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進而增強自我效能感,提升教學成效。
(二)講究辦法,提高訓練實效
1.基本素質(zhì)訓練
在形體素質(zhì)訓練中可以選擇單人和雙人配合兩種模式。形體素質(zhì)訓練主要包括肩、胸、腰、腹、腿等部位的練習,這些部位的大量練習有助于提高人體機能的柔韌性,塑造良好的體形?;镜男误w訓練種類繁多,在訓練時不應好高騖遠,應本著扎實基本功從易到難的原則進行。
2.基本姿態(tài)練習
基本姿態(tài)練習包括:坐、立、行。這些基本姿態(tài)會給人呈現(xiàn)一種端莊、高雅的氣質(zhì)感,給人一種眼前一亮賞心悅目的美感。人的姿態(tài)具有較強的可塑性,通過針對性的訓練,可以改變特定的不良體態(tài),比如:松垮駝背、斜肩含胸與行走時步伐拖沓等。
坐姿:坐下的時候要求收腹、收下顎、上身端直和兩腿并攏。女孩盡量不要蹺二郎腿,否則會造成壓破導致血液不循環(huán),坐立的時候不能抖腿。假設座椅有靠背,應在保持上述要求姿勢的基礎上盡量把背部緊貼靠椅,這樣會減輕背部肌肉的疲勞。在坐久之后,多站立活動,循環(huán)血液,保持身體靈活性。
站立:站立是形體課中最基本的姿勢,它是形體課的開端,必須安排在教學課程的前面章節(jié)。站立的正確姿態(tài)具體要求包括表情要自然、含下顎、目視前方、挺胸收腹、脖子盡量往上拉長,臀部要收緊,兩手下垂自然,十指并攏,中指稍微貼近褲縫處。兩腿并攏,腳跟靠攏,膝蓋伸直,兩腳之間保持45度張開。全身上下除了肩膀和雙腳是望下壓的,其余部位均往上提。把身體重心控制在兩腳中間的位置上,從側面視角進行觀察的時候,如果靠墻站立,后腦勺、雙肩、臀部、小腿肚及腳后跟都貼著墻。學好正確的站立姿勢,能夠有效的改善摳胸駝背,解決體形站立不挺拔的問題。
走步:走步的時候要求保持站姿練習的體態(tài),兩腳行走在直線上,腳尖偏離直線的角度需要控制在10度左右,兩臂自然地由上臂帶動,擺臂幅度不宜過大,雙手要呈自然狀態(tài),走路要平穩(wěn),每步要均勻,每次跨步大約一只腳到一只半腳的距離,步伐穩(wěn)健,步履自然。起步時身體微微向前傾,把重心傾注在前腳掌,走步時不要將重心保持在后腳,把身體的重心不斷隨著腳步的移動向前過度。同時留意當前腳落地時在后腳脫離地面時要伸直膝部,還要避免同手同腳導致身體的不平衡。走步的時候腿落地時要蹬直腿。身體保持平衡,不要隨意晃動,不要有甩前臂、手腕和勾腳趾這些不良習慣。
三、結語
形體訓練既能夠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又能夠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是在素質(zhì)教育的理念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使學生可以有健康的體魄,自信的笑容,為自己更好的進入社會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康麗麗.試析加強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的形體訓練[J].電大理工,2012(02).
[2]劉莎.關于中職學生形體訓練教學的思考[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8(12):23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