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濤
摘要: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非常重視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這一時期,毛澤東同志科學地將馬克思列寧主義運用到我國革命和建設具體實踐的各個方面,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積累了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經驗,這些經驗和理論是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寶貴財富。本文在歸納延安時期毛澤東思想政治教育觀的重要作用、主要內容和實踐方法的基礎上,深刻總結其留下的歷史經驗,可以為新形勢下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導和方法論的借鑒。
關鍵詞:延安時期;毛澤東思想教育;實際參考
延安時期,是毛澤東思想發(fā)展中獲得豐碩成果的時期。在這一時期,毛澤東同志自覺地將馬克思列寧主義運用到我國革命和建設具體實踐的各個方面,在指引中國革命的建設環(huán)節(jié)中形成了諸多的思政教育工作經驗,同時發(fā)展了比較整體的理論系統(tǒng),發(fā)表的一些開創(chuàng)性的理論以及觀點,時至今日依然具備很大的引導價值。
一、延安時期毛澤東思想政治教育觀的核心內容
在漫長的時間階段中,毛澤東同志較為全面地區(qū)分和定義了思政教育的核心內容,這里總結為下面的幾點:
(一)世界觀教育
根據(jù)毛澤東思想的觀點,個體對于主觀世界以及客觀世界的改造是高度相關的。當對自身的主觀世界進行充分改造后,在正確的世界觀引導下,才能把握歷史前進的規(guī)律,做正確的事,完成客觀社會的改造。此外,人們在對客觀世界進行改造的過程中,也需要對自身完成改造。他認為:“在發(fā)展社會主義階段,所有人都需要轉變?!蓖瑫r提倡利用共產主義思想來對群眾進行教育,將那些和無產階級觀點有差異的思想都轉變過來。而共產主義思想屬于客觀唯物主義思想,與無產階級的觀點相吻合,因此我國需要將馬克思哲學深入到社會群眾當中。
(二)革命理想以及優(yōu)秀傳統(tǒng)教育
毛主席對革命教育極為注重,并著重指出我黨需要建立起共產主義思想,該思想將會代替其他思想。他認為“我們最終的目的就是把中國社會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社會,這是毋庸置疑的。我黨的稱呼以及馬克思思想,已經準確地為我們構造了一個最高理想的藍圖?!彼?,持續(xù)將共產主義觀點傳播給人民群眾應該成為“我黨政治工作的重心”。
(三)主動遵循紀律教育
毛主席認為,紀律對于我們的革命事業(yè)十分關鍵,并將其視為維護革命利益的實際需求,是保障革命力量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們取得全面革命勝利的重要工作內容。他曾多次強調,紀律能夠保障我們順著準確的路線不斷前進。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毛主席著重指出要加大紀律的教育,此外他還在1934年的報告中提出:“要從政治教育的角度出發(fā)去增強黨員遵守紀律的意識,同時這也是戰(zhàn)爭贏得勝利的關鍵保障?!泵飨谧⒅丶o律的同時,也十分重視民主,他認為紀律和民主都要存在,這樣社會才能夠快速穩(wěn)定發(fā)展。
(四)愛國主義以及國際主義教育
毛主席向來對愛國主義及國際主義教育十分重視。他認為:“我黨一定要把這兩方面的教育聯(lián)系起來。我們不僅是愛國主義人士,同時還是國際主義人士?!彼粲跞w群眾要關心我國的發(fā)展,還要關心全體人類在未來的生活,要將眼界放寬。除此之外,他還指出,“應該根據(jù)當下社會發(fā)展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應該怎樣愛國”。他還針對社會主義階段的愛國方式進行了深入的闡述,關鍵內容為:全心全意地熱愛祖國、堅持不懈地推進我國民主專政、擁護我黨的事業(yè)、不斷地學習馬列思想等。
(五)群眾觀點以及集體主義觀點教育
毛主席向來對人民大眾的想法以及集體思想的教育極為注重。他認為,我國的黨員必須“深入群眾,和老百姓建立起最深刻的友誼。將全部精力和時間都放在為人民群眾謀福利上,我國的建設與群眾的利益密不可分;不管政府機構要推行什么政策,都不能損害到群眾的權益,要切實以群眾的利益作為出發(fā)點,而不能側重于發(fā)展個人的利益”。除此之外,毛主席還指出“所有的黨員都應該熱愛群眾,耐心認真地傾聽老百姓的意見;不管走到何處,都應該與當?shù)氐陌傩战缓?,要深入體會百姓的生活,嚴禁擺官架子”。
(六)勞動觀教育
毛主席一貫主張要對青年學生和知識分子進行勞動思想教育,他呼吁青少年學子們要在學習的同時,兼顧起生產的責任,讓知識分子下鄉(xiāng)去體驗農民和工人的生活。毛主席認為:“知識分子如果不能體會農民和工人的生活,就不會有大的作為?!痹谏鐣髁x建設階段,毛主席又提出:“社會主義相關策略的制定給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但是這個過程中具體的實施還需要我們一步步腳踏實地地去做。”增強勞動思想教育的根本目標就是為了提高知識分子對勞動的熱愛,將所學知識與具體實踐相結合,成為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
二、延安階段觀點教育的具體途徑
毛主席從唯物的角度出發(fā),對人們觀點矛盾的性質以及矛盾產生和發(fā)展的邏輯進行了探索,并指出了開展觀點教育活動時應該遵守的準則,例如將理論與具體實踐相結合、根據(jù)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教育方法等。同時在此基礎上,對觀點教育的具體途徑進行了闡述。
(一)教育的途徑
毛主席認為:“觀點上的斗爭和其他形式的斗爭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在進行過程中,應該曉之以理,而不能使用強硬的方式”,他著重指出在進行觀點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循環(huán)漸進。簡而言之,就是不能使用粗暴的方式來讓一個從不了解馬克思思想的人去接受這一觀點,只能通過理論的方式逐漸影響他。
(二)探討的途徑
經過探討,讓人們明白事情的緣由,提高人們對馬克思觀點的認知,這也是毛主席極力堅持的。毛主席于1939年在《整頓抗大的指示》中指出“使用合適的途徑來讓學子們針對不同的觀點進行辯論”。此外,他還于1957年在《宣傳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我們必須要掌握一種正確的方式來糾正不同的錯誤觀點。”
(三)誘導的途徑
毛主席著重指出互相協(xié)助的重要性,它可以加快人們對錯誤觀點的矯正時間。毛主席認為:“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協(xié)助,不管這個人曾經有沒有犯過錯誤?!薄澳切τ诳吹絼e人陷入困境,不但不施以援手,反而還嘲笑的人,是可恥的。”他提倡每個人都應該認真地幫助身邊的人,“當幫助那些犯錯誤的人改正錯誤之后,還應該原諒他們,給予他們繼續(xù)努力的機會?!?/p>
(四)自我教育的途徑
毛主席指出,若想要轉變—個人的觀點,不但外界要對其進行推動,還要充分發(fā)揮本人的積極意識,努力糾正錯誤。毛主席認為:“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方法就是自我教育最基本的方法?!?/p>
三、學習和運用延安時期毛澤東思想政治教育觀的現(xiàn)實意義
毛主席的觀點教育策略是他在馬列思想的基礎上,聯(lián)系我國革命實際情況所提出的,是我國共產黨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集體智慧的結晶。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認真學習、深刻領會、靈活運用延安時期毛澤東思想政治教育觀對于我們深化教育改革、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考察教育問題
在毛澤東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中,并沒有把教育看作是一種抽象的孤立的現(xiàn)象和活動,而是將其與我國革命具體情況相結合。延安時期,毛主席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出發(f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中國教育的性質做出了準確的判斷。運用這樣的觀察教育的方式,對中國當前的教育發(fā)展依然具有關鍵的作用。當前社會,我們在探索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實踐中,還會遇到許多問題和困難。這就要求我們要堅持運用毛澤東同志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問題、新情況,把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事業(yè)不斷推向前進。
(二)堅持抓好青年學生的觀點教育
在延安,共產黨在觀點教育領域上獲得了顯著的成就,在毛主席的帶領下,相關部門建立了大量針對青少年學子開展觀點教育的經驗,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毛澤東思想政治教育觀。毛主席有關對青年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論述,仍然是我們在新的形勢下將青少年一代培養(yǎng)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接班人的有力的思想武器。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我們要繼續(xù)堅持用毛澤東德育思想指導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堅持一手抓學生業(yè)務素質的提高,一手抓學生觀點及道德修養(yǎng)的提升,讓學校成為孕育全面優(yōu)秀人才的堅強陣地。
(三)堅持毛主席關于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發(fā)展的教育觀
延安時期,毛主席大力提倡讓學生生動活潑地得到發(fā)展,非常重視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能動作用和主動精神。他號召學生要堅持自學和自我鉆研,主張并親自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模式。毛主席的這些思想及教學方法,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效果。針對傳統(tǒng)教學中長期存在著抹殺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主動性的弊端,毛主席曾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分析。毛主席倡導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發(fā)展,是根據(jù)他的哲學觀點和教育觀提出來的。他認為教師一定要深層次地掌握學生的現(xiàn)實情況,按照學生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才能啟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他們生動活潑地得到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