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雪梅
摘 要:自新課程改革理念實行以來,高考命題的主要方向轉變成“問題導向,能力考查”。在高三沖刺階段,政治老師更應該做好考前備考復習工作,提高復習方向的精準度,緊扣學生應對考試的適應性進行提高,此階段老師的主要教學目標就是幫助他們實現(xiàn)高考夢想,同時,這也是對老師教學水平和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考驗。
關鍵詞:政治復習;時效性;高三備考
高考一直備受老師、學生和家長的重視,被視作人生的重大轉折點,也是千軍萬馬為了改變自己命運而拼搏的獨木橋,高考,對于高中生的人生發(fā)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作為高三政治老師,做好考前復習工作是最為關鍵的。但是,怎樣才能做好高三政治考前復習工作,幫助學生實現(xiàn)人生夢想,是整個高三階段全體師生的共同目標。本文擬以高三政治復習為例,站在“情懷落地,夢想成真”的角度上,對部署考前復習措施進行探究。
一、對高考涉及的知識界點進行明確
對高中階段的政治教學而言,其結構體系主要包括原理、概念、以及基本觀點,在此階段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就應該建立在概念理解的基礎上,對相關知識內(nèi)容進行準確認識,如果學生在知識概念理解方面存在不到位、不準確的問題,就會產(chǎn)生錯誤的判斷和理解,在知識運用方面一定會發(fā)生混亂,因此,老師應在知識的拓展和深化方面多花時間[1]。例如,老師在為學生進行《經(jīng)濟生活》中“商品概念”相關知識講解的時候,首先應該讓學生明確掌握:①商品的含義是什么,如商品=勞動產(chǎn)品+用于交換;②商品的基本屬性是什么,包括價值和使用價值之間的關系;③對非法商品和商品進行判斷,并且掌握正確的方法,如用定義法如何進行判斷、用屬性法如何進行判斷、用領域法如何進行判斷等等。商品作為經(jīng)濟學的基礎,只有對相關內(nèi)容進行深度了解和分析,才能讓學生對這些知識具備本質(zhì)性的了解。在一輪復習過程中只有將知識內(nèi)容講透、講清,才可以讓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界限有一個明確的認知,在考場上作答尤其是進行選擇題解答時才可以降低失誤率,主觀題審題上才可以更加精準。
二、對相關知識的延伸點進行準確掌握
如果說課本中的原理方法論要求以及加黑字體是教學重點,根據(jù)這些內(nèi)容延伸出來的內(nèi)容就是二級知識點,再通過這些二級知識內(nèi)容拓展出的知識就是三級知識點。這類知識普遍且大量的存在于教材當中。但是,在我國的考試系統(tǒng)中,這些內(nèi)容卻沒有單獨、明確地分離出來,師生都缺乏對這方面的重視。課本中相關內(nèi)容的延伸點以輔助性文字為主,其主要起到解說的作用。想要讓學生對政治知識有一個全面的掌握,輔助性文字解說是重點內(nèi)容,同時,課文引言、探究活動設問等也是復習體系中的重點內(nèi)容[2],。需要予以高度關注,以追求知識把握的全面性。
三、進行高考考點分類總結
在進行高考前總復習的過程中,老師應該對我國各地區(qū)近年來的政治高考題進行深入分析和探究,按照經(jīng)濟、政治、文化、哲學4個教材模塊,對各模塊高頻考點進行整理和歸納,將這些知識作為考前的復習重點,讓復習內(nèi)容更具針對性,同時也確保知識復習的全面性和多維度,對學生的解題技巧和方法進行有效培養(yǎng)和提高,最大限度的提高他們的知識運用能力和靈活遷移能力。
四、對復習內(nèi)容進行精心篩選,為學生進行復習減負
給學生減負是近年來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主要方向,對于高考備考復習而言,減負的主要方向為:①歷年來高考題高頻考查的主干知識;②與當下時事主干知識相符的政治熱點。在高考文綜題目體系中,背景材料通常情況下都是圍繞時政熱點展開的,當前,對考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讓他們對時政熱點可以全方面、多角度地進行認識是當前高考政治學科發(fā)展的主要任務,其基礎就是對新問題、新情境進行創(chuàng)設,但是,時政熱點類的問題具有很強的時效性,每年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變化,其中涵蓋的主干知識也會隨之發(fā)生較大變化[3]。所以,對于和當年的時事熱點沒有聯(lián)系或者聯(lián)系不緊密的教材知識,在復習過程中可以適當減少識記任務,以突出主要任務。
五、進行高考真題練習,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于高考前的備考而言,讓學生的各項能力得到提升、進行知識轉化的重要基礎就是進行真題訓練,但是,也不能讓學生盲目的進行真題訓練,高考真題就是我們進行高考復習的主要方向,同時也將高考對學生思維能力的高要求體現(xiàn)出來。真題訓練應該以歷年高考題目為依據(jù),讓學生對高考考題設計的主要方向、形式、結構、背景材料等有一定的了解,掌握解題的技巧、方式以及進行語言精煉風格等相關內(nèi)容,讓學生在日常復習中就可以親身體驗高考的氛圍,提高他們的應試能力。另外,在高考真題訓練過程中,還要對學生的審題能力進行培養(yǎng),提高他們審題的精準度和速度,可以通過對真題套題和專項考點訓練的形式,來對高考備考生的題目分析能力、思維能力進行科學合理的培養(yǎng)和訓練[4]。
結束語:綜上所述,對于高考備考學生來說,在總復習階段本就是身心都處于非常疲憊的時期。對提高復習效率的方式進行探究,增強備考學生復習效率和質(zhì)量是當前高三政治老師急需攻克的問題,不僅要求老師具有高超的講解能力,還需要提高老師的課堂駕馭能力,在復習過程中對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和積極性進行有效調(diào)動,備考復習是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完成的工作,不能成為老師的獨角戲。
參考文獻
[1]李舜光.讓情懷落地讓夢想成真——高三政治備考復習芻議[J].云南教育(中學教師),2017(z1):62-64.
[2]李曉燕.讓情懷落地,讓夢想成真——高三政治備考復習芻議[J].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7(24):210-210.
[3]葉俊容.芻議政治高考二輪復習備考[J].課堂內(nèi)外?教研論壇,2013(8):50-51.
[4]汪海剛.高三政治復習課教學亦可“一例到底”[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6(4):83-84.